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太极拳前辈李雅轩的评价——张义敬(上)

最近读到永年《太极》杂志几篇牵涉到雅轩老师的文章,有的态度比较温和。有个严翰秀先生,出语惊人,以正统自居,令人侧目。我不敢说代老师发言,只觉得实事求是和维护公正是任何人都该具有的品德,为老师辩诬,是我辈后死者的责任。
一、关于拳架问题
由于太极拳向来都是跟师学,重视的是口传心授,也就是各人都在学自己的老师,所以才有入门引路须口授的话。会了拳架之后,跟着也就去探索、落实拳理去了。只介绍套路的书和书本上的动作说明文字,我向来就不重视。因为我以为它远不够清晰明白,更说不上准确,所以人才不说入门引路须书授。既有口授,何须书授。
这里举两个例:有两个大学生,按书本自学了杨式太极拳,练了两三年了。后来遇到我,谈起来面有得色,很以无师自通为能。高兴之余,要表演给我看,看后感到无一是处,啼笑皆非,还要我谈意见,只好笑而不答。再三要我谈几句,只得说,你们能自学,并将身体练好了,这就很不错。还能谈什么呢,如果说他们还不能叫会了,他们一定不服,不会还能将身体练好吗?如果说会了,我又于心不安,是在骗人,且对不起太极拳了。
真有老师教会了拳架的,还有几个会再去舍本逐末地看书本上的文字说明,即使看过,又有几个会永远记得。如果不是已有老师教会了拳架,各人对文字说明就必然会作出千差万别的理解。

拳架,是拳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各人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功夫层次千差万别,岂能要求千人一面、永远不变!
事实上,已经早就变了。更早的姑且不谈,全佑从杨家学去之后,不是早就变成了流行海内外的吴式太极拳了吗?不仅拳架变了,推手风格等等都变了。曾在上海挂牌教拳的杨氏首徒武汇川,不是将拳架改得更为细致复杂了吗?家兄义尚抗战前就在上海跟武氏弟子吴云倬学过这套拳架,1979年我在上海曾见过有推手名家之称的张玉,仍在教这一套路,现在上海肯定还有人会这个套路。
郑曼青师叔,将相同的拳式省去,只留下37式,称郑子太极拳。他仍称来源于杨式,是简化太极拳的先行者。他在海外干了很大一番事业.将太极拳推广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澳洲、美国、北欧等地。
不同的是,武汇川是将拳架拉长。郑师叔是将其缩短。各人的见地不同而己。
四百午来,太极拳从单式发展到套路,不仅变成很多流派,就是杨家三代,也是在不断变化改进中。
杨家将太极拳传播弘扬,并衍生出吴、郑、武(汇川)各种分支。在国内也是最旺盛的一个拳派。这就是杨式太极拳的光荣。
现在竟有人主张不能对拳架有任何改变,说要维护杨式拳的绝对权威。如果不是痴人说梦,就是太不懂事,属于笑话或幼稚。
初学拳时,对拳还说不上有什么认识,只能依样画葫芦。待到日子久了,认识深刻了,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产生出来。
例如:拳架中有的名称一个动作,有的一名之内有几个动作(如揽雀尾),显得不够细致,或某式连接不够顺遂、不尽合理等等。雅轩老师晚年确曾对拳架作了某些细致的加工变动,如他对搂膝指裆捶的改变,就别有新意也更为合理。在退步跨虎之后,有一个如左斜飞式的舒展姿势,再接摆莲,就更有气魄、也更为顺遂等,他是正大光明地认为应该作一些改动。至于改得好与不好,台理与否,可以争鸣。
太极拳是学术,不是法律。法律是一个字都不能随便改动的。而学术的性质就是要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动力,就主要靠专家。
学术必须伴随着独立思考,不可能永远人云亦云,只走老路。
不准改变的想法,说轻点,是思想幼稚。说重点,就是封建保守,不准思想自由,阻碍学术进步。
再说,谁又有权来限制太极拳,不准它变化发展呢?想限制,做得到吗?
世间哪有不变的东西?不变多,就变少,不变坏,就变好。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来有44年了,我们是不是该补点课呢!

谈对太极拳前辈李雅轩的评价——张义敬(上)

杨氏太极拳传人李雅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