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点城市缝隙,可多点“氛围感”

来源:解放日报

那些被忽视的,或许正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当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不断分割城市空间,连通不同区域的地下通道就成为缝合这些空间的线。我们该如何穿针引线,才能让每个城市关节协调运转,激发更强大的街区活力呢?

记者:有人认为,地下人行通道以解决交通功能为主,不需要进行其他功能的丰富和升级,您怎么看?

商谦(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地下步行通道的功能是根据城市需求不断变化的。其最原始的功能是横向连接不同的街区,以应对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空间割裂问题,对城市空间进行“缝合”。而在这之后,地下步道开始有了延续地下不同功能空间的纵向延伸,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商业区、办公区等互连互通的地下综合体甚至地下城。

今天,空间设计与人文理念日益交融,地下步道从单纯的过街通道演变为城市的过渡及整合空间是必然趋势。作为在城市中易被设计者和使用者忽视的公共空间,它们既可以融入、缝合城市空间,也可以承载人们的各种活动,是城市空间精细化、高品质化发展的需求之一。

记者:据您的观察,我国的大型城市在地下步行通道的设计和使用上存在哪些共性问题?

商谦: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下通道的建设、运营缺乏整体性。很多地下通道依然是孤立存在的,没有与其他的城市空间连通,形成整体的地下步行交通网络,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运营的可能性。

二是地下步行通道本身的建筑空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地下空间本身往往不具备向外开敞的条件,较难与外界的光线和空气进行连通。且人们在地下空间的方向感非常弱,容易迷失方向,这些都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因此,如果通道过长又缺少节奏变化,就会给人带来较强的负面心理感受。

记者:在空间设计上,有哪些优质案例可以供我们参考?

商谦:无论是交通属性凸显的通道,还是公共活动行为属性突出的通道,都有机会因地制宜,通过设计提升空间品质。

实际上,只要在设计中找回缺失的空间要素,创造有变化的节点、有强烈感受的地标、有特色的区域,就能打破长尺度独立空间带来的负面感受。例如:新加坡地铁站通道的文化元素、美国国家美术馆连接通道的金属板、英国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通道的LED屏、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地铁通道艺术绘画、加拿大蒙特利尔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网络等,都能给地下步行通道设计带来不少启发。

另外,地下步行通道的出入口也特别值得注意。出入口是吸引人们使用地下空间的重要一环,比如说下沉广场、大缓坡、设计独特的楼梯等,通过建筑学手段的巧妙引导,可以让人们不知不觉走到地下。还可以利用地上的突出物,如玻璃盒子、雕塑等,形成视觉焦点,提示你这里有很精彩的地下空间。

记者:在未来地下步行通道的空间品质提升上,您有哪些建议?

商谦:首先,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步较晚,尽管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正在初步形成,但在整体性和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大的空间。

以新加坡为例,在政府主导与商业参与的合力下,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统筹程度更高,地上地下的空间整合性更强,针对城市不同地区的重要节点,还有详细的设计导则。

其次,通过增加绘画等要素改变地下通道内的界面,将常规的建筑元素转换成绘画、雕塑等艺术元素,也能为展现城市文化与魅力加分。

另外,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改善地下通道内的气氛。例如纽约就成立了地铁音乐协会,在地铁枢纽站设立表演点,对表演时间、长度和节目会提前制订计划。这些表演在回声大、混响强的空间通道中都能恰好成为一种在场性的时空体验。

最后,地下步行通道通常会有一些自发性的活动,例如滑板、轮滑、涂鸦、舞蹈、市集等,我们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给予积极的引导,让地下通道自然生长出其独特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