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原创 张汉音 南洋时评 前天

我是一个坚定的中医支持者,也是一个坚定的西医支持者,因为我看到了西医所能之处的中医不能,也看到了中医所能之处的西医不能。因此,尽管伴随着西医的强势崛起,中医在它曾经主宰和效力几千年的土地上已经被挤压到了边缘地带,我依然坚信中西医兼举更有利于人民的健康福祉。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与传统中医相比,西医在检查诊断、外科手术、对抗病菌和癌细胞以及研发疫苗治疗传染病等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手中的“金牌”甚多。但西医没有能力把所有的金牌尽收囊中。中医也有自己的金牌,这显示即使在21世纪,中医仍可为医疗服务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

能为西医不能之事,是当前中医在竞争状态下的社会服务价值,也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拥有发展此能的潜力和条件则意味着中医不仅能够继续生存,而且还有伴随民族崛起之势、在国家推动广义中国医学振兴的过程中实现传统中国医学振兴的可能性。

中国政府最近颁发了一个大力支持中医发展的文件,这一决策为中医界送来了谋求振兴的东风。

一、中医理论的部分要点

中医理论,或曰传统中国医学的理论,是传统中医的施医指南,也将是中医人跨入后传统时期在医学领域开疆破土的指南。了解其基本要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医人为何可获金牌,为何有可能获得更多金牌,以及为何有可能把传统中国医学振兴的梦想变成现实。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中医以“悬壶济世”为其职业使命,以“扶元固本,破邪祛病”为其行医的核心宗旨。“元”者,元气也,在现代语境下的含义就是人的生命力,或曰人的行动活力、免疫力和身体与健康状况的恢复力、自愈力。中医认为“元气”是人的生命之本,分呈 “精、气、神”三种状态。“精”,指的是生命力的精华,无体,无形,无音,无声。“气”,即息息生气,喻指生命活力处于可以运行或正在运行的状态。“神”所代表的则是精神状态,是生命力运行所激发的外显心理状态。人有了强健的元气,就会有旺盛的行动精力,也会健康常在,不易生病,生了病,也能迅速康复。因此,医者和医护的第一要义应是“扶元”。

但元气(或曰生命力)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产生于、并依托于每一个人的特定人体基础,尤其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中医发现了其中的经络体系和血液流通体系,其次是五脏器官;研究了气与血和人的五脏器官以及其他身体部分之间的关系,也研究了这些关系对于人的元气(即生命力)所产生的影响。中医认为,经络之气的刚健,血液的优良,气血等体系和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行,人体各部位的完好无损,是人的元气之基,其中的关键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则是重中之重,是元气所依之本。“固本”,意指尽力维护基于人体的元气之本,亦即维护人体的关键体系和主要器官的健康及其生理运行的正常。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中医提出了“治未病”的高论,并指出无论是治未病,还是“治已病”,均需坚守“扶元固本”的宗旨。中医在治已病的领域发现了“扶元固本”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加强式的扶元固本,二是减损式的扶元固本。采用方药养阴滋阳或补气活血,采用针灸疏通经络之气,或者补营养、做按摩、多运动等,属于第一类;散寒去湿、排毒解毒、止血放血、隔离和灭杀瘟疫之毒,还有除忧虑、止过劳、治外伤等等,属于第二类。前者强调通过强化生命力,让患者利用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今人所说的免疫力和自愈力,去战胜疾病。后者是利用医术、药物等手段去直接消除病源,阻止病源对患者身体和元气的损害。“扶元固本”而行医的结果必须力争实现本之得固,元之得抚。其中心关注是对患者生命力整体状况的维护,不是专注于某一疾病表症的彻底消失。

在治已病的领域,中医认为应实施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的标本兼治策略,破邪祛病,达到扶元固本和恢复健康的目的。中医进一步认为,通过医术、药物以及对患者行为和情绪的调节,可以实现有效的扶元固本、破邪祛病。

二、中医的现有金牌

中医在其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经历了至少两千多年的行医实践的洗礼,形成了难以计数的治病疗伤药方、传统医术和养生之规,其中有一些具有良好乃至颇为优秀的医疗或养生效果。每一代也会涌现出一些杰出的民间中医高手,大师一级的人物也会偶有所现。最优秀的药方和医术,最优秀的在世高手和国医专家,构成了当今中医的金牌实力。

金牌之一:能够治好西医治不了的一部分癌症等疑难杂症

宁波市的夏国钱先生就是拥有此种能力的中医高手之一。

曾经有一位57岁的余姓先生,宁波余姚渔溪村人,2019年4月在三甲医院被诊断为罹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已经转化为白血病。此外患者还有肝脓肿、贫血和肺部感染的症状并发。有两家医院先后为他治疗10个月,后期甚至需要给他三天输一次血小板,五天打一次升白针,七天借一次红血球,但始终无果。其家属在绝望中找到了夏医生。夏先生采用纯中药为他治疗,历时一年,现在的他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完全不需要依靠输血,白蛋白由26升到了37.6,已达正常水平。

例2,一位69岁的叶姓先生,余姚西岙新村人,患右肺非小细胞癌,另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纵隔多发淋巴结,多发淋巴转移。他先后就医于宁波和上海的三甲医院,无丝毫疗效。2020年5月找夏医师求医,此后其病情便日益好转,目前已经可以奔走各地做生意。

例3,一位韩姓女孩,11岁,余姚历山村人,2013年罹患肝的铜代谢障碍疾病,需做肝移植手术,但黄疸指数居高不下,总胆红素1000,白蛋白26.3,尿素23.4,开始出现腹水胀病变,不能换肝,病情危急。杭州和上海的三甲医院在检查后都认为孩子已经无药可治,只剩下几天的存活时间了。小女孩挂着氧气瓶乘急救车回家后,父亲听到了夏医生的传闻。小女孩服用343天夏医生的中草药之后,回到上海儿童医院复查,发现生化指标已全部恢复正常。

例4,我的一个亲戚2013年发现患了肺癌,当时她已是将近80岁的老人,根据宁波和上海两家医院的独立诊断,她的肺癌已是晚期,癌的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做手术和化疗的风险极大,于是接受孩子们的建议,找夏医生做中医治疗。她在服用夏医生的中草药之后,病情很快就受到了控制,7年过去了,现在依然健康。

夏医师的医效来源于扶元固本、祛病破邪这一中医宗旨的诚实应用,他所展现的只是中医奇能大观中的一角。

金牌之二:针灸、推拿

中医针灸有许多不同的路数,安徽合肥有一位张维医生,他的芒针针灸就是中国最优秀的针灸法之一。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张维的芒针细如麦芒,长者过尺,最短的也远远长于普通用针。他在施针时。通常一枚针要穿过两个或更多的穴位,对经络的刺激力比普通针灸更强,因此疗效也会远大于普通针法。

他用芒针可以治疗一百多种疾病,治疗肩痛、背痛、头痛等痛症几乎百分之一百有效。他也擅长治疗癫痫,治愈过很多糖尿病人,还用他的芒针起死回生,让一位心脏停止了跳动的患者恢复了生命。

已故的芒针大师沈金山先生在天津执业期间更是利用他自己设计的超长芒针和施针方式,也就是用芒针穿刺相关穴位并直抵身体较深部位、包括胸腔内部软组织的病灶,拯救了许多危重病人。

金牌之三:健康调理

健康调理主要是针对老年人和非老年亚健康人士的需求。年岁大了之后人的身体部件和机能系统会渐渐老化,“元气”和承载元气的气与血及其流通体系也会弱化,承载元气的五脏器官亦然。中医认为,凡是气血不健者都会虚弱,凡是气与血流通不畅和受阻的人体部位都会出现病变。所以,许多人老了以后四肢发凉,双腿乏力,身体酸软,怕冷,容易感冒,两眼昏花,肠胃胀满等等。如果听之任之,不仅生活质量和情绪会受到影响,由于这些状态会限制体能活动和食物消化,身体的细胞和各个部件会越来越处于缺乏营养和运动的状态,老化和损毁会加速,免疫力和自愈力的衰落也会加速。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中医有丰富的健康调理经验。其实践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扶元固本的宗旨,在不同程度上恢复人的气与血的健康状态,突破气血流通所遭遇的阻碍,并修补病变至损的部分,达到去除或缓解疾病、较好恢复健康的目的。为需求者提供有效的辅助药品是最主要的调理方式之一。归脾丸,香砂养胃丸,金匱肾气丸,杞菊地黄丸,山西名医李可先生调制的四逆汤等,都可以针对不同状况施用,产生很好的作用。这些药品的基调都是补气、理气,其它功能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补充。比如,被诊断为阳虚的人,医生所开的处方通常会有黄芪、当归、制附子一类的成分,也可能会有参的成分,这些成分都是为了增强血液流通,补强阳气,打通受阻的气与血的循环通道。

金牌之四:上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的立论出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最重要的主张之一。其意思是:相比而言,最高明的医疗不是善治已病,而是善治未病,指导人们在疾病尚未出现的时候,做好必要的预防,包括长期预防和应急预防。

为了防病于未然,中医理论认为最重要的也是前面说过的扶元固本,尤其是拥有健康的、处于最佳素质和循环流通状态的气和血。为此,人们需要学会养气养生,排除世俗贪欲的诱惑,避开纵欲之伤,超越忧虑、愤怒、嫉妒、恐惧和过度狂欢等不良情绪之害;要做到饮食、冷暖、睡眠和劳逸的适度,避免“过”与“不及”;也要注意安全和适度的运动。这些要求现代人如果做到了,相信许多现代病,包括心脑血管的疾病,压力过大和嗜烟、酗酒引起的癌症,宁死也要满足性欲冲动而染上的艾滋病,以及过劳死和肥胖症等等,其受害者的人数或可减去大半,西医的用武之地可能也会减去大半。

金牌之五:提供抗疫良方

瘟疫在人类历史上一再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中医对成功抗疫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传统应对方式有两种,一是隔离瘟疫发生区,阻止疫情蔓延;二是对已遭感染者实施方药治疗。

1980年代,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仝小林跟随老师来到苏北,去应对正在流行的出血热病。这是一种瘟疫,最初患者的死亡率达10%左右。仝小林师徒二人采用传统抗疫药方,作出一些调整,很快就把死亡率降到了1%。

2003年SARS来袭,仝小林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领导医疗小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二百多个患者,又用单纯中医的方法治疗了11人(不用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发现纯中医治疗组的患者无一人死亡,且疗程更短。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此次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之后,仝小林院士设计了武汉抗疫1号方,在试用发现有效后,便大范围用于社区、隔离点和方舱医院,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也显著地降低了被感染者由轻症转为重症的转化率和重症不治的死亡率。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对1476例住院病人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与纯西医治疗组的患者相比,中药汤剂组的病亡风险下降87.7%。张伯礼院士领导设计的清肺排毒汤也有相似效应。他负责治疗的武汉方舱医院的患者无一转为重症。

由于中药药汤的使用,在中国大陆除湖北以外的其它各省市自治区,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是1%,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据2021年3月3日统计,美国被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是1.8%,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分别是3.3%、2.9%、2.3%、2.9%、3.6%、1.8%。(注:中国公布的是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上述其他国家公布的是被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被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总人数估计是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总人数的数倍之多。)

假定中国医者采用西方医术和药物治疗冠病患者的成功率与发达国家相似,那么中国与上述发达国家之间在冠病患者死亡率上的巨大差异所显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应该就是中国的医生使用了清肺排毒汤或武汉一号汤,上述发达国家没有。

两位院士设计的中药汤剂有一个共同点,其重点都是扶元固本,防止病情恶化,让患者有机会用自己的免疫力和自愈力去战胜病毒的侵害,而不是依靠药剂直接杀死病毒。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全世界都采用了中医主张的传统式的瘟疫隔离手段,也都服用了两位院士的清肺排毒汤,再加上呼吸机和西医疗法在重症病房的配合,新冠病毒可能在被发现之后的二到三个月内早已从地球上消失,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至今已有200多万人死亡,1亿多人遭到感染,各国经济也都遭到了重创。

金牌之六:易免过度与无价值治疗

西医疗法大多是基于局部的病理分析和药理、术理分析,关注的是微观的因果关系和如何快速、有效地消除导致病“果”的直接成因和条件。比如,因为导致癌肿瘤出现的直接导因是癌细胞的作祟,所以要用肿瘤切除手术和化疗等多种手段把癌细胞消灭掉,消灭得越彻底越好。但此种疗法经常缺少全局性医病视野的约束,其核心关注点是治标,不是扶元固本、维护患者的整体生命活力。这样就容易造成过度医疗、副作用过大的医疗和导致巨大资源浪费的无价值医疗。

笔者8年前曾罹患Sarchoma,一种会损坏骨骼和周边软组织的癌肿瘤。做完手术和六个疗程的化疗之后,我的骨髓造血系统和肠胃系统已经遭到化学药品的严重损害,身体极度虚弱。所好,PET CT扫描和实验室的化验都显示我体内的癌细胞可能均已消失,至少是检查中的发现为零。然而,此类肿瘤在国际上的通常疗法是患者要做15个疗程的化疗,以确保癌细胞的彻底消灭。所以,新加坡国大医院治疗组的顾问主张让我继续接受化疗。但是我知道,再做下去,身体势必崩溃,因此毅然婉拒。我非常感谢我的主治医师欧敬伟医生,他不仅精通医理,治疗有方,而且容忍了我的停止化疗的决定。我的决定是出自维护自身整体生命力的需要,与中医理论的核心宗旨相合,使我避免了缺乏全局观的过度医疗及其可能导致的灾难。

再举一个西医缺乏全局观而容易导致无价值治疗和巨大资源浪费的例子。几年前我在宁波医院见过一位中年患者,已经失去意识,不能自主呼吸,不能消化饮食,唯有心脏的跳动尚未停止。医院给他配上呼吸机,并通过静脉为他输入营养,如此等等。患者的心跳依然在继续,在这个意义上,医疗很完美。但整个治疗背离了扶元固本、维持生命活力的核心宗旨,而且国家每天要为这位患者支付千元左右的住院和医疗费用,还要为他支付薪水,已达数年之久。中医治疗可以避免这样的匪夷所思。

三、为何边缘化?

中医的手中既然握有灿烂的金牌,为何还会落入医病济世的边缘地带?这是因为,从全局来看,多数金牌不在中医之手,西医享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治疗大病、重病方面,例如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的癌症、心脏病、脑中风,曾经很难救治的肺结核、霍乱、天花、麻疹,还有细菌感染造成的急症、重病,如肺炎、肝炎、脑炎、痢疾和溃烂,西医治疗效果好,见效快,远胜中医。这是医疗实力和效果的竞争。西医大胜之地中医几乎全部退出。而今的传统中医基本上是退守在老年人的健康调理、患者的手术后康复以及治疗非关键性伤病的针灸和推拿这几个次重要的医疗分支领域。有奇能绝技的中医高手人数极少,基层大多数中医执业者医术平平,甚至有生存困难。

基于医疗实力及其施用效果的重要性,中医如要摆脱目前的困局并谋求振兴,最可靠的解决办法只能是提高自己的整体医疗实力和医疗效率。医疗实力及其施用效果决定医疗提供方的社会服务价值,而服务价值则决定其医界地位和国民的就医选择,从而决定中医的未来命运。

下面所说的关于如何提升实力的两类方式,中医界或可参考。其一是在传统中医的施医模式范围之内谋求改善医疗水平,这是一种有限改善的策略。第二种是在提高传统中医的施医水平的同时,跨越传统中医的行医模式疆界,进入现代医学和医疗服务领域,学习、利用和发展第二医学能力。这是超限变革的策略。

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之一:有限改善

有限改善方案或可包括以下措施:

首先,可对传统中医药方(包括祖传偏方)和诊疗技术(包括祖传秘术)的精华进行全方位的收集、检测、验证和认定,把治疗每一种疾病的最有效的1-5种药方收录在中医药方核心典籍之中,把第二级较好的药方放置在参考典籍之中。效益显著的中医技术也要收录在特集之中。出版后,全国的中医执业者均可以此为资,自修精进。效益不彰的药方和医术应予淘汰。

其次,也应考虑开设中医特级诊疗技术训练基地,从全国各地调集、聘请一批顶级的中医专家和民间中医高手,采用授课、演示和临床相结合的方式,把最高级的医术和发展医术之道传授给有较强潜力的受训中医师,培养10-20批高水平的中医师,每期一至二年。

或许,还可以设立民间中医高手鉴定委员会,通过对相关医者的治疗史研判和现场诊疗考核,认定真正的中医高手,并向全社会公布其医术、成就,支持他们逐年招生,把最好的医术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为了鼓励祖传的高明医术和治病疗伤药方向全国普及,或可支持真正有很高水平的传人通过真传弟子,在全国各地建立诊所,允许他们从弟子的诊所收入中抽成。

夏国钱医生利用中草药成功治疗肺癌、肝癌和白血病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需要对其治疗方式和所用方药的效果进行科学验证。需要系统探索导致其成功的用药规律和调整用药的依据和具体做法。应该以此为基础,探索利用中草药治疗其他类型癌症的可能性。其他重大疾病凡是中药尚无良方治疗的,也要继续探索有效的治疗医术和药品。

中医有很好的健康调理药方和成药,但是同样的药,同样的用药量,并非适用于所有症状相似、需要接受健康调理的人。比如,归脾丸或香砂养胃丸虽然都是优秀级别的良药,大部分人可以放心使用,但少数人虚不胜补,用了之后虽有收益的一面,但会出现湿疹,甚至严重湿疹,不得不放弃使用。中医界应该调查主要中药药品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研究出能够消除或大幅度减小不良反应的药品,使优良药品能够尽可能广泛地施惠于有需求的患者。

现在的中成药有一部分是修改了配方以后的“新药”,但有些修改却是失败的,把良药改造成了非良药或无用之药。修改配方之前的感冒灵药片,如果患者刚发现感冒症状就立即服用,一天可令症状消失;但修改后的药方加入了西药治感冒的成分,结果基本上毁掉了此药原本的治疗药效。杭州胡庆余堂药业公司出产的胃复春片在调整配方之前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一部分胃部不健康、畏寒、虚弱、易感冒的人士消除症状,颇有胃复春之效。但公司因试图加强此药的抑制幽门螺旋菌的效果,修改了配方,结果把它变成了胃部不适者大忌的寒药,摧毁了原配方的胃复春效用。至于幽门螺旋菌,西药阿莫西林可以迅速置之于死地,其效绝非新版胃复春片可比。诸如此类的配方不科学,决定配方的具体做法的不科学,都应该废而弃之。探索新药的制作或古方的改造都需要遵循更科学、更严谨的规范。

需要指出的是,实行以上措施虽然能给中医的边缘化困境带来改善,但是这些措施受到了传统中医边界的限制。在此限制之下,中医会继续舍弃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中原本可以借用的当代资源,中医也会继续被排除在国内医疗世界的主流之外。舍弃现代科学的资源就飞不起来,被排除在行医救人的主流空间之外则会固化中医人的边缘化状态。因此,有限改善几乎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中医相对于现代医学的实力比较弱势,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由此而衍生的中医人的社会服务价值与社会地位的弱势。

五、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之二:超限变革

中医人如要彻底告别现在的边缘化困境,实现实力、价值与地位的质的升级,除了需要保存和发展传统中医医术和传统中医药品的精华、把祛病破邪的工作做得更有成效之外,还需要在中医的“扶元固本、祛病破邪”这一不受时代限制的核心宗旨的指引下,进入国内医疗服务的主流空间,进入世界医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创新空间,在这两个空间里学习、成长,形成带有传统中国医学灵魂的第二医学实力,并将此种实力应用于具有现代医学水平的临床医疗,也应用于理论性的基础研究,应用于现代医术和医药的创新发明。

为此,首先需要解除对于“中医”概念的误解。常人习惯于把中医仅仅看成是针灸、推拿,外加中草药。这个看法只是注意到了中医的几个表面标志,而且是在现代科学尚不存在的那个时代所形成的局部表象标志。如果中医人和决策者也接受这样的看法,就会把中医紧紧地压缩在其传统之一隅的小天地,令其自我封闭,仅限于僵守已得之地。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其实,中医最根本的身份标志是它的济世使命观和《黄帝内经》、《伤寒论》所代表的古典中国医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主张便是“扶元固本、祛病破邪”。这是中医的灵魂和旗帜,是指导方药的配方、指导针灸的选取穴位、指导医者在不同方药和不同医术之间进行选择的行医操作指南,也是鼓励医者永远寻求新药源、永远寻找和设计更有效的药物和医术的驱动力。在“扶元固本、祛病破邪”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在尚无现代科学的年代,中医先祖们配出了治疗各种疾病的方药,也发明了许许多多针对具体疾症的取穴施针之法和推拿、拔罐、艾灸之法。现在有了现代科学,后传统的中医研究者完全有理由借用其力,在同一面旗帜的指引下,进入现代科学的宏大世界,对人的生命体系以及病源、医道等展开更有广度和更具深度的探索,并且以此探索为基础,同时参考世界科学的整体研究成果,与合作者共同努力,研发出具有现代科学内涵的新医术和新药物。所谓“完全有理由”这样做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如此行动可以在传统医术和方药之外研发出更多、更有效的医术、药品和其它手段去解决行医济世的问题,去解决扶元固本、祛病破邪的问题。一言以蔽之,这样做与中医坚守的“扶元固本、祛病破邪”这一核心宗旨完全吻合。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医人应避免只是批评西医的问题而忽略或低估西医医术和药品的正面功效。西医的确存在片面强调以微观视角研究病理和医理、以微观视角诊疗患者疾病的问题,这样的做法确实会常常导致他们忽略患者生命体系的全局需要。西药,如抗生素、激素和化疗药品,也确实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甚至是严重的副作用。某些种类的手术也是如此。但是从整体来看,成功的西药和医术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地治愈或减缓疾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让患者恢复健康或者在相当程度上恢复健康,在客观上起到了扶元固本的作用,其治疗效益显著大于药品或治疗过程引起的副作用。因此,这一类医术和药品应该视为在客观上能够起到减损式扶元固本的作用。有鉴于此,价值较高的西医医术和药物是值得中医人学习、兼容和借用的。把它们归入减损式的疗法和药物一类即可。懂得如何使用这一类医术和药物还可以帮助中医人以具有双医能的身份进入国内医疗服务的主流空间。

西医药品和医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西方现代医学和相关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研究所产生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发现和理论见解同样值得中医人了解、兼容和借用。由于这些研究成果都与扶元固本、祛病破邪的主题密切相关,因此用后者的视角对它们进行重新诠释,并非困难之事。用传统中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当作基本架构去兼容这一部分研究成果,比如关于人体功能体系、人体细胞和人体基因结构的研究发现,可以补充和扩展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帮助实现原生态传统中国医学理论的重建和现代化。

中医界应该尽快编写一部现代版的中国医学理论,对人的生命体系,对病源和病理、医理和医术、药理和药物等医学的核心关注之点提出系统、全面和有深度的分析与阐述。对传统中医和西医的不同视角,对两者各自的长与短,对其共同之处与互补性,也要提出有见地的客观分析。这些分析和阐述既要显现传统中国医学理论的当代价值以及它在修改后的基本理论之中仍将占有的灵魂地位,也要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医学和相关科学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修改后的理论或可称之为“现代中国医学:基本理论”。(完成此著之后,还可以考虑续写:“现代中国医学:中西医术”和“现代中国医学:中西药典”。)修改后的现代版中国医学理论可以用来指导谋求传统中国医学振兴和中医人医疗行业振兴的超限变革。

对于现阶段的中医人来说,发展第二医学实力,尤其是发展和形成能够在现代医学前沿进行研究的能力,发展和形成能够利用现代科学工具进行医术和药物创新的能力,还有学会兼容和使用西方医术与药物的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起步,中国需要改革现有的中医教育制度,培养能够胜任超限变革的后传统中医人才。可以参考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要求该院所有本科大学生必须修读双主修课程的经验,在中医系(或曰“现代中国医学系”)本科层次的教育培训中,除了提供传统中医课程以外,也要设立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医术、医药等课程,要求本科学生完成传统中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双主修课程,在修完主修课程并做了临床实践之后,能够独立利用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医术与药物,治疗大病、重病以外的其它疾病和和重伤以外的其它外伤。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后传统中医专业的研究生可以把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重点放在传统中医学或现代医学之上,目的在于掌握专科医生水平的施医能力和研究医学、开发新医术、新药品的高、中级研发能力。在此期间,如果其攻读重点是现代医学,还需要修读若干学分的传统中医学研究生课程;反之,如果其攻读重点是传统中医学,则需要修读若干学分的现代医学的研究生课程。

已经完成双医能训练的后传统中医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政府应允许他们在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利用传统中医或现代医学的医术和药物去治疗大病、重病和重伤以外的其它伤、病;允许已经完成双医能训练、并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在考获专科医生级别的行医执照以后,采用现代医学或传统中医学的手段,或者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去治疗大病、重病。

有了这样的制度,具有双医能的中医人就会有比较好的职业前景,中医界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担心后继无人,也不需要十分担心没有优秀学生报名修读现代中国医学专业的硕博士课程。

除了培养自己的研究人才以外,后传统的中医界也可以通过招聘与合作的方式,获得来自其他来源的研究人才,包括国家一级或世界一级的卓越人才。有了研究人才,有了对世界医学和医疗状况的深入了解,后传统中医界便可以启动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研究计划,进行创新性的基础研究或开发新医术、新药物的应用研究。鉴于人力和其他资源的高度有限性,在启动此类研究的最初阶段,研究的着力点应放在能够凸显传统中国医学特色的领域,比如:关于侧重加强式扶元固本、通过强化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愈力去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研究;关于避免化疗伤害、以传统中医术或现代科学的替代方式治疗癌症的研究;关于以毒攻毒、以现代科学方式消除细菌和病毒危害的研究;关于减少西医副作用的研究;关于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治未病和进行健康调理的研究。

六、中医振兴与中国医学振兴

事以势而成。小势小成,大势大成。中医人如若只是在传统中医术和传统方药的范围内寻求改善,由于脱离世界医学和国内医学的主流研究空间和行医实践的主流空间,受到研究范围和研究工具的僵化性限制,无法造成扩张和提升中医实力的大势。因此可以基本上断定,坚持在传统中医术和中医方药的城墙内谋求改善,正面成果将是有限的,改变不了中医人的边缘化困境,以此而显著振兴中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张汉音:中医的价值与振兴之道

改变弱势地位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在维持和发展传统中医术与方药精华的同时,超越其疆界,进入强势者所在的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空间以及国内医疗服务的主流空间,在这里兼容强势者赖以强势的“能力”,让它为我所用,变成自己实力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从中医基本理论的视角去分析西医药品和疗法的副作用,设法减少其副作用对患者的危害。对西医容易表现出来的其它问题也要注意设法缓解。这是创造大势的途径。大势可成大业。倘若兼容和超越做得好,后传统的中医人就不仅可以扭转自己的边缘状态,而且有可能成为两个空间的佼佼者,使中医振兴成为现实。不过,彼时的中医振兴已经不是简单的传统中医术和传统方药的振兴,而是传统中国医学的精神通过现代化嬗变而实现的振兴,是在扶元固本、祛病破邪这一中医核心宗旨的指引下所实现的振兴。彼时中医人所做的研究和所从事的医疗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与西医的医生和研究者相似,他们创造、发明的非传统部分的中国医药和中国医术与西方医术、西方药物之间将会渐渐失去本质性的区别。后传统中医人彼时的独特将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双医能的拥有,表现为他们对减少西药副作用以及避免西医其它问题的关怀。

后传统中医人在超限变革中要做的上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需要具有很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才能胜任,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合作,也会涉及与药品研发公司和相关技术公司的合作。其中的一部分研究者应是深懂传统中医的学者/医师,但更多的应是受过高级训练、深懂现代医学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研究的高级人才。仅仅提出振兴中医的目标会被误解为只是为了传统中医学和中医疗法的振兴,这样的目标对其他背景的大多数研究人才没有吸引力。需要使用更强大、与研究者个人向往更契合的奋斗目标去呼唤他们,比如把“中医振兴”改为广泛意义上的“中国医学振兴”,把中国医学振兴定义为中华民族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让西方医学和相关现代科学训练出来的所有学者和医生都知道,他们从事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尤其是创新性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将是广义振兴中国医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换言之,传统中国医学的重建与振兴,中医人行医边缘状态的根本性改变,需要置于广义中国医学振兴的宏图中才能实现。

作者:张汉音

社会学学者。退休前任台湾辅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等执教。

相关阅读:

  • 郭良平:川建国走了,拜建国来了?
  • 唐晓岚:也谈民粹主义
  • 美国如何领导崭新的世界?
  • 西方国家抗疫应尊重科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