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去中心化的Web3.0,在投资上同样讲究去中心化。
文丨刘燕秋
来源丨投中网
风投在早期投资中抱团的现象,在Web3.0投资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最近的一个例子是CyberConnect。5月17日,这家Web3.0 社交平台宣布完成 1500 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nimoca Brands和Sky9 Capital 领投,IOSG Ventures, Delphi Digital, Protocol Labs, Tribe Capital, GGV Capital, Spartan Group, Amber Group, Polygon Studios, 和SevenX Ventures参投——加起来足足有十一家投资机构参与其中。
我查了一下CyberConnect背后的十一家机构,领投方Animoca Brands是一家位于香港的区块链游戏开发商,Sky9 Capital云九资本是中国的VC,跟投的几家机构总部大多位于美国和新加坡,除了GGV,大都不算知名的风投,比如, Polygon Studios是一家2021年刚成立的风投,Delphi Digital是一家提供数字资产市场分析的研究公司。
Web3.0无疑是如今创投圈最火热和富有争议性的概念。准确地讲,CyberConnect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协议,为社交连接创建数据标准、数据存储基础设施和推荐索引系统,给Web3.0世界里的去中心化应用(如GameFi、NFT、DAO等)提供通用数据层。也就是说,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Web3.0社交产品,而是一套基础设施服务,其核心服务对象是开发者。
虽然Web3.0社交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现象级的产品出现,但这不妨碍,人们对其改变如今社交媒体现状的可能性抱有期待。比如,基于CyberConnect开发的产品可以使用户对社交产品的数据拥有所有权,同时这些数据可以迁移——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社交图谱作为Web3.0 身份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应用之间自由切换。假如你是一个KOL,在不同平台都有账号,粉丝要在不同的平台上都找到你的帐号并关注你,这些粉丝资产本身并不属于你,但在Web3.0世界,你或许可以用同一个账号参与所有的社交活动。
以CyberConnect为例,这篇文章重点想谈的其实是Web3.0投资。
从去年开始,海外风投们已经针对Web3.0展开了积极布局。去年6月,a16z募集了超过22亿美元的加密风险基金,成为全球最大的具有资本管理规模的加密风险投资机构。紧接着11月,Paradigm宣布设立一个规模总值25亿美元的风险基金。今年2月,红杉资本推出了一支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基金,资金规模在5亿至6亿美元之间,据不完全统计,这家顶级风投仅今年已经投资了20家Web3.0公司。
相比于海外风投,国内VC关于Web3.0投资大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有关争议会在另一篇文章里详述,这里我先简单分析一下Web3.0投资和传统投资的一点不同——追求去中心化的Web3.0在投资上同样讲究去中心化,风投往往抱团投资,一单案子最多可能吸纳几十家机构参与。
一个比较夸张的案例是,在去中心化投资平台Syndicate的600万美元融资名单中,出现了a16z、South Park Commons、Carta Ledger、OpenSea、Circle Ventures、Polygon、United Talent Agency、CoinList和FalconX等超过50名投资方。
再比如,最近非常火的run to earn公司StepN,今年1月以约16%的GMT代币储备换来了一笔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其资方除了领投的红杉资本印度与Folius Ventures,还有Solana Ventures、Alameda Research、6th Man Ventures、Sfermion等机构,以及前ParaFi Capital 合伙人Santiago Santos与Republic亚太合伙人Zhen Cao等个人投资者。
“在Web3.0投资中,特别是应用侧的投资,主流基金在里面并不占据特别的优势。一次投资里出现十几家机构,如果里面有a16z和Paradigm这种知名机构,其实一家出个1亿美金也没问题,但是最后往往变成十几家机构一起投,一家机构参与的份额可能小到50万美金,很多机构你甚至没有听说过。”这是一家FA合伙人观察到的现象。
CertiK的融资案例也可以佐证这一现象。这是一家Web3.0安全企业,今年拿下了区块链安全赛道单笔最大融资额——8800万美元。由于这家公司不想稀释过多股权,对融资金额把控严格,导致许多投资人计划下注5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的愿望都落空了。
华映资本高级投资总监朱彤也关注到这一现象。在朱彤看来,在Web3.0领域投资人倾向抱团取暖,一方面,该领域早期投资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机构共同参与分担风险,另一方面,这个领域的机构投资者对项目的投后管理相对简单,引入尽量多的投资方不会增加额外的沟通管理成本,因此项目方倾向于获得更多的资本背书和资源的导入。“投Web3.0有点像投二级市场,对机构的锁定期相对较短,等token解锁后机构就可以选择退出。”投资机构应尽可能的赋能创业团队,提供除了资金以外的行业资源和knowhow。
华映资本近年来一直关注加密资产领域,从去年底开始决定进军Web3.0。考虑到Web3.0领域的资本共识性,朱彤认为,在Web3.0投资中,机构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合作而非竞争。因此,现阶段华映也在积极和Web3.0领域的生态做伴开展合作。“Web3.0目前还是相对小众,投资方往往有自己的圈子,大家倾向于抱团去投。在这个领域投资,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和同行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但主流基金的分散化只是从单个案子出发看到的现象,如果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顶级风投或许仍然在Web3.0投资中占据主流。比如,投中之前就写过,a16z共参与了NFT公司所有VC融资中的39.27%,几乎在NFT投资中占据绝对垄断的地位。
热衷于抱团之外,Web3.0企业在融资上另一个特点是,自融能力强。
前述FA合伙人告诉我,Web3.0企业发币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融资前置,只不过是从社会上去募了一笔钱,用于发展自生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公司需要VC来定个价,这时才会引入风投的融资。比如,StepN融资时要的钱不算多,不过几百万美金,但其流通市值一度在200亿美金上下,最高时甚至超过了阿迪达斯的市值,而StepN在融过这一轮私募之后再没有融过钱。
与此同时,投Web3.0项目也很考验机构的source能力。因为Web3.0创业公司通常融资节奏很快,对风投更多的要求是尽快打款,所以,能不能尽早发现优质项目,抢先出手就显得至关重要。比如,CertiK B3轮融资时,有媒体爆料称,至少三十余位头部机构投资人排队登门,最快的投资人从接触CertiK到签署投资意向书仅花了一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