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根据2020年11月30日赫德小学部家长分享会
圆桌对话的内容整理编辑
在几周前的赫德学校小学部家长会议上,很多家长坦言:摆在面前的升学选择越多,作为父母就越焦虑,不知道哪种教育体系更适合孩子?
有时候听说新加坡教育体系好,学术基础扎实,管理严格,体系化程度高;
有时候听说英国私校比较优秀,能培养孩子的绅士淑女风度而且学术严谨;
有时候又觉得美国的全人教育也很强,能够释放孩子天性,注重全面发展。
面临这么多选择,究竟每个教育体系有什么特点?哪一种更适合孩子?家长在小学阶段可以帮孩子准备些什么……为了有效回应家长们的需求,赫德学校邀请了三位“自己人”,也是过来人,来做一场“接地气”的圆桌对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考视角,和一些切实有用的“干货”。
#赫德“三人行”简介
赫德学校宁波及上海校区总经理Christine女士
Christine女士拥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育有三个孩子,对东西方教育体系有自己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女儿是Top10美高名校 Deerfield的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美国新闻专业排名第一的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二女儿从美国体系考入新加坡排名前三的公立名校。
义格集团总裁办Elizabeth女士
Elizabeth女士毕业于上海的“神仙学校”上外附中,高三时DIY申请进入了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 (Swarthmore) ,毕业后加入 JPMorgan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辗转纽约10年、香港5年后,回到家乡上海。Elizabeth 目前除了总裁办的职责外,也在协助宁波赫德的Tilly老师做升学指导方面的工作。
宁波赫德学校总经办Michelle女士
Michelle女士硕士毕业于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硕士项目。
2020年年初加入宁波赫德总经理办公室,统筹协调学校多个重要项目的规划和落地。在波士顿读书工作期间,她接触到了多种教育体系下(包括中国、新加坡、美国、英国)成长的同学和朋友,也感受到了各个教育体系中的优劣势。
#圆桌对话
Q1
To Christine:许多人称您为“牛妈”,那么从育儿风格上来说,您觉得自己算是“佛系妈妈”还是“虎妈”?有什么育儿“秘籍”跟大家分享?
Christine:
我和在座的爸爸妈妈一样,为人父母,有为孩子高兴自豪的时刻,也有为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刻。对我来说,孩子的品格是第一的。常常和孩子强调的是,最让爸爸妈妈自豪的是你们成为正直善良的人,其次才是学业和别的成就。
我不能算佛系妈妈,我对孩子有非常清晰的要求和期望,不管是言谈举止、为人处事、还是学业及课外活动。我希望我的孩子有学习的自我驱动力,而不是父母赶着学。所以我从他们一年级开始就给他们一个信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把书读好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当然父母有责任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他打好基础的。
我的三个孩子的学龄前教育都是我亲力亲为、一手操办的。对孩子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我有我自己一套非常朴素的观点和方式,但很有效。
他们从很小开始,我就陪伴他们进行阅读,一年不下700本的阅读量。同时我会自己动手制作很多中、英文阅读卡片帮助他们识字,没有什么课程体系,只是我个人的“体系”而已。搬家的时候,整理出一麻袋一麻袋的阅读卡。三个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都已经能自主流畅阅读中英文儿童小说。
其次我要求孩子们做事要持之以恒、不放弃。每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会让他们尽量多地去尝试各种兴趣爱好,但是到了一定阶段,我会要求他们做出取舍,自己决定一个喜欢并且擅长做的事情。一旦决定了,我就不会让他们轻易放弃,而且要求做到最好。
我们家大女儿学拉丁舞,中间其实是有遇到瓶颈期,想要放弃。这时我是软硬兼施的。软的就劝导、鼓励,硬的就在马路上把她的拉丁舞鞋直接丢进了垃圾桶。我告诉她,如果真的不想学了,那么从此我们再也不提舞蹈这件事。但到了第二天,她问我,能不能再给最后一次机会,再试试。那次之后,她再也没提过放弃。直到现在,舞蹈成了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我是“虎妈”吗?我对虎妈的理解是她很有权威,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和规划一步步地执行。我肯定不是,我给了孩子巨大的空间做决定。
大女儿12岁时,自己提出要去美国读高中,我让她考虑三天,并告诉她这中间会有很多的挑战,包括申请的挑战,自己独立生活的挑战。但是三天之后她说想好了,还是要去申请。于是我就同意了。最后她收到了三个top 10美高的offer,选择Deerfield也是她自己决定的。
二女儿也是在12岁的时候自己提出来,不想跟我们去中国,她想留在新加坡,还跟我解释了她为什么想留下的原因,最后我也同意了。现在证明,她能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管理得很好。
三个孩子个性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独立。我认为父母应该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自主做决定的机会,当然同时要求他们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Q2
To Christine:您的三个孩子分别在美国、新加坡、中国就读,您是如何针对孩子的个性选择相应国家的教育体系的呢?
没有完美的教育体系,也没有完美的学校。我没有特意为孩子去规划这些,更多的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去观察他们,支持他们。
我的大女儿是一个非常有个性有想法的孩子,善于表达且风趣幽默。她知道自己的个性是适合美国的,所以她在12岁的时候自己提出来去美高的想法。后来证明了她在美国确实如鱼得水。她作为一个亚裔的学生,能竞选上学校的校报主编,上要向董事会汇报工作,下要协调管理整个团队,证明她是被那个体系认可的。
老二跟姐姐完全相反,她传统内敛。当初她看到美高的那种氛围,觉得很有压力,认为自己不合适,所以她从美国体系转回新加坡时,选择了公立学校而非国际学校。在那个体系中,她很受认可。同学喜欢,老师疼爱。
老三的个性处于两个姐姐中间,无论是之前在中国学习,还是现在在新加坡学习,适应得都很好。以后学习道路的选择,我也会把决定权交给他。
每个教育体系都有她的闪光点。我周边有很多中国教育体系出来非常优秀的人才。没有完美的教育体系,合适就是最好的。当你可以选择时,首先你要观察自己的孩子适合哪种体系,再去做出选择,而不是家长一厢情愿的去选择一个自认为完美的教育体系。
Q3
To Elizabeth:作为一名升学指导老师,您觉得不同教育体系之间,学术上有没有一些共性的能力,是需要在小学阶段就进行准备和培养的?
的确有,其一刚才 Christine 也在好几处提到了,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其二是与阅读相辅相成的写作能力,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
可能因为中国社会大环境对于阅读重视程度一般,并不是每个家长都会把阅读习惯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首要事务来看待。我接触到的一些校外的家长,孩子在准备申请海外大学时碰到了瓶颈,主要表现在他们英语的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欠缺,究其根本其实是没有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抓他们的阅读习惯,等到了高中发现这个短板,再要去拉平,就非常挑战了。
也很快说一下关于写作,尤其是英文的写作,需要词汇的积累,和严谨的语法学习,这些基础都可以、也需要在小学阶段就打下的。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从小去选择不同的教育体系,因此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把这些基础的能力打扎实了,将来有机会,无论是进入哪种教育体系,或者选择哪种专业,或是选择哪种工作,都能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Michelle:
确实,在写作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我当时从MIT毕业,留在美国工作,咨询行业需要跟外国人频繁用长篇文字交流,这让我遇到过很多困难。后来发现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中英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转换,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如果有机会让孩子从小在这方面进行学习,将来他们就会少一些“挣扎”。
Q4
To Christine &Elizabeth:既然要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体系,那么能否跟大家谈美国、英国、新加坡三种教育体系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Christine:
从学术上来看,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做得很扎实很好。比如他们低龄段的语法词汇学习体系非常严谨系统,科学也是。学术之外,新加坡的课外兴趣课是强制要上的,政府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我们家二女儿是学校排球队的,打六年排球,最后的GPA可以加0.2分,这对孩子的鼓励是很大的。
另外,我很喜欢的一点是,新加坡对很多传统的品德传承得非常好。一是低调朴实:小朋友要么搭公交车要么走路去上学,一年四季全部穿不到一百元人民币的校服。二是勤俭刻苦:我家老二13岁就去打工了,仓库打包饮料、餐厅当服务员等。不少家庭条件好的孩子都去打工,在新加坡有这样的一种氛围。三是尊敬长辈:老三在南洋幼儿园就读时,见到老师都是90度鞠躬,那种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尊重,是对传统美德极好的传承。
当然也有劣势,新加坡的考试还是有应试成分的,要刷题。其次,新加坡政府非常“家长”,对国民照顾细微。因此新加坡人一旦离开新加坡,比较难适应,对闯荡世界的意愿没有中国孩子那么强。
新加坡国立大学
Elizabeth:
其实很难说孰优孰劣,但英美体系的确非常不同。如果说把两种教育体系中的大学作为教育的“终点”,那么以终为始,我们可以倒推看到他们的中学分别是什么样的。
在学术上,英国大学需要学生在申请时就选定专业,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需要有很强的方向性,因为大学申请的专业会决定他们中学阶段的选课。到了大学阶段如果想要转专业,流程会相对比较复杂。
美国的本科比较重视通识教育,大学第一和第二年不需要确认专业,而且鼓励大家尽可能大范围地尝试不同领域的课程,有些甚至是作为毕业要求的一部分。哪怕已经有很明确的专业方向,也必须在人文、艺术和理工类每个版课里都选足一定的课时,比如说哥大就有这个要求。这样的学术氛围延申到中学阶段,在美国体系里的孩子有机会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不需要过早做取舍。
在文化方面,英国相对比较传统。比如说,女校对学生正装和餐桌礼仪的培训;还有校园里如果有客人,学生会主动停下来问好,包括男校里那些可能正在球场上运动的孩子。美国在这方面感觉会更加松散,当然从学生的角度就是有更多的自由。这样的自由也一把双刃剑,美国的学校管理理念对孩子本身的自律能力会有相比较英国更高的要求。
所以不一样的孩子,选择教育体系真的不一样,一切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在魔都妈妈、海淀顺义妈妈们前赴后继洒下一片焦虑时,这场圆桌对话将家长带回养育孩子的本源。为人父母,像是园丁种花,而非木匠雕刻,家长无法框定孩子最终的形态,但只要保障土壤富饶,水分充足,让根茎深扎大地,孩子最终一定会以令人惊喜的姿态面对变化,在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下蓬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