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我们在路上丨第二期联合培养法治人才项目实习生工作经验交流会顺利开展

2021年12月3日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湖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期联合培养法治人才项目实习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国家法官学院行政楼702会议室举行。会议以“法治时代,我们在路上”为主题,来自三所高校的7位同学分别就近三个月来的收获和成长进行了总结与分享。交流会由实习生班长贾停主持。

法治时代,我们在路上丨第二期联合培养法治人才项目实习生工作经验交流会顺利开展

打开大数据之门

来自湖南大学的袁思雨以汇报在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实习的感悟开场。她说:“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综合运用大数据的思维与方式,能够快速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检索到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司法案例,高效且便利。”她亲历了大数据检索的过程,尝试了通过大样本数据在宏观与微观不同层面分析和预测司法运行态势,对争议焦点和裁判规则进行类型化。同时,她也发现了大数据检索方法的限制,比如对关键词检索的依赖性强,会因检索口径过大而检索到过于宽泛的样本;同时受限于裁判文书的文字表达,程序化的检索会得到缺失内容的无效数据。她提到,在检索数据时,将信息进行统一化与规格化,使检索口径精细化且穷尽化,可以适应技术程序性的思维,有利于得到准确有效的司法数据。

找到案例分析之方

湖南大学的杜思媛同学以撰写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十三条的相关司法案例分析为例,介绍了法律规范学习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她说:“正确理解、精准适用法律规范,必须以正确理解相关的法律概念为基础。”分析司法案例的路径之一,是通过对比一审、二审还有再审的裁判文书,找出其中的差异,再从这些差异中去探究其中的裁判思路、法律适用的论证乃至法理情的融合,从中提炼能够丰富法律概念和规范内涵的裁判规则,运用理论支撑阐释裁判规则的要义和适用要点,这样的案例分析会更有应用价值。同时,与学术论文不同,案例写作一定要考虑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要站在读者和法官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都是课堂和书本之外的收获。

领会田野调查之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周丽华同学分享了自己前往江苏进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实地调研的感悟。她表示,进行实地调研应当细化方案、带着思考、做好记录、写好报告。事前应当明确调研目的和要研究的问题,拟定好调研大纲,并对调研地的风土人情、有关政策背景等做足功课;调研中要做好记录,有的择其重点,有的原汁原味;要注意保存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于后续回访;事后要及时撰写调研报告,避免信息和思考随时间流逝而减损。通过田野调研,感觉自己研究的问题更真了,研究思路离实践更近了,将学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再是口号,为农村法治理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不仅仅是梦想。

感悟“执行得了”之谛

湖南大学贾停同学的所思所悟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庭门前台阶上的那棵百年皂角树的历史、执行局大厅的那幅“执行得了”书法作品、两个月来参与执行信访工作的点点滴滴。她对执行的“强制”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执行处处透着人间烟火气,每天可以从信件中“遇见”不同的当事人,喜怒哀愁、悲欢离合尽皆于此。她感叹于执行法官们始终饱含司法为民的情怀,他们不知停歇,熬夜加班是常态,却乐此不疲。如今的她已对执行的全过程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在其中发现了执行法领域的若干真问题,感受到执行常常没有标准答案,永远是以善意文明的理念、通过利益衡量找出最优解,考验的是执行人员情理和法理相融合的能力。

享受团体协作之乐

复旦大学的俞丽娜同学就首期”中国-新加坡司法案例大讲坛”的成果,交流了“内容、方法与心得”。她简要介绍了研讨实录、新闻稿、研讨综述三类成果的区别和难点,认为难的是任务量集中、专业信息密集、双语要求高。方法是在“忠于”之中升华,要忠于立场、忠于讲授者、忠于现场,但是新闻稿和综述要追求精准的表达,挖掘成果的全方位价值。她分别就”可预期”与”不可预期”两种工作情形总结了应对经验。针对可预期情形,研讨会议前期、中期、后期都应该做好多方准备,例如提前检索发言人的学术观点、熟悉与会人员信息、妥善分工协作,在提炼重点信息时活用”IRAC”思维法则;针对不可预期情形,例如录音技术障碍、同传通讯中断,应及时上报请求多渠道援助,尽可能减少信息损失。她说,工作无大小,看似简单也应预测各种意外、做最充分的准备。良好的团队协作需要彼此尊重、有协商有集中,根据队员的特点妥善分工、用其能尽其才,这就会忙也快乐、累也幸福。

领会“大者”之意

复旦大学的刘宇星同学就司法案例研究院公众号的日常运营以及《司法案例研究信息》撰写的感悟进行分享。她首先介绍了公众号推文的选稿、编辑、审核流程。从发布内容看,公众号文章分为原创和转载两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她树立了以案例服务司法审判、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学会了如何把握“国之大者”和读者的需求;她感到最大的挑战是时间紧任务重,一审一校的编辑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筛选和编辑工作,对法律基础、法律检索能力和文字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她认为《司法案例研究信息》作为内部案例研究的载体,其撰写不同于论文写作,要从尽可能多的样本案例中寻找实务中法律适用难点、空白点、分歧点,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要以案例反应的裁判规则为基础,提出更明确、更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掌握有效沟通之技

复旦大学的宋志鹏同学在参与环资教材编写过程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充分沟通的重要性。他说,环资教材编写按章分工,但是各章的内容又有内在的联系,如何既要凸显不同审判业务、不同区域间环资审判的不同特征,又避免各章之间内容的冲突或重复,需要我们多思、多想、多交流。总体而言,在学校我们学习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能把这些知识高效、准确地运用,需要一定的工作技能。沟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以团队展开,需要和团队内外的同事配合,及时有效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启发灵感,减少无用功,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这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不到的技能。

同学们谈的是收获,不忘的是感恩,每位同学都真切地表达了对法官学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全体教职工的谢意。最后,同学们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都希望以加倍的努力迎接更加充实的未来一个月的实习时光,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前行在法治的道路上!

文/张礼娜 贾停

图/罗丁仁

法治时代,我们在路上丨第二期联合培养法治人才项目实习生工作经验交流会顺利开展

编辑:朱 琳

排版:王 俏

审核:刘 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