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穗诞生,科技企业贷款可凭专利作保

近日,在新加坡“IP WEEK”知识产权周系列活动上,“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启动试运行。同时,广州市黄埔区有关负责人宣布,中新广州知识城推出的知识产权证券产品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获批发行,融资规模超过3亿元,成为中国首只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是《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合作项目合作备忘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改革试验三方合作框架协议》指导下,在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国际事务机构联合发起设立。

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将引导和推动各类知识产权要素和资源加速聚集,为进一步深化中新合作,集聚高端资源提供重要平台。该中心将围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培训六大领域,建设完整服务体系,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站式”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服务国际平台。

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总监翁文炳在致辞中表示,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既是知识城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实验的重要载体,也是知识城参与知识产权国际活动、树立知识产权国际品牌的重要平台。

新加坡“IP WEEK”知识产权周上,广州市黄埔区的相关领导介绍,“中国首只纯专利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紧扣实体产业和科技企业,帮助区内民营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这不仅开辟出一条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新路径,也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更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该负责人评价道。未来,广州市黄埔区将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这一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的优势,探索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行这个产品,让这个产品成为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中国模式”。

“融资难、融资贵”是不少企业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广东佳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直言:“对于银行来讲,传统意义上的抵押物品须为实物。然而,有限的实物抵押所获得的贷款数量,赶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据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童建平介绍,该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是以科技企业核心专利许可费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该区选取了区内11家科技企业作为首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主体,底层资产包括103件发明专利、37件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该项目,每家企业能够获得300万至4500万元不等的融资款项。

【记者】李鹏程

【校对】杨远云

【作者】 李鹏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