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新加坡素有“花园国家”的美誉,而滨海花园(Gardens by the Bay)可以说是花园中的花园,是每位到新加坡的游客必访之地。

新加坡位于赤道,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它由大小63座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主岛新加坡岛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新加坡岛长30千米,宽23千米,面积仅600多平方千米。也许你猜不到,小小的新加坡是全世界每年进口砂石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砂石除了用于建筑工程,绝大部分都用于填海造地。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以来,填海造地工程就从没停止过,国土面积也从建国时的581平方千米增加到了现在的720平方千米。至今,填海造出的土地面积已占到新加坡原有国土面积的1/4。如果比较下每隔十年的新加坡地图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国土沿着海岸线一直在不断向外扩展,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闻名于世的滨海花园就建在这样一片填海而成的土地上。也许只有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荫道上,才能亲身体验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工打造的梦幻世界。那两座依水而建的白色贝壳形状的巨型冷室和18棵擎天巨树自不必说,就连我们脚下整片滨海花园所在的土地都是由人工填海形成的。

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生态和谐的美丽仙境——滨海花园的整体设计

滨海花园由三座花园组成:滨海南花园、滨海东花园和滨海中花园。滨海南花园是其中面积最大、设施最多的,花穹(Flower Dome)、云雾林(Cloud Forest)、巨树、空中走廊、蜻蜓湖都在这个园区。漫步于蜻蜓湖边500米长的木质步道上,放眼望去,岸边的各色植物高低错落,湖对岸的参天巨树秀丽挺拔,横跨湖上的蜻蜓桥轻盈飘逸……滨海东花园是比较新的填海地段,填海土地还处于沉降阶段,目前是一座狭长的滨水公园,与滨海南花园以及高楼林立的市区隔水相望。这里绿树成荫,周末或平日的傍晚,很多人会来这里跑步、做操或散步。沿着水边的小路行走时,整个滨海南花园和市区鳞次栉比的高楼错落有致,尽显眼前。而滨海中花园则是连接滨海南花园和滨海东花园的2000米长的海滨长廊。

郁郁葱葱的滨海南花园四面环水,北邻滨海湾,东、南、西三面由一条总长2000米的U形水道环绕。U形水道不仅美观,还有仿生和水文地质学的功能。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套水泵系统控制着水道中水流的方向和速度。滨海湾里收集的雨水,从水道入口处的翠鸟湖(Kingfisher Lake)沿水道缓缓流向位于水道出口处的蜻蜓湖(Dragonfly Lake)。翠鸟湖、蜻蜓湖以及相连的水道里种植了各种水生植物,经过这些植物的过滤和两湖的沉淀,水流变得清澈纯净,再流回滨海湾。这两个人造小湖像是天然的生态过滤系统,不断净化着滨海湾里收集的雨水。这样的生态设计对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新加坡至关重要。

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滨海南花园由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英国的Grant Associates和Wilkinson Eyre设计。整个园区的设计灵感源自胡姬花(Orchid)——新加坡的国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兰花。如果从空中俯视整个园区,那两座贝壳式的冷室仿佛是花的两粒种子,园中一片片的花丛地就是绿叶,园区内的小径构成了花茎,而那18棵巨树和分散在园区内的座座小花园则是花茎上一串串的胡姬花。花园中两座白色贝壳式的滨水冷室以独特的曲线和别致的建筑风格,与那18棵高低错落巨树群相互呼应,形成了滨海南花园的主要风景线。

丰富的色彩也是滨海花园的设计理念之一。花园里不仅栽种了绚丽多彩的花卉,还选植了不同色调的树木及其他植被。园区里那座醒目的花坛式钟表正是这设计理念的体现。这座花钟直径达7米,由20种颜色各异的热带花草组成,是瑞士著名钟表商爱彼(Audemars Piguet)为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赠送的礼物。了解了花钟的来历,当我们看到花钟的中央的英文字母AP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花穹和云雾林——“贝壳”里的两个“世界之最

滨海花园里两座巨大的贝壳式建筑分别是花穹和云雾林。花穹是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无柱冷室,云雾林里有全球最大的室内瀑布。

这两座贝壳式建筑的室内温度常年都控制在23℃~25°℃,而新加坡平均最低气温为25°C,由于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还低,所以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温室相反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冷室”。在这两座巨大的冷室内,却看不到任何制冷设备,因为它们是利用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通过埋在地板下的冷水管制冷室内空气,同时从顶部的玻璃幕墙的通风口排出热气来控制温度的。

冷室贝壳式的建筑形式是由大跨度钢拱和网壳结构组成的。网壳结构支撑的玻璃幕墙由悬索悬挂在钢拱之下,形成幕墙下巨大的无遮挡空间。隔热玻璃幕墙不仅节能,还便于采光和通风,适合植物的生长。冷室内没有任何内柱和内墙,空间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花穹是两个冷室中比较大的一个,最长处为183米,最宽处为130米,高38米,面积近两个半足球场。进入花穹,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头顶上大跨度的覆盖整个花穹的玻璃幕墙。在花穹入口处的第一个展区是花卉区,这里的花卉通常会按不同的季节安排不同主题的花展,包括来自欧洲的郁金香和玫瑰、圣诞节期间的一品红等圣诞装饰花卉、华人新年时品种繁多的菊花等。

冷室内汇集了来自地中海及半干旱亚热带地区的许多花草和灌木。这些植物分别来自地中海盆地、南非西部海角、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西部、南美沿海平原和北美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大约32000多株,160个物种。

花穹里有9座主题花园,每座花园里按植物的产地分别种植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域的花卉和树木:从不同品种的胡姬花到来自中国的500年树龄山茶树,从南非的肉质植物到来自西班牙的有500年至1000年树龄的古橄榄树等等。花穹中还有来自塞内加尔的形状奇特的猴面包树,其中一棵重达37吨的猴面包树是经过塞内加尔总统的批准才得以离境运到此地的。

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花穹里还有肉质植物园、加利福尼亚园、南非园、橄榄林等不同主题的小花园,在同一座花园里,可以同时欣赏到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各类植物。漫步在花穹之中,身边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奇花异草,让人目不暇接。

云雾林长123米,宽95米,冷室拱架建筑最高处达58米。一进冷室大门,矗立在眼前的便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瀑布。站在35米之高的瀑布之下,凉风裹挟着水雾扑面而来,一股凉意顿时驱散了室外难耐的炎热。人造“云雾林”高42米,从上到下被不同种类的胡姬花、蕨类植物和凤梨科植物所覆盖,看上去俨然一座绿意盎然的微型丛林。游人先坐电梯到达云雾林的最顶端,然后沿着外挑式的空中走廊缓行而下,边走边欣赏生长在林中的各类来自热带雨林的植被。在云雾林中还有小展室和放映厅,介绍这里的花花草草、地球气候变化等科普知识。

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擎天巨树(Supertrees Grove)——梦幻般的人造巨树

如果你听说过也门的索科特拉岛,一定对岛上的龙血树的独特造型有着深刻的印象。而滨海花园里的18棵巨树的造型与龙血树非常相似,都有着粗壮挺拔的树干、平展伞状的树冠。当你漫步于那十余棵25米到50米高的巨树之间,仿佛走进了阿凡达般的梦幻世界。这些巨树的树干和树冠由混凝土中柱、钢骨架和一道道钢索构成,树干上总共栽培了来自30个国家的16万余株、200多个品种的凤梨目、葡萄藤等附生攀爬植物。被各色花草覆盖着树干的巨树就像立体的花园,生机盎然。其实,这些巨树不仅是人造的立体花园,还是一个人造的生态系统:在其中11棵巨树上安装了光电板以储存太阳能为巨树提供夜间照明;蜻蜓湖旁的那3棵巨树,是花穹和云雾林排放室内热气的通风井;在南花园主入口处的巨树,是花园电力系统的排风通道。

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在这里,128米长、22米高的 OCBC Skywalk(华侨银行空中走廊),仿佛一条迎风飘舞的绸带,横跨在两棵巨树之间。站在空中走廊,可以一览花园全景以及旁边的金沙酒店和不远处高楼林立的市区风光。而在那棵矗立在中央最高的巨树顶上,有一间360度的全景餐厅,在这里可以一边欣赏周边的风景,一边用餐。餐厅的屋顶上方,还设计了一间露天酒吧,坐在这里点一杯饮料,吹吹风,赏赏景,似乎可感受到一点“风乎舞雩”的闲适。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就会有声光表演,巨树上的彩灯随着音乐的节奏变换着色彩,时而群星闪烁,时而五彩斑斓,美轮美奂。在巨树林中间的空地上,游人们或站或坐,或索性席地而卧,倾听着悠扬的旋律,仰望星空下色彩缤纷的巨树,在这个完全由人工打造而成的梦幻世界里,感受着热带岛国的热情、多彩与浪漫。

新加坡滨海花园:人工生态之下的秘境世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