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植树节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植树节

我国早在上古时代就十分重视植树造林,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就设立了“林衡”、“山虞”等官职,掌管种植、丈量、护林等职务。清明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植树时间,清明时节春暖花开,雨水充足,种植树苗成活率高。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古代的统治者如秦始皇、宋太祖、明太祖等君主都大力提倡和鼓励植树。至近代,辛亥革命后的1915年,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定清明节为全国植树节。1928年的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3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翌年国民政府将植树节由清明节改为每年3月12日。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植树节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植树造林十分重视。为了持久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979年2月28日,在邓小平提议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把3月12日正式定为我国植树节。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中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植树节

世界其他国家的植树节

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各国植树节的日期也各不相同,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可以发现世界上一年内每个月都有植树节

1月份:约旦(15日)

2月份:西班牙马德里市(1日)

3月份:伊拉克(6日)、中国(12日)、爱尔兰(17日)、法国(31日)

4月份:朝鲜(6日)

5月份:多米尼加(第一个星期日)、澳大利亚(第一个星期五)、委内瑞拉(23日)、危地马拉(最后一个星期日)、洪都拉斯(30日)、加拿大(月内开展全国林业周活动)

6月份:尼加拉瓜(最后一个星期日)

7月份:印度(具体日期不定)

8月份:巴基斯坦(4日)、新西兰(第一个星期三)、玻利维亚(20日)。

9月份:菲律宾(第二个星期六)

10月份:古巴(10日)、哥伦比亚(12日)、厄瓜多尔(12日)

11月份:新加坡(3日)、英国(6日—12日为植树周)、意大利(21日)

12月份:黎巴嫩(第一个星期为植树周)、叙利亚(最后一个星期四)

有植树节而无全国统一或固定日期的国家有:美国(各州自定)、阿根廷、挪威、芬兰等。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植树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