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17日晚,五邑华侨广场灯光灿烂,当主持人宣布活动圆满结束,所有演员走上舞台合影留念时,台下的市民群众还沉浸在快乐中久久不肯离去。从11月15日至17日,持续三天的2019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嘉年华完美落幕,由本报出品的文创图书《五邑家书》参展并受到各界热烈欢迎,拍照赠书活动热火朝天,“桃花树下品家书”成为嘉年华上最富诗意最动人的一幕,不仅传遍了江门人的朋友圈,也给这次活动留下了精彩难忘的回忆。
作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的活动之一,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嘉年华由江门市委宣传部主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是江门市一项重要的“侨文化”品牌项目。本届以“人文湾区 多彩侨都”为主题,旨在通过嘉年华塑造江门独特的“侨文化城市记忆”,展现“中国侨都”江门与世界对话沟通、交流互鉴的城市张力。
今年的嘉年华既是弘扬湾区人文精神的绚丽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侨都”的重要窗口,也是加强五邑华侨华人沟通联系的亲情纽带,还是市民群众参与的文旅狂欢和盛会。
本报携本次大会文创图书《五邑家书》参加嘉年华,在主舞台右侧设置了一个展位。在三天嘉年华中,南都记者见证了这次文化盛会的许多精彩时刻。
最诗意
桃花树下品家书
《五邑家书》展位紧临观众区,旁边有一株“盛开的桃花树”,虽然只是装饰树,但在灯光照耀下,依然美丽而逼真。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群众更真切地了解五邑文化、历史地理,本报推出了拍照赠书活动,特别制作了一大一小两个“五邑家书合影框”。在游园会上,内容丰富、制作精美、侨味十足的《五邑家书》受到了市民群众的喜爱。大家纷纷拿书拍照,发朋友圈。
“这本‘家书’很精美,这里面人物故事很有家乡味道。”“这本书写得很好,我想拿回家给小孩看。”许多市民翻看《五邑家书》后,立即被图文并茂的内容所吸引,纷纷拿着书籍在桃花树下留影发朋友圈。
桃花树下品家书,很快,这里就成为嘉年华现场人气最旺的展位之一,许多市民驻足看书,赏花,拍照,成为游园会上最富有“诗意”的一幕,也使得《五邑家书》展位成为游园会网红打卡点。
最炫酷
机器人画出名人
螺旋,被誉为“生命的曲线”。新加坡艺术家Chan Hwee Chong从一张白纸中心下笔,不断向外绕出螺旋状曲线,通过一根深浅不一的线条,画出让人陶醉而又震撼的绝世画作。广东智媒云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机器人琥珀解锁了这项技能,能够用机械臂手持普通铅笔绘制螺旋画。
为了让华侨华人和市民群众更直观地了解《五邑家书》,了解江门五邑历史人物。作为《五邑家书》出品方之一智媒云图还别出心裁在活动现场设置了一个机器人琥珀画架。
机器人琥珀为游园会文创空间增添更多AI智能元素,无疑是嘉年华最炫酷的一景,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市民群众围观。它根据观众提出的要求,绘制了梁启超、刘德华、梁朝伟等江门五邑籍名人,还为观众画像。
最火爆
现场赠书近千本
作为本次大会的文创产品之一,《五邑家书》被大会特选作为重要礼品,赠送给与会的海内外华侨华人等嘉宾,得到了省市领导、华侨华人和市民群众称赞。
“这本书做得非常不错!书里对碉楼介绍让我想起自己家的碉楼。我是开平市塘口镇人,家里就有座碉楼,小时候常在里面玩,出国以后,碉楼就荒废了。”美洲中国统一促进会联合总会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方伟侠表示,海外华侨回家乡一趟不容易,能把这本介绍家乡故事的书带回去,很开心。在大会上,还有许多华侨华人称赞“这本书很好,我想带回美国给我的亲戚朋友看,让他们了解家乡故事。”
“这本书编排得很好,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的篇章很有五邑特色,图片很多很精美,适合现在年轻人阅读。”江门著名户外达人四哥如是评价。四哥本名余业满,从事户外运动二十余年,是江门知名度最高的户外达人之一。11月15日晚,他带着家人参加嘉年华,看到《五邑家书》后爱不释手。
本次大会共赠送海内外华侨华人、省市重要嘉宾和市民群众《五邑家书》接近1000本。
文/图:南都记者 曾育军
链接
大开眼界!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师现场斗艺
价值160余万元的日本漆艺吉他、2010年APEC晚宴真空钛杯、荣获世界卓越手工艺奖的澳洲披肩、国家级非遗新会葵艺、传承数千年的石湾陶艺、独具特色的广绣……11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2019江门)国际研讨会暨国际手工艺展在五邑华侨广场举行,22名国外手工艺大师和粤港澳大湾区16个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施展绝技,让江门市民大开眼界大呼过瘾。
作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的活动之一,据了解,主办方之一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邀请来自伊朗、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美国、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等12个国家的艺术大师20多个手工艺术品项目,以及江苏、贵州的苏绣、苗绣、仿真绣的6个传统手工艺,粤港澳大湾区的16个包括江门的白沙茅龙笔、新会葵艺、东艺宫灯、开平镇濠泥鸡在内的众多手工艺精品集中亮相。
01-08版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摄影:南都记者 严亮 曾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