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 10 月 10 日,英国吸尘器大厂 Dyson 戴森在官方网站宣布来自创办人 James Dyson 的重大消息:「Dyson 董事会经内部讨论后作出艰难的决定,提议 Dyson 终止车辆开发计划 (电动车)」。
这项消息代表 Dyson 针对电动车事业投资计划将全面大转弯,先前 Dyson 预告采用固态电池技术与自家先进电动马达技术的首款电动车,可望于 2021 年正式推出,主要生产线坐落于新加坡,以就近提供中国与亚洲市场,并于 2019 年初宣布邀请前英菲尼迪与宝马执行长 Roland Kruege 执掌电动车计划,整体声势确实浩大,但 2019 年还没落幕,Dyson 电动车梦就黯然终止。
虽然,James Dyson 在声明中强调总金额高达 25 亿英镑(约人民币226.4亿)的投资计划将持续推展,包括新科技领域、电池技术、传感技术、视觉监控、机器人运用与 AI 人工智能等,还包括持续投资自家的 Dyson 大学,但是,Dyson 这项决策也传达严苛的现实,尽管投注庞大金额累积相关科技与技术能量,Dyson 也宣称团队经历无数的挑战后,确实打造出自主电动车款,但仍难以将该电动车款成功推向商业化,也找不到愿意合作推向商业化的买家,因此,Dyson 评估后不得已做出停止电动车开发的计划。
当然,因为 Dyson 并未完整揭露所研发的电动车详细资料,所以外界也难以全面了解 Dyson 电动车,到底有无竞争优势与难以被商业化的原因,因此,产品面的比较并非此篇文章所要探讨的重点。笔者在此想探讨的是,Dyson 在这时间点宣布放弃电动车计划,对于全球车坛所代表的意义,还有,为何在这时间点的可能原因?
传统车厂电动车大军准备连发,未能商业化的电动车厂存活率陡降
首先,最重要的因素,除了时间还是时间!
若回到特斯拉于 2003 年初创,到首款作品 Roadsters 于 2008 年量产推出,再到 2019 年现在的时间点,特斯拉目前拥有 Model S、Model X 与 Model 3 共 3 款销售车系,对于完全从 0 开始、以全品牌纯电动车切入汽车产业的特斯拉,这已经是很不简单的成绩,但若以传统车厂销售阵容的角度来看,特斯拉产品线仍然显得过于单薄。
但是,传统车厂的电动车阵容也好不到里去,在特斯拉一路走来的这段时间内,传统车厂显得格外沉寂,若撇除因政策奖励而蓬勃发展在地电动车款的中国市场,全球各大车厂其实仅有少数几款量产电动车问世,且顺利推广到全球主要市场,屈指可数就日产聆风、雪佛兰 Volt、宝马 i3 与三菱 i-MiEV 等车款。
但是,该来的,即使慢来的也会来!
就像上世纪纵横海洋的大吨位巡洋战舰,在海上回转虽然速度较慢,但一旦船身就定位后,舰上火炮全开将是全线射击、威力惊人!
而这艘「传统车厂号」巡洋舰,全舰换装装填「电动车砲弹」砲塔们已就定位,全线射击的时刻已然来到!
至于火力展示的场域,当然就是全球各大重量级车展。尤其是甫精彩落幕,可视为电动车元年的 2019 年法兰克福车展!犹如巨人转身般地,德国豪华车厂 奔驰已借由 IAA 舞台,展示 EQC 电动车家族将密集上市,包括已发表量产版的 EQC 与 EQV,排队准备上阵的还有 EQA 掀背车、EQE 轿车与 EQS 旗舰轿车,并将于 2025 年前后累积推出超过 10 款电动车系。
当然,大众集团旗下奥迪 e-Tron、保时捷 Taycan 与 大众ID.3 也只是前菜,就 大众原厂的规划,I.D.家族的 MEB 底盘预计在 2022 年推出高达 27 款电动车,讲到这里,都还不算欧洲宝马、捷豹、路虎与沃尔沃,日系丰田、日产与本田,以及美系的福特与通用等车厂,也都陆续释出品牌电动车量产蓝图。
简单讲,接下来的每一年、每个重要车展,传统车厂都将有全新电动车密集发表!
一线传统车厂的「打群架」思维,肯定朝全产品线电动化作规划
那问题就来了,当传统车厂陆续发表商业化,且直接能在现有销售体系贩售的量产电动车时,现有单纯销售电动车的车厂,例如特斯拉,立刻要面对的问题是,拥有现行贩售优势的 Model S、Model X 与 Model 3,将得正面迎击产品接近的电动车竞品,就像 Model S 迎战 Taycan,Model X 对上 EQC、I-Pace 与 e-Tron 等,以及未来 Model 3 迎战 ID.3、EQA 等。
相信我,未来对手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强悍,特斯拉能否在评测中维持优势仍待验证,但更大的问题是,这些都还不包括特斯拉尚没有产品,无法直接对应的产品级距。
在车坛的竞争法则,当你没有合适的级距产品,而对手有,就代表你把客户往对方大方送过去!作为集团涵盖多品牌与拥有丰富产品线的豪华车厂,例如奔驰、宝马、保时捷与奥迪都深切知道这道理,因此,也可以合理推估,只要是一线的车厂,肯定是朝全产品线电动化作规划。
越多车厂摊牌后,还没摊牌的该想想还有胜算吗?
好了,讲完特斯拉,再回头来看包含 Dyson 在内的无数大小新创电动品牌车厂,处境将会更为险峻。
因为,除非你的产品,一问世就在电动车关键技术层次上远胜竞争对手,才有可能横空出世创造佳绩,譬如电池效能、对应的充电网络布建、快充技术、加速性能、最大巡航里程等等,当然还得能开出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但正在开发电动车的车厂们,一看到 IAA 法兰克福车展参展的竞争对手态势,肯定得自我评估一下,手头车款到底还有没有任何胜算?
至于传统车厂专精的底盘操驾调校、内装豪华质感、座舱科技感与产品稳定度等,新创电动车们想要讨到便宜,难度肯定更高!所以,当各家车厂摊出量产电动车的牌越多,势必也有人得自己看看手中的牌,到底还能不能继续玩下去?
最后,并不是想危言耸听,若由现在时间点来看 Dyson 终止电动车计划,可以由简短的几句来说明事件所代表的意义:传统车厂电动车大军准备连发问世,未能商业化的电动车厂存活率将陡降!此时,或许急流勇退、识时务者为俊杰啊……尤其是自身技术与资源不足者,更该审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