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北京科技报社协办的首都科学讲堂。讲堂每周邀请院士专家开讲,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文化,促使公众全面、正确理解科学。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部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何为“无废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有何标准?普通市民如何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本期首都科学讲堂邀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李金惠,为我们讲解“无废城市”如何让废物变资源。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主讲嘉宾:

李金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

▲“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上)

▲“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下)

固体废物问题困扰城市发展

我们正在建设宜居城市,其标准包括社会文明度高、经济富裕度高、环境优美度高、资源承载度高、生活便宜度高、公共安全度高等方面。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宜居城市 (供图/李金惠)

但宜居城市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固体废物问题。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物,有一部分是固体废物,其他为废水、废气等。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也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我国目前各类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约800多亿吨,年产生量近120亿吨,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我国目前各类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约800多亿吨,年产生量近120亿吨,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供图/李金惠)

其实,固体废物首先是资源属性——城市矿产。我们可以把固体废物看成是城市矿产,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比如把一些废矿渣里边的有色金属回收、废旧玻璃回收制作成新的玻璃制品等等。另外,我们可以把固体废物的性能进行转变。比如,把废玻璃和废橡胶用于生产铺路的材料。还有一种就是将固体废物进行能量转换,比如用固体废物生产电力等。

固体废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属性,也就是生态环境的风险。长期露天堆放的固体废物,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有害成分经过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进而对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产生污染,污染严重的土地甚至无法耕种,失去了使用价值。

固体废物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其在运输、处理过程中,如缺乏相应的防护和净化措施,将会造成细末和粉尘随风扬散;堆放和填埋的废物以及渗入土壤的废物,经过挥发和化学反应释放出有害气体,都会严重污染大气并使大气质量下降。

固体废物也会污染水体。固体废物经雨水冲刷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是飘入空中的细小颗粒通过降雨及重力沉降落入地表水体,水体可能溶解出其中的有害成分,污染水质、毒害生物。有些简易垃圾填埋场,经雨水的淋滤作用,或废物的生化降解产生的渗沥液,含有高浓度悬浮固态物和各种有机与无机成分。如果这种渗沥液进入地下水或浅蓄水层,将导致严重的水源污染,而且很难得到治理。

我们生活在环境中,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使人致病。所以,我们对城市生活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科学处理”。

固体废物还会影响市容。生活垃圾的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在城郊的生活垃圾堆容易滋生蚊蝇、蛆虫和散发恶臭,影响市容,有碍景观。由于垃圾乱丢乱弃,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树上挂着的塑料袋等更是严重影响了自然景观的观瞻。

固体废物还有安全的隐患。生活垃圾在腐化过程中,会产生沼气和有害物质,包括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硫化氢等,产生恶臭,容易发生自燃、自爆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固体废物的问题还有社会属性。社会每个成员都产生、排放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产生意味着社会资源的消耗,对社会产生影响。固体废物的排放、处理处置及其污染性影响他人的利益。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固体废物的社会属性决定减少固体废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供图/李金惠)

固体废物的社会属性涉及“邻避运动”。“邻避运动”就是“不要在我家附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有人发现芬兰的三座垃圾焚烧炉里的飞灰里面出现了二噁英。二噁英是一种致癌物质,所以公众又担心垃圾的焚烧可能会产生致癌的物质,损害公众的健康,因此抵制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生活习惯和城市环境的改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也越来越突出。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

那么我们的垃圾去哪里呢?

其实有如下出路。第一个出路就是进入了生活垃圾的焚烧厂。在中国垃圾焚烧量比例已经达到了60%以上。目前中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世界上是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 北京也有一些生活垃圾焚烧厂,大家都可以预约参观。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垃圾焚烧量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0%以上(供图/李金惠)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

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介质中。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垃圾焚烧的优点是焚烧技术可减容85%以上,减量75%以上,突出了减量化及无害化,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其缺点是焚烧条件控制不当会存在烟气污染问题,且设备投资巨大。

第二个垃圾处置基本方法是填埋。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是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气体。最关键的是填埋场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投资建设新的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填埋是城市垃圾最基本的处置方法(供图/李金惠)

垃圾处理的方式还有堆肥。我们家庭的餐厨垃圾实际上都是有机物,可以把它们做成肥料。我们采用专门设备将有机垃圾破碎后集中进行发酵,并添加专门培养的微生物,使其中的有机质进行降解,形成堆肥。其优点是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物质的处置,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缺点是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仅仅依靠堆肥处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垃圾问题, 必须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等物质渗入,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垃圾堆肥示意图(供图/李金惠)

什么是“无废”理念?

那么“无废”理念是什么呢?国际无废联盟(NGO)在2004年首次给出了“无废”(zero waste)的工作定义,并在2009年组织专家修订该定义:“无废是一个符合伦理的、经济、高效、有远见的目标,引导人们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和做法,以效仿自然界可持续的循环,所有废弃材料都设计成可供其他过程使用的资源。‘无废’要求系统地设计和管理产品和过程,避免和减少原材料使用量、废物产生量,减少原材料和废物中的有毒物质,保护或回收所有资源,而不是以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废物。”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无废”的理念遵守了生活垃圾管理的一个原则,首先是减量化。当然减量化在中国,我们的理解实际上更深刻。不仅是过程的减量,我们还把社会治理的提升、产业结果的调整,也作为减量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个是资源化,我们把更多的再生资源收集起来,让它不要进入生活垃圾的焚烧厂。第三是能源化,比如焚烧发电等等。第四就是无害化填埋,在填埋的过程当中,我们利用适当的工程手段,让它不产生环境污染。

整个系统成为一个循环,也就是我们讲的循环链。所有的物质都在这个圈里边进行循环,完全可以不借助于外来的力量,去获取更多的资源来支撑。

“无废城市”的理念是国家相关的文件中确定的,但是“无废城市”不是不产生废物,而是通过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从源头减量,并进行资源化利用,最终最大限度地减少焚烧量和填埋量。

“无废城市”的理念还不只是一个废物本身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倒逼机制。毕竟城市要发展,经济要发展,还需要进行生产,所以就是通过倒逼机制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又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模式。

“无废城市”会带来很多益处。第一个就是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形成有利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的快速发展。如果在政策上有保障,一批骨干企业会具备条件去进行技术创新,那么这个行业的发展就是可持续的。

第二是“无废城市”建设可以促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

第三是“无废城市”建设可以大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性。比方说“无废”宾馆、“无废”景区、“无废”岛屿、“无废”社区、“无废”校园等等,包括绿色包装,这些都是“无废城市”建设的“无废”细胞。

第四个是“无废城市”建设可以大力推动公众减少浪费,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通过“无废城市”文化的传播,让每一个人都具有“无废”意识,不浪费资源,不浪费能源,社会的可持续性就会大大提高。

世界上“无废城市”的建设

1973年,耶鲁大学的保罗·帕尔默(Paul Palmer)博士首次提出“无废”。198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综合废物管理法案》(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Act),设立废物填埋减量目标。1996年,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通过《到2010年实现无废法案》(No Waste by 2010 Act),成为世界上首个官方设立“无废”目标的城市。2003年,美国旧金山市和日本上胜町同年分别制定高标准的无废目标:到2020年完全取代填埋和焚烧方式。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无废”理念发展进程(供图/李金惠)

欧洲制定“无废”计划,日本推进循环型社会,新加坡提出“无废”国家愿景,也带动它的合作伙伴去做“无废城市”的建设。比方在中国,新加坡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无废城市”,天津生态城实际上也是中新合作的一个成果。

日本通过循环型社会,实际上推动的是以物质循环利用为基础的社会构建。

亚太区域有个区域性的3R论坛和C40城市,C40城市主要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国际网络,提出加速“无废”进程的宣言。其实,固体废物的管理跟气候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国际人居环境署的智慧城市也有减废行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理的巴塞尔公约区域中心也在推动促进“无废城市”建设。

中国“无废城市”的建设

我国对固体废物处理的基础非常薄弱,虽然有法律,但是法律之间协调度不够,执行有偏差。

首先,我国的固体废物的底数不清,我们对生活垃圾的统计实际上是一个清运量,就是居民把垃圾放到垃圾桶,环卫部门收集起来的数量是有的。但是,之后不管是集中倾倒的,还是分散处理的统计数据是没有纳入统计中的。 另外,我们在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创新上也不够,国家投入比较小,技术队伍也不强,社会参与度也比较低。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浙江省率先建成“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供图/李金惠)

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结合其他17个部门的意见,对外公布了首批“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试点之一,其他城市包括深圳、三亚、包头、天津等。

“无废城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首先是“无废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的开发,使我国“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时候就会有相应评价指标。

第二,是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的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一些试点城市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标准,别的地方就可以直接借鉴;研发的一些技术,别的地方可以直接用。

第三,是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的模式。

第四,培育了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骨干企业。“无废城市”建设最核心的关键节点是有企业去承接。

我国一些地方在“无废城市”建设当中取得一些成效。

雄安新区建设“无废城市”,打造绿色雄安。在新建区、提升改造区分区施策,环卫设施科学布局,拆建与建设管理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引导选用绿色建材,积极稳妥推广装配式、可循环利用建筑方式,推动建设绿色高标准全过程管理。

三亚市通过全方位“无废”细胞工程建设,树立绿色旅游品牌形象,建立面向旅游人口的“无废”理念宣贯体系,以游客作为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模式的传播主体,打造“无废城市”宣传窗口,扩大“无废城市”建设在全国、全世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深圳市打造“无废城市”标杆城市。在建筑垃圾方面通过对建设过程源头减排,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多渠道处置,全过程智慧监管。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深圳对建筑垃圾的“无废”处理(供图/李金惠)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工业领域率先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写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洁生产管理办法》,从企业生产全过程降低固体废物的产生。在荣华街道形成“互联网+源头分类”模式。“一户一码”建立小区居民专属二维码、“一户一桶”实现厨余垃圾分类收集、“一户一袋”推动可回收物的分类投放。利用垃圾分类全链路解决方案——京东生活分类空间站的平台体系,对可回收物的收集重量、收集次数、收集积分及后端收运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走上“无废”路(供图/李金惠)

威海市以“无废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通过模式创新,对龙山区域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和旅游景区的建设,把矿坑建设成5A级的景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021年10月24日,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共同印发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国家在推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其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我们要搞“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社区、“无废”商场、“无废”景区、“无废”宾馆、“无废”工厂、“无废”园区,等等。比方说“无废”学校,每个学生可以把用过的书本让低年级同学使用,纸张能不能少用,能不能回收等等。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提升垃圾的资源价值(供图/李金惠)

另外,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传播“无废”文化。全国几百万学生,这些学生都应该传输“无废”理念。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首都科学讲堂 | 第766期:“无废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再一个就是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我们在生活中养成习惯,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去投放垃圾。

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固体废物治理投资和研发的投入,在不断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和政策制度创新,这些支撑使我们的“无废”愿景是可以期待的。

希望每个人都争做“无废”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

(本文图片、视频来源于第766期首都科学讲堂)

传播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来源:首都科学讲堂

责编:咕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