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的必由之路。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今天发布了最新的“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上海的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稳住了势头,排名由去年第八位上升至今年的并列第六位。
在业内专家看来,排名客观反映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稳固的基础底盘,上海金融市场总量及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在沪中外资管机构对今年下半年乃至全年的上海资管业务规模仍持乐观态度。
在沪中外资管机构持乐观态度
最新的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排名上,纽约、伦敦、波士顿位居全球前三,随后是新加坡、香港,芝加哥与上海并列第六,巴黎、多伦多、洛杉矶进入前十大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之列。
尽管疫情的不确定性对于上海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资产管理领域的长周期性和线上化特征,一定程度上缓释了短线冲击,尤其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韧性和长期向好趋势总体没有改变,因此今年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扛住了压力,稳住了势头,最终排名上扬了两个位置。
课题组专门面向在沪中外资管机构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了主观感受问卷调研,结果表明,在沪中外资管机构对今年下半年乃至全年的上海资管业务规模仍持乐观态度,平均有52%的反馈认为2022年上海资管业务规模将较2021年进一步扩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向记者透露了编制今年评价指数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一开始,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也感到今年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问卷调研做下来,身处其中的资管业界大佬们反倒是信心满满,非常看好上海资管平台的前景,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在汪泓看来,今年上海全球资管中心的建设稳住了势头,特别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总体上没有变。这也是2022年全球资管中心评价指数研究和推出的意义所在。
“新兴资管市场”指征初步显现
今年的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在多层次指标体系、定量指标和权重赋值等方面都作了优化完善。其中,评价体系拓展为“供给端”“需求端”“业务端”三支柱体系,构建更为完整的框架。具体而言,“需求端”指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业务端”即能够提供丰富的产品、具备较低的投资壁垒,“供给端”涉及要素投入,主要是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等。
从细分领域的排名上来看,上海今年除了保持资金来源和人才储备方面的优势之外,在底层资产和开放式基金领域的增长率方面更是表现突出,初步显现了“新兴资管市场”的指征。
首先,中国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是上海底层资产稳步增长的基础。截至今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数量保持10%的增长速度,全国债券市场余额还逆势增加了16%。
其次,资金继续净流入使得资管规模增幅领先。截至今年6月,开放式基金的数量同比增长19%,净资产规模增长20%,增速均位居首位;ETF数量增长达42%,超过纽约和法兰克福,ETF净资产规模增长11%,仅次于巴黎和新加坡。
此外,另类资产领域增长动能强劲。截至今年3月,上海的另类资产基金的数量和净资产规模均较去年同期翻了两番,增速超过纽约和香港。
尽管与前五大全球资管中心的综合实力仍存在差距,但上海可以瞄准一些新兴领域集中发力,例如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等,逐步形成新的优势。
此次指数报告对于全球ESG资管产品与上海ESG市场机遇做了主题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约90%的ETF投资者预计将在其投资组合中增加ESG风险敞口,ESG ETF需求强劲,ESG衍生品仍处于起步阶段;欧洲市场在ESG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也有明显弱点,即细分市场、资金较为分散,这为未来上海集中在ESG领域发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会。
作者:唐玮婕
编辑: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