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演进已有数千年,在漫长的岁月中,世界各族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从进餐用具的角度来看,这些文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其一是用手抓食区,以非洲、印度和中东部分地区为主;其二是刀叉进食区,欧州、美国、澳大利亚为主;其三就是筷箸取食区,主要分布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也是全球30%的人口最常用的餐具。
筷箸起源于中国,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商朝时期便已经出现青铜筷,后来更是成为了中国人最基本的用餐工具,它历史源远流长,还富含深厚的思想及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标志之一。
从“箸”到“筷”的变迁
战国思想家韩非在其著作《韩非子》中提到:“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记叙了王叔箕子通过纣王使用象牙筷一事见微知著,预示了商朝亡国的命运一事,很多人根据这则寓言故事判断“筷子”最早出现在商朝,虽然不太合理,但是后来的考古发现能够与其互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安阳殷墟墓出土了六支青铜箸,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古箸,一头是方形,另一头则是细圆柱形,以今天的普通筷子外形相似,足以证实中国人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已有 3100 年以上。
先秦时期,筷子又叫“梜”,《礼记》有言:“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郑玄认为文中提到的“梜”与“箸”实际上都是指筷子,意思是说当时筷子的主要作用是夹菜,如果是吃米饭的话,就不用筷子。
孔颖达亦有言:“饭黍无用箸,当用匕”,这里的“匕”指的就是勺子,另有“以其有菜交横,非挟不可”即是指有菜的话就必须使用筷子,表明筷子的使用被作为一种礼仪而被纳入到了周朝的仪礼制度之中。
当然,我国并非只有筷子而没有刀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曾出土过许多骨质餐刀和餐叉,不过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公卿之间相互忌惮,用刀叉容易产生误会,故而筷箸渐被接受并广泛流行。
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许多野餐食具,其中食品箱里除了铜鼎、铜盆、铜罐、铜勺等,还有竹荚一件,酒器箱中也有竹荚两件,竹荚就是竹制的筷子,这些食具中有筷子却无刀叉,可以据此推测当时筷箸已经成为主流餐具,而刀、叉逐渐退出餐具领域。
秦汉时期,有关筷子的记载更多,《史记》中就记载了西汉初年,张良“借箸代筹”,为刘邦谋划国事的典故,另有汉景帝用筷子考验周亚夫一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隋唐时期,国力昌盛,王公贵族为彰显自身非比寻常的地位,在饮食用具的材质上也下了功夫,金银、玉石、犀角象牙所制的筷子大量涌现,《本草拾遗》载“咽喉痹塞,取漆箸烧烟,发咳即破”,说明当时还有用于治疗感冒时咽喉不通的漆筷。
宋元以后,水陆交通愈加繁荣,吴地的船夫出于祈福的想法避讳住、翻等字,于是将“箸”称为“筷”,幡布为抹布。后来“讳恶字而呼为美字”成为社会风气,士大夫阶层也开始称呼“筷子”,由此“箸”完全演变成了“筷”。
筷子的文化内涵
数千年来筷子的形制在不断变换,先秦以前筷子大多是铜制或者竹制、木制,形状多为首粗足细圆柱形,唐宋两代的筷子在形制上出现了六棱和八棱型,长度逐渐稳定在23-27厘米,更适应人们手的大小,上面还有竹节纹饰、刻字、刻工匠姓名等。
而随着筷箸文化的演进,筷子已经不仅仅是作为进餐工具所存在,而是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文化内涵,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箸一双,悉送在元酒瓶内,谓之‘回鱼箸’。”
宋代民间嫁女时,女方要在收到聘礼之后给夫家回礼,其中必须得有活鱼和一双筷子,可见筷子当时已被用为嫁女的“礼器”,娶其“筷子筷子,快生贵子”的美好寓意。
即便是在今日,比较正式的宴席或聚会上一般都放八双或十双筷子,八双寓意大吉大发,十双寓意十全十美、团团圆圆,筷子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餐具,更代表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太平御览》有曰“人三指用箸者,自如;四指用箸,贵;五指用箸,大富贵也。”古代的人常常将拿筷子的方式同命理联系到了一起,预示一个人一生的运势。
现在也有很多地方流传着类似的说法,譬如说女子拿筷子靠下,未来会嫁得比较近,如果靠上的话,就会远嫁他乡,尽管这些都毫无依据,但也说明了筷子中包含着人们试图掌控未知命运的想法。
此外,简单的筷子中还包含着幽深的哲理,在使用两根筷子一动一静,构成一阴一阳的动态和谐,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阴阳平衡之道;民间谚语“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比喻表达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而且筷子还有耿直不阿、宁折不屈的意味,唐玄宗为了表彰宰相宋碌正直的行事作风赏赐过他金筷子,永福公主不同意唐宣宗将她许配给于琮,于是以折筷以明志,流传下了折箸断婚的典故。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使用筷子有很多礼仪讲究,比如递送筷子时要成双成对,不能是单数,吃饭前筷子整齐摆放在自己的右侧,用餐结束后,筷子要竖向平放在碗上等等
同时,筷子文化里也有很多忌讳,比如使用筷子时切忌一长一短、以筷指人、击盘敲碗、游筷寻食、筷插于碗等,这些做法既显得缺乏礼貌与修养,同时有些行为暗含诅咒之意,容易引起争端。
筷子虽小,但是里面凝结着数千年的信仰,包含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通达与智慧。
东亚筷子文化圈
有人说:“哪儿有汉语,哪儿就有筷子”,事实上筷子的适用范围比汉语还有广阔,作为古代东亚文化的核心,中国的筷箸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甚大,在东亚地区已形成“筷子文化圈”。
由于国土相连,商末周初,筷子就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韩国以烤肉为主,而食材红色居多,竹筷用久了会染上红色,所以筷子传到朝鲜半岛后人们逐渐抛弃了用竹、木的方法,开始选用金、银和铁等金属材料。
用金银材料制作的筷子只有在上层社会才能被使用,而普通老百姓用的筷子只能是铁材料制作而成。发展到今天则基本用不锈钢制作而成。韩国的筷子比中国的筷子要短,筷身较为纤细、扁平,既可以夹起豆子又可以在小碟子里面撕开泡菜。
筷子在朝鲜半岛被视为父母的象征,如果就餐时发现有人使用长度不一样的筷子,那么会暗示他父母中的一方可能离开人世。因此朝韩民众就餐时最先做的就是找一双长度相同的筷子。
筷子传到日本是在隋代,当时日本派遣了一批遣隋使来中原学习,他们学会了许多中原饮食礼仪,并且将筷箸文化传回到了国内,筷箸在日本的地位崇高,各个神社几乎都供奉筷子,且制作工艺复杂。
日本使用筷箸的习惯是在江户时代开始盛行,筷子的种类逐渐增多,出现了适应不同需要的筷子,彼时上层人士一般使用漆箸,平民则使用竹筷或者木筷,后来日本人还发明出了“割箸”,也就是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一次性筷子。
可以说日本人的一生“始于筷、终于筷”,孩子出生百日要摆上一只小碗和一双用柳木制的短筷,祈愿一生衣食无忧。而在办丧事时,死者的子女需要用缠着脱脂棉的筷箸蘸水去湿润死者的双唇。
日本大量的谚语和传说故事中也不乏筷子的身影,譬如“箸の 弱 い の と男の 弱 い の は食えない”,形容没有骨气的男子,箸の 上 げ 下 しに も 小 言 を言う,比喻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可见筷箸文化已成为日本人的生活哲学。
东南亚地区使用筷子的人也非常多,这是因为历史上我国经历了几次大的人口迁移,北方百姓大量南迁,逐渐扩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这些华夏后裔在背井离乡谋生的同时也带去了筷箸文化。
据了解,新加坡77%的人口是华人,他们至今仍然坚持使用筷子,在其影响下,其他民族的民众也逐渐掌握了筷子的用法,当地的餐厅饭馆都有提供筷子给客人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韩非子》
2、《礼记》
3、《史记》
4、《本草拾遗》
5、《东京梦华录》
6、《太平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