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规范化诊疗让视觉不被“偷走”

(上游新闻记者 向娇 梁呈蔚)视觉出现模糊、晕圈,误以为只是近视了;眼睛隐隐作痛,以为没休息好,不加以检查;视野范围缩小,认为老眼昏花很正常……青光眼发病隐匿,视觉受损后不可逆,需要终生治疗,属于世界性难题,因此对医生的要求也很高。今年4月,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成立青光眼学组,看看他们是怎样加强人才培养、建立规范化诊疗流程,站在全球高度直面这一难题的?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规范化诊疗让视觉不被“偷走”

(爱尔眼科重庆特区青光眼学组专家合影)

青光眼病跟随终生

早控制可最大限度保留视觉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是名副其实的“视力小偷”。预计截至2040年,全世界将会有1.1亿青光眼患者。与患上白内障不同,白内障可以通过做手术更换晶体后,视力会恢复;而青光眼如果不积极治疗,所引起的视觉受损是不可逆的,一旦失明,青光眼患者不可能再恢复视力。

“近年来,来爱尔眼科就诊的青光眼患者越来越多,他们有的还来自新疆、宁夏、贵州、云南等多地,多是慕名而来。但许多人却并不了解青光眼,甚至认为这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病。”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总院长、爱尔集团青光眼学组委员会顾问贺翔鸽介绍,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有的小孩出生就患有先天性青光眼,需要终生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加,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只有2.4%患病率,虽然总体患病率不高,但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就是100%的“中奖率”。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规范化诊疗让视觉不被“偷走”

贺翔鸽、王薇(左一)、许建涛(男)、周晓虹(右一)

青光眼发病隐匿,常常让人难以察觉和分辨,知晓率仅为50%,再结合青光眼视觉受损不可逆,很大一部分患者入院就医时,都已是晚期。这让贺翔鸽院长很痛心,“人们对青光眼的知晓率低,对眼部疾病不重视,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将病情控制在早期阶段,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并且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患者知晓率越低。”

为了破解这个局面,重庆爱尔眼科江北医院青光眼科副主任、青光眼学组委员会组长王薇告诉记者,爱尔眼科重庆特区青光眼学组成立后,立即展开了对基层医生青光眼病的培训工作,策划了一系列的医疗知识与技术培训,覆盖万州、丰都、奉节等21家爱尔眼科医院,大力强化医生的青光眼知识教育和医生基础,从而能够在任何一个节点发现青光眼的可疑症状,并将患者转到青光眼专科医生处来进行深入检查或治疗。

制定规范化门诊+分级诊疗流程

共享全球眼科技术

如果说患上青光眼的眼睛就像一个在涨水的湖泊,如果不赶紧疏通水流,水的压力就会把堤坝憋坏,造成眼内多种损伤,因此对于青光眼的诊治需要药物、手术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对医生的整体思维要求高。贺翔鸽院长表示,一个优秀的青光眼医生,一定具备两项特质:内科医生的睿智沉稳和外科医生的心灵手巧,才能真正服务好青光眼患者。

为了进一步提高门诊质量,促进科研向临床转化,万州爱尔阳光眼科医院院长、青光眼学组委员会副组长许建涛表示,青光眼学组将人才培养延伸至各个区级、县级、地级医院,每个星期许建涛院长都不辞辛苦往返于主城-万州两地,除了日常的坐诊、查房、手术工作外,也肩负起临床教学工作,让患者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资源,也将自己的技术与经验传授给更多青年医生。学组建立起线上+线下的综合教学模式,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专业建议。同时,制订出规范化的门诊流程、手术流程,保证每位患者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医院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可以享受到来自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委派医生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技术流通。目前,就有1项新的青光眼药物在医院开展临床药物试验,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参加该项造福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

提供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

建议5类人定期检查眼底、眼压

青光眼医生除了具备比较深厚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学会和患者沟通,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良好的医患关系有时比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更为有效。重庆爱尔眼科南坪医院副主任、青光眼学组委员会副组长周晓虹表示,青光眼患者和慢性病患者一样,需要定期监察和控制,无法治愈的病情会让许多人都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对于一般的青光眼诊断应做到规范化,同时也要强调个体化和精准治疗。这就对青光眼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熟悉掌握基础的青光眼知识、药物,激光手术知识外,还需要深入了解病人的文化背景,掌握心理学、行为学等,尽可能在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下,为患者制订完善的、科学有效治疗方案,从而提高青光眼治疗的成功率。

“临床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家人都是青光眼的情况。”周晓虹主任举例说,青光眼的遗传性很强,有的家庭可能祖孙三代都是青光眼,面对这样的状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就十分必要了。她建议,年龄45岁以上,高度近视者,高度远视,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患者,都属于高危人群,应该每半年或每一年做一次眼底视神经和视野的检查,应像监测血压一样,经常测测眼压。

同时,爱尔眼科医院还为每一位入院的患者建立一个系统的、完善的青光眼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支持,为青光眼患者的个体化、系统、有效的治疗奠定基础。

链接||封面故事

作为青光眼医生 我们和患者携手一起走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规范化诊疗让视觉不被“偷走”

贺翔鸽、王薇(左一)、许建涛(男)、周晓虹(右一)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因其具有不可逆性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期,《健康人报》封面故事邀请到来自爱尔眼科重庆特区青光眼学组的专家们,他们是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总院长、青光眼学组委员会顾问贺翔鸽,重庆爱尔眼科江北医院青光眼科副主任、青光眼学组委员会组长王薇,万州爱尔阳光眼科医院院长、青光眼学组委员会副组长许建涛,重庆爱尔眼科南坪医院青光眼白内障科副主任、青光眼学组委员会副组长周晓虹。

如果把眼睛比喻成一台照相机,青光眼损害的就是相机里的电路,电路细小且复杂,即使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无法更换这些“电路”,因此对青光眼病的治疗也只能尽力做到维持现状。而青光眼患者便和众多慢性患者一样,需要控制、监察、定期复诊。“青光眼一旦确诊就需要终生就诊,门诊上常常有相伴十几年的患者。”尽管贺翔鸽早已是国内青光眼领域的翘楚,她仍告诉记者说,作为患者的引路人,唯有不断进步,给出专业合理的建议,才能和患者们一直走下去。

每个星期,许建涛总是来回奔波于重庆主城与万州区之间。“从医近30年,几乎都是妻子在照顾家庭,很是愧疚。”但他说,如果不两地奔波,就无法照顾长期就诊的万州患者,辛苦总是值得的。

“患上青光眼,便是一辈子的事儿。”周晓虹表示,长年的病痛折磨,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危害,因此我们也是患者的“安慰者”,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多陪患者说说话,鼓励患者,关心身心两方面的健康。

耐心解答、科普宣传、提醒复查……面对患者,王薇总是愿意多说一些,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惧怕,病人的依从性更好,治疗、干预的效果也就越好,和患者成为朋友,带去暖暖的关怀。

专家门诊时间》》

贺翔鸽: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周一、周四上午

许建涛:爱尔眼科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周一、三下午,周二全天

周晓虹:南坪爱尔眼科医院每周二全天

王薇: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周四全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