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亦悲亦喜?万众共行,清明节也曾经是法定的黄金周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由于历史上习俗接近,东亚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也过清明节,比如韩国、越南、新加坡等。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春秋前,清明还不是节日,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相传是由周朝天文学家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含清明)。

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危难之际曾割肉飨己的介子推,将清明前的第三天定为寒食节。由于清明与寒食相隔太近,寒食祭祖之规慢慢融入了清明,清明日后也渐渐取代了寒食,由节气变成了节日。

据专家考证,扫墓最早源自商朝,那时还没有二十四节气之说,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清明祭扫了。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远古时代,家里若有亲人去世,也有采取火葬、水葬、树葬等方式的,但大多为挖坑土葬,而且不修坟丘,祭祀也主要是在宗庙中进行。

后来逐渐在墓坑上筑起坟丘,并将祭祀仪式从宗庙移至墓地,扫墓也因之有了实质性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亦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日趋紧要。班固著《汉书》中还专门提到,大臣严延年即便离京千里,也要每年坚持还乡给亲人扫墓(应该有特批假)。

唐朝伊始,万象更新。清明祭拜风气日隆,不论皇族贵戚,还是引车卖浆之流,争相为之。扫墓也有了一定的规仪:先整修坟墓,然后焚香烧纸(送纸钱)、跪拜祈祷。

据资料记载,唐朝时很多官员回乡扫墓,由于时间紧张,常发生迟归及误工的状况。唐玄宗体察民意,于是干脆将清明和寒食捆绑,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放假四天。

开元十七年,官府又把清明(寒食)的假日由四日延长到七日(黄金周出台);大历十三年减至五日,贞元六年又改增为七日,官员们终于可以从容地为亲人扫墓祭奠了。

唐诗人王冷然《寒食篇》中有云:“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很隆重的节日了。

延至宋代,沿唐制,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另据宋《梦粱录》中又记:清明节至,“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扫墓已然成为了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热闹非凡。

元朝开国后,朱元璋将清明节又缩到三天,但至少还有假期;明清更甚,竟然将清明假日完全取消了。但清明节还是流传了下来,并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相关习俗自成一节。

清明时节生机勃勃、阴气衰减,大地呈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节相比扫墓祭祖,恰一喜一悲,正符合老祖宗所谓的“中和”之道。

清明踏青,十分有利于身心颐养。春日里万物复苏,树林中、田野里、小河畔,空气湿润清新,富含负氧离子,使人心肺舒畅,精神振奋,还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等功效。

戴柳、插柳也是清明时令的传统民俗。自古以来,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在门口或屋檐前插柳枝,在头上戴柳圈,还有的地方女子头簪柳、男子身配柳等。

当然还有其他游乐玩耍的风习,譬如千百年来延续至今的放风筝、荡秋千等,也有曾风迷一时、如今已很好再见的射柳和蹴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