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保文是一位具有突出成就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作品贴近生活,融贯中西,覆盖清逸雅秀,笔墨滋润,水色交融,具有独特艺术个性,被誉为江南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
范保文:(1935—2009),江苏省宜兴市,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长期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曾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系主任,(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任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悲鸿奖学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1986年起曾赴日本、美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中国画展并讲学。多副作品为各地博物馆、国家总统、主席收藏。作品选入全国第四、六、七、八、届美展,并任第八、九届全国美展评委。作品曾多次获优秀作品奖、银奖、学术贡献奖,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颁发的二十世纪成就奖。
中国画作品《春风绿江南》、《江畔情韵》、《水色争妍》为中南海紫光阁收藏。《茫茫白头山》、《高山飞瀑图》为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一桥飞架南北》、《婺远人家》、《漓江春意》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南海紫光阁主编的精品典藏。2000年《茫茫白头山》人选百年中国画展。2004年4月应法国尼斯市,蒙多霍市邀请赴法国参加“法中文化部”举办个人画展。
出版专著有:《范保文山水画》、《范保文山水画集》、《名山大川速写集》、《锦绣中华速写集》、《山水画用水法》、《当代名画家技法解析》范保文彩墨江南。电视专题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一一《水影墨韵忆江南》。中国珠海电视台《信笔如神山水间》。美国中美文化中心拍摄的《范保文山水画》在全美发行。
范保文生于宜兴,长期工作生活在南京。他说:“我从小生在江南,江南四季分明,特别春夏的时候,细雨蒙蒙的景色相当典型,一片朦胧景象之中,特别是春季杨柳那种飘荡的感觉,一派诗意呀,这种清秀的感觉给我印象相当深。”
其实我们从他早期的水彩画作品中就能感受到他那种江南水乡人所特有的灵动气息,七十年代他开始进入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并把他的绘画造型功底与在水彩画中对“水”与“色”的控制与理解巧妙地引到了他的山水画创作上去,从而形成了他“秀”而“韵”的独特个性,其作品一亮相就被画坛所注目。
作为具有神圣使命感和崇高精神追求的艺术家,他恪守着老一辈汲取民族优秀传统的精粹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作风。同时,在创作中又进行了洋为中用、中西融合的不断实践与创新。他的作品在具有新一代“新金陵画派”的清新优美、典雅平和的审美取向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禀赋、气质、素养、爱好所形成的个性语言。
范保文的江南山水画,其精神气质仍是属于古典的,但在选材上和情趣表达上却是在新一代“新金陵画派”中最受现代人所喜爱的画家之一。他的山水作品,构图俊俏多变,松紧疏密极富节奏韵律感,也很有张力;色彩鲜亮、大胆而又不失协调统一;其情之真,意之远,幅幅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范保文认为这全得益于他多年游历大江南北,感受生活的结果。
在八六年的五月间,他带八三级国画班的同学去黄山写生,他每天总比我们起得早,画得也多得多,遇到有几次阴雨天,山上一片雾蒙蒙,什么也看不见,他仍然拿了速写本,撑着伞要外出走走看看,画几棵近处的黄山松,晚上回到旅店后还要再翻阅几下。即使在电子照相技术发达的今天,他仍坚持每到一处都要画速写,且画得很大、很完整。
他说:作画没有捷径,只有一个“勤”字,“勤”才能熟、才能巧,而速写是使画家养成勤快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他的山水画总能给人以鲜活而秀巧的感觉,构图形式较为丰富,同时也避免了一些简单的程式化和概念化的理解和表现,正是他的这份执着勤奋才能真正把握住江南山水之魂。
其实他的速写对于他的创作,不仅仅是起到一个搜集素材和记录感受的作用,且对他作品的表现也是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的,长期的速写、写生,使他作品中的线条更具书写性的灵动节奏美感,在意向的表现上也更能把握住山势的神韵。由于他多年的游历,开阔了胸襟,对山川自然有一种源于内心的真切体验与真情书写的冲动,所以说他笔下的江南山水即灵秀、葱郁而又不失辽阔、意远,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范保文江南山水画风格特色的形成还源于他在西画方面的功底与修养,早在六十年代,他第一次闻名画坛的,就是一幅工业题材的水彩画。七十年代后,他转入山水画的研究与创作,并巧妙得把水彩画的技巧创造性地揉入到了江南山水画的创作中去,形成了他水色渗透、水晕墨彰的艺术效果,江南山水水色秀雅的特点被他表现的淋漓尽致。
范保文说:江南少不了水,少不了绿色的那种山林,所以我的画面中间,水分相当充分,是以绿色调为主的。八十年代他办了第一次画展,一时间好评如潮,但他深知仅靠水彩画的技巧去创新中国山水画是远远不够的,自己的画中传统江南文化的底蕴还很少。于是他再一次地扎进传统,秉承了他的前辈们对传统的学习精神,反复临摹研习唐宋以来的名人名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吸取传统精神的丰富养料。
他说:经过这番功夫之后,再回过来的话,我画出的绘画作品,它既保留原来西画的底子,同时又有我们中国画笔墨的底蕴、意韵。确实如此,这以后他把水彩画中“水”与“色”的关系置换为山水画里水与墨色的关系;其作品即有水彩画那种用水的意蕴、趣味,同时又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笔墨精神,从而使他的作品在追求水色迷蒙、深秀内蕴的意境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足迹从小江南踏遍,到大江南无处不到,再从中国本土飞临世界的名山大川。但不管在何时何地,他山水的灵魂始终离不开对故土江南水乡的那份恋情,他的艺术个性更离不开对于江南“水”与“色”进一步的创造性的开拓。
-END-
书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