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田野调查


澄海上华澄华广益篇

澄海区的上华、澄华、广益三个街道、镇都是著名侨乡。改革开放以来,当地侨居海外的乡亲及在国内各地的乡贤,十分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踊跃捐资捐物支持家乡学校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这三个街道、镇的上华中学(原上都中学)、道南小学、世德小学、南界逸夫小学、凤岭华侨小学、龙美华侨小学、光国小学、振东华侨小学、岛门华侨小学、东林头小学、山边小学、云乔小学、博爱小学、蛟头小学、龙田小学、城西树强小学、上埭小学、冠山小学、岭亭小学、华窖华侨小学、玉窖华侨小学等学校,累计收到的海外侨胞及国内各地乡贤捐资建校的资金,总额达到人民币1183.92万元、港币355.786万元、泰币1440.46万铢、新加坡币3.893万元。

旅泰华人林少豪几十年捐资助学,造福桑梓

“能把钱用在公益事业上我很开心”

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田野调查

上华中学

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田野调查

龙田小学

走进澄海上华中学,只见环境优雅整洁,到处洋溢着一种向上、和谐的气氛。上华中学现有的3幢教学楼和1幢综合楼,全部由华侨捐建。其中,初一级教学楼由上华旅外华侨林顺霖、林茂山、林景海、陈寄坡、黄润芝、林素贞、陈派裕等集资捐建;初二级教学楼由胡文虎基金会捐资30万元建设;初三级教学楼由旅泰华侨林少豪捐资80万元建成,并以其父母亲林佳音、林陈如珠的名字命名;学校的校门和综合楼,也均由林少豪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捐资12万元和100万元兴建。

这里要特别介绍的是旅泰华侨林少豪。他出生于澄海区上华镇紫琳村,少年时期就旅居泰国。他胸怀豁达,认为个人的财富只是一种数字的存在,只有将钱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才能将其变成现实。林少豪常说:“钱多点少点对我来说没什么差别。钱就是赚来花的,让更多的人受益,就是我的心愿,能把钱用在公益事业上我很开心。”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79年,林少豪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这一行使他深深感受到乡情的醇厚,在心里萌生出要为家乡出点力、做点事的想法。他看到村里的学校条件还较简陋,并且教室配置不足,村里很多孩子小学一毕业便没处读书,就满怀深情地对村里的乡亲说,我现在有能力为村里办点事,可以帮助村里把学校建得好一些,让更多的孩子读好书。于是,他出资几百万元在上华中学、兴华中学分别建了两栋新的教学楼,解决了几百名学生上中学的难题。他还和旅泰同乡陈天赠商量,各出一半资金设立村的教育基金会,负担起村里所有孩子的读书费用。从1996年起,他更将基金会更名为“林少豪教育基金会”,独自出资承担对全村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学习费用的资助。

难能可贵的是,林少豪不仅在自己村里慷慨解囊,看到邻近几个村子的学校需要改建资金,也大力予以资助。这样几年下来,东林头小学、南界小学、官湖小学、龙田小学等学校的校舍和教学设施,也都因得到林少豪的资助而大有改善。此外,林少豪于2005年与汕头市侨联达成协议,从这一年开始由他出资10.4万元,第二年以后则每年增加至15.4万元,设立了“汕头市侨联林少豪助学专项资金”,为全市生活困难的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以及在读的大、中学生发放助学金,使无数学子圆了心中的求学之梦。

别人或许以为林少豪这么热心助学应该十分富有,但实际上他在泰国并非豪商富贾。他对公益事业捐资非常大方,但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他每次回乡都住普通旅社,不用应酬时就找个小食店随便吃点稀饭填饱肚子。他常说,自己的生活节省点不要紧,能把钱省下来解决村里学校的困难,才是最重要的。

牢记父亲嘱托 热诚报效桑梓

侨胞邹树强热心捐建城西树强学校

泰国华侨邹树强的祖上是澄海城西人。他的父亲早年到泰国谋生,经营一个规模不大的渔行。他们的家境虽不大充裕,但邹树强的父亲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在当地华侨中享有很高的声望。邹树强的父亲临终时念念不忘家乡,特意嘱咐他在事业有成之时,应回梓里办一两件事,为家乡做点贡献。1937年,13岁的邹树强回到家乡,就读于城西景韩学校。由于家庭拮据,他毕业后就到海滨给人做短工,备受艰苦磨炼。1947年,邹树强返回泰国,从做短工到经营小生意,自强不息,克勤克俭,依靠智慧和信用办起了强发罐头有限公司和冷冻有限公司,还和别人合作办起一个鱼粉厂和冻虾厂,事业蒸蒸日上。

事业有成之后,邹树强想起父亲的嘱托,于1984年11月向侨务部门表达了想回乡捐资建校的愿望,得到侨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于是,他马上筹集了60万元资金,于1985年3月投入城西树强学校的建设。当年10月,学校竣工交付使用,邹树强又再捐出10万元人民币,作为学校的奖教奖学基金。邹树强热诚报效故土,受到海内外乡亲的热烈赞誉。

生活节俭 乐善好施

侨胞林素贞凭裁缝手艺参与捐建两所学校

1990年,上华旅泰华侨林素贞参与捐建了上华中学初一级的教学楼。除此之外,她还参与捐建了位于东林美村的振东华侨小学。

林素贞不是富商。她只是一个在泰国开了一间裁缝店,凭着自己的手艺为他人缝制衣服的裁缝。林素贞平时省吃俭用,穿着朴素,也舍不得买汽车,可以说是非常“吝啬”。有一次,因建校筹资一事,乡亲们到泰国拜访她,当时已是下午两三点钟,她刚忙完手头的工作在吃午餐,而这午餐只是早餐剩下的稀饭。乡亲们问她为何如此节俭,她只笑笑地回答,日子能过得去就可以,把钱省下来可以办更重要的事。然而,生活如此节俭的林素贞,却十分乐善好施。她把这样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全部拿回来捐给家乡兴办学校。1992年,她便与旅泰华侨林才良等一起捐出97万港元,为东林美村的振东华侨学校兴建了新校舍。林素贞不遗余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事迹,在东林美村传为佳话。

捐资兴学 薪火相传

世德小学 世德小学原名为夏塘小学,也曾改名下陈学校。1988年10月,新加坡华侨陈寄坡不辞辛劳,带头捐资并到泰国、香港等地发动旅外乡亲捐资兴建新校,得到旅外乡亲的积极响应,共筹集资金222.7万元建成新校。2001年6月,学校再度拓展了校区并改建了校舍。

上埭小学 澄华上埭小学几经易址,一直没有固定的校舍。1984年,村的党政领导发动海内外乡亲捐资建校,由海内外乡亲和村集体共同投资,建了2栋平房和1栋二层的教学楼作为校舍。其中,共有80多位海外侨胞捐资近20万港元。2007年,学校再次对校舍进行改造,增建了1栋三层教学楼和增设了配套设施。2017年,学校又新建了1栋四层教学楼和扩建了1780平方米的运动场,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岭亭小学 澄华岭亭小学现有的校舍于1991年竣工交付使用。在新建校舍的过程中,海外华侨和港台乡亲踊跃捐资,其中如台湾乡亲林添泉捐资25万元兴建添泉礼堂,泰国侨胞蔡如松、陈芳伉俪捐资5万元兴建校门,泰国侨胞蔡子友捐资2.5万元兴建1间教室等。在海内外乡亲的热心支持下,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30平方米,环境优美,设备齐全,信息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校舍很快建成。

龙田小学 龙田小学是一所老学校。1996年,众多侨胞慷慨解囊,集资1100万元兴建新校舍,于1997年竣工投入使用。新校舍占地面积16334平方米,拥有六层办公楼1幢,五层教学楼2幢,五层教师宿舍楼1幢,大礼堂1座。同时,学校配有标准的运动场1个和功能室10个,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让龙田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华窖华侨小学 1989年10月,旅泰侨胞陈植槐、林耀雄、蔡裕绵等与乡里的领导共商建校大事,并由蔡颂秋、陈植槐、林耀雄、陈义昌等率先捐出资金,于1990年12月动工兴建。新校舍于1991年9月竣工,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133万元。

玉窖华侨小学 1992年冬,玉窖华侨小学新校舍由华侨和热心人士捐资人民币100多万元兴建,并于1993年9月竣工。其中,旅居泰国的黄畅亮、黄界荣、黄畅铭、黄婵音、黄碧娟、黄璧群等乡亲合计捐资46万港元。捐资最多的黄畅亮,不但捐建了学校的礼堂,还向上窖教育基金会捐出港币3万元。

道南小学 道南小学第一期工程由渡头村旅泰侨胞曾大山、曾昭炎、曾良强等75位乡亲,于1984年7月捐款288万泰铢动工兴建,1985年5月举行落成典礼。学校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建成三层教学楼1幢,三层教师宿舍楼1幢。2004年,渡头村又划出10亩学校用地,由旅泰侨胞曾良强、曾义兴等捐资170多万元,建成学校综合楼,完成学校第二期建设。

南界逸夫小学 1997年,香港邵逸夫先生资助港币50万元,建成南界小学新校舍。学校因此更名为“南界逸夫小学”。

凤岭华侨小学 凤岭华侨小学位于上华镇横陇村。1990年10月,由华侨捐资110万元建成两层楼的新校舍和大礼堂延勳堂。

龙美华侨小学 龙美华侨小学的前身为私塾,校址设在村里的张氏宗祠。1989年,经陇尾村乡贤、旅泰澄海同乡会第十五届理事长肖义赠发起,由79位旅泰侨胞捐资236.4万泰铢,在村中央新建校舍,同时更名为龙美华侨学校。

光国小学 光国小学于1985年12月由湖心旅泰侨胞林景海、林顺霖、林茂山等捐资24万元,兴建三层教学楼1幢768平方米,二层宿舍楼1幢104平方米。

岛门华侨小学 岛门华侨小学原名斗门小学。1990年,由岛门村华侨陈沛裕等捐资280万泰铢、31.7万港元和7.9万元人民币扩建,并于1991年12月投入使用,易名为岛门华侨学校。

冠山自古崇文重教 侨胞引领助学之风

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田野调查

冠山学校

澄海冠山自古崇文重教,明代就已建有“冠山书院”。冠山也是著名侨乡,早在清代就已有先辈到海外谋生,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近百年来,冠山华侨身居异地,心怀家国,情系桑梓,对家乡所作的贡献颇为巨大。

澄华中心小学也称冠山学校,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现在的校舍始建于1987年,由冠山旅居泰国和新加坡的侨胞,以及香港的同胞和国内的乡亲捐资兴建。据不完全的统计,其中旅泰侨胞捐款111人次,旅新侨胞捐款90人次,旅港同胞捐款44人次,共捐资泰币339.46万铢、新加坡币3.893万元、港币63.45万元; 另外,冠山当地的乡民也捐资人民币2.65万元。这真称得上是集众人之力,成千秋之业。

据了解,冠山海外侨胞的捐资呈现出三个特点。首先是捐资建者多以父母之名施行善举,既表达爱国爱乡之心,又表达饮水思源之情。其次是捐资分工明确,如旅泰侨胞郑松耀所捐款项泰币40万铢用于建设学校大门;旅泰侨胞陈国士所捐款项泰币30万铢、陈大呈所捐款项泰币41万铢用于建设学校办公楼;旅泰侨胞卢继奎所捐款项泰币34万铢用于建设学校电教楼;其他侨胞所捐款项集中用于建设28间教室;1991年,港胞郑松耀再次捐出港币51.82万元用于建设佳德教学楼,从而确保捐款的使用有效率、有质量。最后的一点是,这些捐资的侨胞还引入科学办学理念,对电教楼、膳厅等设施的区域划分和命名都十分明确。

在海外侨胞和冠山乡贤的鼎力支持下,冠山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中心小学在区域内的龙头作用。

记录历史 致敬前辈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向来有乐善好施、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乡村一级学校的建设归乡村负责,而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乡村尚无足够的财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学校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以及很多在改革大潮中拼搏创业且有所成就的民间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回报乡梓,或捐资捐物兴建学校,或设立基金奖教奖学,使城乡每处学校都发生了喜人的巨大变化,以致民间流传有“汕头乡间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之说。华侨与乡贤这种致富不忘回馈桑梓的家国情怀,是潮汕历史形成的传统人文精神的延续。记录这些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的故事,研究和探讨其形成和运作的基础,对于传承和弘扬潮汕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研究中心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改革开放以来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情况的田野调查,发掘和整理各地华侨与乡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事迹,以记录历史、致敬前辈、启迪后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汕头故事。

来源:汕头日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