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一生处理过很多棘手的重大事件,其中一句话两个字平息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劳资摩擦一直让人们津津乐道。
1980年11月,新加坡的航空技师协会停工,当时他们提出的要求是要提高30%的薪酬,
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直接介入与航空技师协会的谈判。
在现场,李光耀面对情绪激动的谈判对手,在表明了态度后,仅仅只说了两个字,没想竟然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65分钟以后,所有参与罢工的机师都回到了原先的岗位,重新开始工作,一场世人关注的风波就此平息。
李光耀当时说的两个字是什么?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让对手的意志土崩瓦解?
这两个字就是“停飞”。
机师认为,政府最担心的莫于公司飞机停飞,这样会导致交通秩序的混乱,会给当局造成很大的压力。
可在李光耀看来,如果在谈判中一开始就担心局势的失控,反而会释放不利于自己的信息。
他决心直面这样的结果,并且不担心这样的局面,同时清楚地表明这样的态势一旦出现,最终蒙受损失的将是机师自己。
这一态度与立场,结束谈判后李光耀立即向公众进行了说明。
他表示,在谈判中,他明确地表明了这样的立场:对方要么停止损害新加坡航空公司形象的行为,要么,自己将和新加坡人民一起给他们的一个教训——全面重建新加坡航空公司。
没有人想到,李光耀如此冷静而强硬的立场与态度,会有这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3年,新加坡航空公司又发生了劳资摩擦与纠纷,当时已经退居内阁资政的李光耀被再度请出山来平息此事。
这一风波起因,在李光耀看来是因为机师的“自命不凡和自大”。
当时,航空公司准备进行一项改革:当时的头等舱因为改为平卧式,相应的头等舱的空间减少了。
航空公司将改变过去的惯例,机长不能像过去那样可以使用头等舱的位置休息,并因此给予一些补偿。
但是这项改革受到抵制,并引发了“消极怠工”的行为。
当时主管交通事务的官员对此一筹莫展,在此关头出面谈判的李光耀一如既往地展示了强硬的作风。
他向谈判对手表示,管理者不可能在原则问题上退让。
鉴于长期累积的威信与威望,这件纠纷在李光耀出面后迅速得以平息。
李光耀对外界解释自己的立场时说:在这样的较量中,要么对方头破血流,要么我们的骨头被打断。
他认为,作为管理者应当传达这样的讯息:一旦开口说了不可以,这样的事情就绝不能让它发生,否则,对方将承受严重的后果。
“躲避无用”,这是李光耀一个的一个执政理念。
在他看来,困难挑战和危险面前,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是无法在躲避中获益的,只有直面困难和挑战,用坚定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才有可能度过危机。
李光耀曾在演讲中表示,自己是属于年长的那一代,治国者理应受到人民的敬畏,而非要竭力去博取他们的欢心。
李光耀认为,一些年轻者的政治人物却往往在这两者间摇摆。
作为一个已经去世的政治家,李光耀虽然是一个弹丸小国的管理者,但他却赢得世界的认可,并让新加坡成为一个受人推崇的国家。
有人甚至说,如果诺贝尔奖设是政治家奖的话,李光耀无疑将获得这项荣誉,并且很可能不止一次。
仅仅从他应对航空公司机师罢工的事件中,就不难看出他的魄力、勇气。
在乱局和危局面前,人们常常会想起这样力挽狂澜的人。
你觉得李光耀的态度与做法,对如何处理危机与动荡局面,是不是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