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

联合早报: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

新加坡主流报纸《联合早报》在其网站发表“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专题网页。让我们来一窥究竟。

1990·培养双语精英

推出华文语文特选课程,让有语文才华的学生修读更高水平的华文

新加坡建国初期,华人家庭说着纷杂的方言,华人的“母语”一直难以统一。但到了1990年代,在政府多年的推动下,整体的语言环境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华语成了新加坡华人之间使用的主要语言,这也让本地华人的语言更容易和世界对接。政府在这个基础上,把焦点放在以母语和英语为主的双语教育,加大力度支持有能力掌握双语的学生学习,推出华文语文特选课程,以培养一批对中华文学和语文有深入认识的双语精英,特选小学也从四所增加至10所。

联合早报: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

1999·修订教学政策

重新编写课本,帮助学习华语有困难的学生

随着更多国人出国工作,新加坡的语文环境进一步发生变化。讲华语运动面临瓶颈,讲英语的家庭却逐年增加。政府听到大家对“华语很难”的呼声,因应新趋势推出崭新的华文教学政策,根据学生的华语学习能力重新编写课本,并在小学推行汉语拼音教学,确保这些学生跟得上双语课程的进度。由于有小部分的学生无法掌握华文,政府也宣布推出程度较低的华文B课程,着重于培养听读能力,以此减低这群学生对华语的厌恶感,鼓励他们继续学华语。消息一出,立即引来部分国人和议员的反弹。不少人担心华文B课程可能让学生更容易放弃学华语,导致在家中只说英语的家庭持续增加,社会日趋单语化。

由英语、母语和多种方言掺杂而成的“新式英语”,虽成为不同族群国人的通用语,却也引起政府对语文水平下降的关注。李光耀认为新式英语是“障碍”,并鼓励国人学好正确英语和华语,以“让世界了解我们,也让我们了解世界”。

联合早报: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

1999年新加坡的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课本

2004·追赶中国列车

开办双文化课程,后增设中国通识课程

中国势力的壮大,带动华语在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成为国人学习华语的务实目标。 新加坡至今所推出的双语教育政策,只教会学生以华语作为社交用语,而不是经商用语,因此李光耀倡议开办 “双文化课程” 和 “中国通识课程”,培育一批学贯中西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注重的不只是语文能力,对中国实地工作环境的认识也同等重要。

与此同时,英语作为国人的第一语言,应是新加坡的独特优势,可让我们在中国和欧美国家交往时扮演 “增值” 的中介角色。搭上中国的经济快车,成为加强双语的一大动力。

联合早报: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双语政策即由他拍板

2011·鼓励活学活用

提升母语沟通能力,让母语成为日常生活用语

英语是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语言,也已逐渐成为新加坡的主要家庭用语。在2010年,每十个小一生中,就有六个来自讲英语为主的家庭。每个学生的家庭语言环境不同,在华语学习的起点也不同。政府因此决定进一步调整教学政策,让教学方式更贴近日常生活,考试形式更灵活,以实现“乐学善用”的教育理念。李显龙总理也鼓励家长为孩子营造双语环境,让在家使用英语的学生能更亲近华语,从而促进华语的学习和使用。

联合早报: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

李光耀拍板推广普通话和简体字

2019·打造多语社会

语文特选课程扩大至中学,强调第三语文学习的灵活性

新加坡虽然有九成的家庭具备双语能力,但双语政策不会一直是新加坡的长期优势,全球许多国家也已开始重视双语。为了更早地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学习母语,原本只在一些初院推行的语文特选课程,将扩大到中学开办。

有别于过去 “一个人只能精通一种语言” 的思维,如今鼓励多语学习,正反映了我国双语政策思维的转变,为语言学习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教育部在1978年实行第三语文计划,是为了培养一批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外语人才,而此时的新加坡正处在一个有利于发展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机,“为语言学习注入新活力,正合时宜”。

60年来历经无数变革的双语政策,已把新加坡人带到很好的起跑点上,但要营造一个真正多元语言和文化的大环境,似乎仍是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

联合早报:新加坡还有双语优势吗?

转自《联合早报》官网

文 / 黄伟曼 , 黄小芳 , 胡洁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