新区借鉴新加坡的什么‘模式’?

雄安发布昨天发出一条信息‘王东峰会见新加坡驻华大使!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学习新加坡先进经验’早先有信息就显示新区的建设会学习和参考新加坡模式。当然,首先咱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新加坡模式’:来看百度百科的介绍:新加坡模式,指的是新加坡在政治上,在经济上的改革都取得了极大地成功,让新加坡一个弹丸之地在建国后几十年里建立起了一个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富足,政治清明,官吏廉洁的治国方略和模式,又称为新加坡经验。

这就和新区的建设方向有相同的地方。来看华子短浅总结的几条重点:

一 房地产的新加坡模式,即所谓组屋制度。新加坡政府低价购买土地,由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组屋,再以适宜价格提供给居民,优先保障满足基本民生需求。而且,对于不同层次需求的居民,新加坡推出不同类型的组屋。到2010年,新加坡就实现了“80%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其中95%的人拥有组屋。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不太一样,它的目标群体是社会绝大多数的人,并非只是社会下层。

新加坡国家政府重视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非常多的奖学金,将自己优秀的学子送到世界各地学习深造,并在回国后给与极高的待遇。其次新加坡十分注重招揽人才,出台了很多像对人才住房政策,人才薪酬政策,人才落户与国籍政策,人才子女教育抚养政策等等很多针对性的国家政策。

三 环境保护,在新加坡处处可见花草,绿树,即使是城市中心也不例外,是世界上有名的花园城市。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法律。(插一句,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新加坡的‘鞭刑’吧,据说随地吐口痰都能上刑…虽然略显暴力,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当然,听起来的确很美。但是,也必须要意识到,新加坡模式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和经济条件,如果简单照搬,未必能如愿以偿,而且很可能是“南橘北枳”的结果。

雄安新区之所以要走出新的房地产模式,是要避免重蹈住房上涨过快的覆辙,从而使年轻创业者有房可住,保障投资热情,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只有新加坡模式可以走。

包括北京在内的特大城市,现有房地产模式的通病不外有三,即资源的大量集中、土地财政的诱惑和土地的垄断供应。如果能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就可以走出新的房地产模式。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才是雄安新区需要做出的有益探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