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精讲07:放弃出国

从登招友启示,到组建新民学会,毛泽东终于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然而历史的进程滚滚向前,身处世界动荡变革时期,时代不会让毛泽东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在新民学会成员们为未来彷徨焦虑时,毛泽东收到了杨昌济老师的来信。杨昌济这时已经离开长沙,到了北京大学任教。他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自己的得意学生。他给毛泽东、蔡和森和萧瑜写信,介绍新文化运动期间,一项对中国青年帮助巨大的运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鼓励他们外出深造。

中国学生去法国留学这个潮流由来已久,1912年,北京就出现了“留法俭学会”组织,得到了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极力赞同。1914年受袁世凯政府组织被迫中断。之后,李石曾在巴黎发起勤工俭学会,成立华工学校,蔡元培还曾经亲自授课。

到了新文化运动乃至1919年的五四前后,大批青年奔赴法国,据统计,1919到1920年间,先后共20批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勤工俭学。

话说回来,当时湖南省政局混乱,“教育摧残殆尽,几至无学可求”。杨昌济老师的这封信像一根救命稻草,给学生们指出了一条方向。于是,8月19日,毛泽东和有意愿赴法的同学们一起,先到了北京,在留学前,他们需要上半年的预备班。

这趟旅途一开始就充满了困难,途中先是步行,接着坐船,然后是火车。到了北京后,真正的困苦才刚开始。

杨昌济住在北大附近一间房子里,毛泽东刚开始和房子的看门人挤在一个小房间。后来,他有能力自己租房子,住在三眼井,房间里一共8个人,挤在一张炕上,毛泽东超过一米八六的身高让他吃尽了苦头,他回忆说:“我们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时候,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

天变冷了之后,买柴火已经让这些穷学生捉襟见肘,他们不得不合买一件棉衣。后来毛泽东用非常诗意的八个字形容这种生活“隆然高炕,大被同眠”。

好在,工作的充实弥补了生活的困窘,经由杨昌济老师的介绍,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当上了管理员。而当时图书馆馆长,就是毛泽东读《新青年》过程中崇敬已久的李大钊。

图书管理员工资不高,一个月八块钱,工作也比较清闲,整理书架,打扫卫生,登记借阅情况,有时,他发现借阅者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士,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想要和别人讨论中国的政治文化问题,然而。毛泽东说:“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助理员说南方话。”

萧瑜也从侧面印证了毛泽东的处境,他说:“毛泽东曾写信告诉我,像傅斯年、段希明、罗家伦这些人,在长沙的时候就听说过,说是北大最优秀的学生,然而,与之接触后,却让他非常失望。”

他们不仅对毛泽东的主动搭讪置之不理,在平时的借书还书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轻蔑,毛泽东说:“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人的姓名,可是对这些学生来说,我这个人仿佛就是不存在的。”

尽管北京对这个出生成长在南方的青年来说有诸多不习惯,不适应,但毛泽东无暇在这上面纠缠,他正处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处在北京大学,先进思潮的发源地。新的书刊,新的观念,新的人物,这是一个开阔宽广的世界,毛泽东一头扎进去,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能为我所用的知识。

除了工作学习,毛泽东的生活也出现了一些罕见的浪漫情调,他和杨昌济教授的女儿杨开慧两情相悦。

当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杨开慧还是个14岁的青涩女孩,如今,她已经18岁,亭亭玉立,由于杨昌济的关系,两人交往密切,互生情愫。

杨开慧在很多年后提起这段恋情,仍然不加掩饰地写到:“我是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了他许多文章和日记,我就深深爱上了他。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就有了一个新的意识:我觉得,我除了为父母而生之外,就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也一定要去同他共一个命运!”

而在以后的十年间,他们两人的悲欢离合将和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一起发展。

1919年,毛泽东面临命运的分岔口。一方面他收到母亲病重的噩耗,不得不赶回湖南。另一方面,预备班的学习结束了,毛泽东需要在出国和留京中做出选择。

由于当时中国到法国的铁路中断,学生们只能选择海路,从上海出发,沿途经过香港、海防、西贡、新加坡、科伦坡、吉布提等地,到达马赛,再换乘火车抵达巴黎,全程40天左右。3月12日,毛泽东在回家的途中转道上海,他是来送别同学的。考虑良久,他最终决定留下。

关于为什么放弃出国,毛泽东在之后一封信里做出的解释,他罗列了留在国内学习的好处:首先,看书方面,看译本比看原本效率高。文化方面,东方文明,也可以说中国文明依然有许多值得探索研究的地方,只有弄懂了中国,才能和西方作比较。另外,他在信中提到自己打算实地探访中国这个地盘,一步一步走进中国。

他也逐渐领略到了北京的魅力,他说:“在公园和故宫的宫址我看到了北国的早春,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

就这样,他送别了同学,从此,他们将暂时离别,各奔天涯。

几乎同时,在北京东南方的天津,一名叫周恩来的青年人越洋去了欧洲。在西南方的重庆,另一名叫作邓小平的青年,也加入勤工俭学的行列,打起行装去了法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