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化发展,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加坡自2006年公布“智能城市2015”计划后,2014年又公布了“智慧国家2025”计划,这份计划对国家数字化治理提出更为长远的目标。为此,新加坡专门设立新部长级委员会统筹规划“智慧国”建设。
着重宏观政策引领。新加坡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主动化和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在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广泛利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智慧国”建设规划、评价指标以及应用范围纳入到官方政策文件中,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应对“智慧国”建设带来的挑战。2018年6月,新加坡公布《数字政府蓝图》,对各政府部门提出数字化服务的绩效考核指标。2018年10月,又推出《数字服务标准》,对数字化政府服务的设计和使用制定统一标准。2019年,启动开放式网络创新计划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2021年,为使本国在全球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取得领先,新加坡推行科技准证。2022年,为规范和指导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政府专门发布《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根据实践成果实时跟进、定期更新。同时,大力主张和提倡“3C”理念,即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贯彻连接(Connect)、收集(Collect)和理解(Comprehend)理念,以保证信息安全为前提,通过运用先进数字技术让城市运行更为系统化、更具理性,从而确保政府机构对公共资源的利用更高效。
开放政府公共数据。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全国性宽带网和较早实现政府数据开放的国家。为了使国家数据和资源价值获得最大化开发利用,早在2008年就提出一项全国性计划——新加坡政府地理空间信息库(SGSPACE),将已有的土地、人口、商业和公共安全四大数据中心整合到统一框架下,全面推进空间信息共享。2011年,颁布的《新加坡政府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被视为政府开放数据的源头。新加坡政府数据网(data.gov.sg)成为新加坡政府首个可供公众访问政府公开数据的一站式门户网络。至今,这一网站可提供来自70个公共机构的公开数据集,包括数据、主题、博客、开发人员门户等模块,开放数据范围涉及经济、教育、环境、健康、基建等8个领域。为更好地创建“空间化的社会”,新加坡政府鼓励公众和企业获取并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来更好地辅助决策,利用政府公开数据提升研究能力、创造新的价值,以大大减少政府公共部门采集、管理和更新地理空间信息的重复劳动。
支持城市数字化治理。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数字化城市基建,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建设超前基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去分析数据,以“智”图“治”,通过打造“政府超脑”来精准决策,精准服务城市治理,建设智慧社区,推行“数字适老”“未来社区”社会治理模式。随着公共交通网络的建立、发展和成熟,新加坡城市信息网络新型基站不断完善,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不断投入使用城市基础建设中。当下,政府机构致力于推动支持多元主体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城市基建,在现有新基站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城市数字化新型基建,以期更好地建造“智慧国”。
鼓励多元生态协同。新加坡政府引导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协作城市治理,用市场化的方式,精准解决城市痛点难题,这一成果突出表现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2019年,新加坡政府通过总体宏观规划提出在医疗保健等五大领域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制定“医疗保健2020”总体规划改善本国居民医疗服务,鼓励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城市医疗数字化建设。新加坡政府推进与社会组织、高校、企业的合作,建设区域服务机构网络,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以公立医院为核心,引入周边综合诊所、社区医院、养老院等作为支撑的医疗集群,应用医疗区块链系统,将患者病历、病史以及转诊数据等各级数据库共享,整合服务,共享设备、床位、电子病历,发挥综合效应和分级管理,有效地提高数据可及性、数据可用性以及医疗服务效率,保证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为进一步实现“智慧国家2025”计划,新加坡创新机构和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签订为期3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继续与高校、协会以及企业等保持合作,建立国家电子健康记录系统等。除公共医疗卫生领域外,新加坡政府面向企业、研究机构和公众开放“虚拟新加坡”项目,可用于灾难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及社区服务测试等方面的城市模拟仿真、规划与管理决策、工具开发、科学研究,充分鼓励多元生态协同参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