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又出了档“新鲜事”。与其说新鲜,不如说辛酸。
微信名叫“凤”的七旬老人,在朋友圈里记述了自己散步途中的一则见闻。一位八旬老人,因为没有手机绿码无法在生日当天买到切面。
合理的城市规划,整体市民素质很高,繁华的大都市,充满烟火气的小弄堂,干净的街区环境……我们熟悉和热爱的上海渐渐变得陌生。
近两个月来,关于上海在防疫过程中爆出了很多问题:就医问题,买菜问题,复工问题……我只是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新闻略知一二,但并没有更深刻的感受。
“第六粮油”作为2011年左右的上海市文明单位,始终以服务社区居民、关心社区孤寡老人为己任,发扬六店“便民、利民、为民”的优良传统,切实做好为社区服务工作。而十一年后,当一场波及面巨大的疫情来临,从当年“关心孤寡老人为己任”,到今天“回拒老年顾客”。没有错,在这个过程中,一家小小的粮店,不可能承受过于沉重的指责。
而在“正确规范”操作的背后,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看到的是否只是冰山一角?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疫情的常态化,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应该如何吃到这碗“切面”。
早在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就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存在的“数字鸿沟”障碍,各地要切合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既要实现线上服务便捷化,又要注重线下服务人性化。对于老年人等不使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可采取识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亲友代办或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健康码等替代措施。
“通知”发布了一年半,到了地方的具体操作上,却依然在机械地坚持手机刷码进入的规定。“识读身份证”的替代措施,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都无法落实到位。可以想像,在其他中小型城市乃至乡镇中,对于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将带来多么大的生活障碍?
人文主义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不由得想起几十年前曾经风靡中国的一部日本短篇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中译名《一碗阳春面》)故事中,一个经济拮据的单身母亲带着两个小男孩在每年的大年夜都会来到一家小面馆要一碗清汤荞麦面,好心的老板娘都会主动给他们的面加量。
到了第三个大年夜,随着物价的上涨,一碗面的价格已经涨到了200日元,但细心的老板娘特意将墙上的面价改回150日元,只为了让这母子三人还能吃得起面。
这之后的很多年,母子三人再没光临过面馆,但有心的老板娘总会在大年夜预留一个座位。
直到十几年后,两个年轻人带着母亲回到了面馆,此时,学业有成的他们已经成为医生和银行职员,陪同母亲回到当年被激励过的地方,终于要了三碗面。
“我们就是十四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顾客。那时,就是这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鼓励,使我们三人同心合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城市的本质在于提供一种充满价值归属感和人文主义驱动力的生活方式,唯其如此,才可能更快速地实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达的商业文明,智慧科技,商贸运输……这一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初衷和归宿,都是城市的人文主义。若非如此,城市的灵魂将无处安放,城市的文化将何其浅薄。
说回到疫情防控,现在不仅上海,中国很多城市似乎都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
防疫本身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所有防疫措施的初衷都是建立在“人民至上”大原则基础之上的,而不应该是因为机械的、僵硬的执行防疫规定而损害了人民正常生活与发展的权利和空间。
毛大庆简介
毛大庆,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学博士,区域经济、人口学与城市更新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北京新闻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等。
爱好马拉松运动,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截止2022年5月,已经完成全程马拉松131个。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仪式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