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太谷王其林麦秆画

太谷县民间工艺美术师王其林,将麦秆通过漂、烫、剪、贴、裱等多道工序,制作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花鸟、亭台等四大类200余个品种的工艺作品——麦秆画。麦秆画以其光泽透亮、自然古朴、典雅大方、艺术感染等特点,表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太谷县古城西大街的一座四合院里,57岁的王其林正忙碌着安排今年的麦秆画订单,他“80后”的儿子王峰在构思一幅新作品的蓝本。这对父子艺人自从结缘麦秆画,就梦想让这项几近失传的传统艺术重放光彩。

麦秆画始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剪贴艺术。它以麦秆为原料,经过“熏、蒸、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工序,利用麦秆本身的光泽、纹理和质感,根据创作题材精心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曾一度辉煌,后来逐渐衰落,在很多地方已经绝迹。王其林原来是一名古建筑修复工,2005年修复一座古庙时偶然发现古麦秆画的残存作品,受到启发的他开始钻研麦秆画。经多次试验,他成功制作出一幅简单的麦秆画。“经过这几年的摸索,熟能生巧,现今技艺上完全达到了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做。”王其林说。

在王其林的工作室内,一幅名为《春和景明》的花鸟麦秆画非常抢眼。该画约长3米,高2米。画中玉兰花开得灿烂,光泽明亮如玉;飞鸟的羽毛纤毫可见,羽色过渡自然,几可乱真;岩石采用特殊技法,让人能看出粗糙感。王其林说:“这幅作品不算构图的时间,6个人花了20多天才做完,充分发挥了麦秆的材质优势,受到了行家好评。”

王其林的作品题材包括人物、建筑、花鸟等,其制作的十二生肖麦秆画系列、室内大型麦秆画文化墙颇受市场欢迎。他多次受到政府旅游、农业部门的邀请参加各种博览会,并获各类奖项。与此同时,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客商也慕名而来与王其林洽谈订货。

随着影响不断扩大,王其林一个人忙不过来,儿子王峰在2010年从大学国画系一毕业,就被他叫了回来,父子二人共同创作麦秆画。王峰说,父亲在整体构图上不是很擅长,但对材料吃得透,运用上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不是自己一时所能赶得上的。

如今,王峰主要负责麦秆画的构图,王其林来选材用料,父子各用其长。王峰经常请自己的大学老师点评自己的创作,还准备邀请中央美院的专家来太谷采风指导。“儿子参与创作,麦秆画的档次和艺术感上升了不少,我只是开个头,麦秆画要做大做好,还得年轻人。”王其林笑着说。

“麦秆画是古人留下的一朵艺术奇葩,我既然接触了这一门艺术,就要让它大放异彩,努力走向世界。”王峰说。

用残躯雕刻人生的艺术家

乔永胜

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寺庙古院,古景宾馆,有很多薛筱东设计雕刻的作品。文庙大戏堂,九米多长的大型木雕挂落,由国家最高领导人题写的中国四大名楼(永济县)“鹳雀楼”牌匾是他带领二十多名徒弟精心设计、日夜奋战雕刻而成。他的作品工艺精美、庄严而雄浑、气韵非凡,吸引了国内外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的爱好者。然而,有谁能想象那些雕刻作品竟出自一位残疾人之手!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不到一岁的他,因高烧不退得不到及时治疗,致使他患上了小儿麻痹。薛筱东父母是农民,朴实忠厚。靠种地维持家庭生活。父母不顾家贫的环境条件,连续几年为他四处奔波,求医问药,不仅花费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务,最终仍得不到好的疗效,致使双腿再也无法正常行走。

童年的他经常看到别的小朋友又跑又跳,而自己却连行走都不能和常人一样。这件事在薛筱东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命运往往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患有小儿麻痹,他的人生可能就会与雕塑艺术擦肩而过。上帝为他关闭了行走困难的窗,却为他打开了雕塑艺术的门。

一个偶然的机会,薛筱东无意中发现邻居大哥在画画,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天长日久引发了他对画画的兴趣爱好,从此他在大师的精心传授下,好学上进、刻苦钻研,先后临摹画出历代工笔人物、花鸟、山水风景等。大师对他的作品给予赞扬,从那以后他就与画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九九一年期间,平遥县举办雕刻艺术培训班,他很想参加,但考虑到自身家庭经济困难,不敢向父母开口,苦苦埋在心里。几天后父母觉得他闷闷不乐,盘问后经他一说,父母很是支持他的想法,并鼓励他踏实做人、自强自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之后,父母特意为他买了一辆手摇三轮车,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都按时参加雕刻培训。饿了吃上几口饼,渴了喝上几口水,身体累了就趴在工作桌上睡会,由于雕刻用心费力,经常出现腰疼、手麻、划破手指流血的情况。他这种废寝忘食、忘我追求雕刻艺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薛大师和老艺术家们。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他很快熟悉掌握了构图设计、选料雕刻、造型塑造等工艺流程,同时,作品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实习培训后,他曾到双林寺艺术馆临摹了数千个艺术精品,实际绘制了平遥古街古巷,古建筑与雕刻为一体的工艺作品,受到山西省工艺美术师廖桐生的高度评价,并有幸拜其为师,深得其艺术精髓。

一九九六年,他怀着不拖累父母家庭,不连累政府社会,靠人残志不残的精神创建了“不舍斋”薛筱东雕刻工作室,靠着不懈的追求,将面临失传的古代民间雕刻艺术一步步恢复、发扬,形成了特有的雕刻艺术风格。同时搜集整理了古代艺术作品、中国历代古典家具、名胜古迹和景物构造图案,精心琢磨古代工艺难度较大且风格不同的雕刻作品。

正是因为他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使得中国古代民间雕刻工艺品,数千件的明式坐屏、条屏、屏风挂件、大小条几、圆雕摆件、古典家具在他手上重生了。他选料讲究从不含糊,总是选择上好的天然木材,红木、铁犁、核桃木、榆木,对不同的木材进行不同的程序加工,以防变形、裂缝,他的作品也因此工艺精美、货真价实,不少国内企业家、收藏家,纷纷签订产品、旧品修补装饰项目等。

传统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名族地域、文化、信仰、气质、凝聚的现象。薛筱东在工作之余,精心研究中国古代雕刻工艺,从清、明、元代传统木雕中得到了精髓。

具有悠久历史、工艺精美、流派背景鲜明的晋作家具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对失传多年的晋作家具精华“太谷半哑工”更激发了他创作上的热情。通过各种不同的桌、椅、床、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找到了新突破,把镶嵌骨、石、玉、角、花梨、紫檀、乌木、柏木等多种材质的“百宝嵌”工艺与晋作家具巧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他对晋作家具大胆推陈、新制迭出、个性鲜明的创作意图与灵活的创作风格,展现出他对追求艺术的极强生命力,同时填补了我省晋作家具的空白,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县展览,连获嘉奖。

几十年来,他从一个学徒工成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晋中民间工艺美术师、平遥县美术家协会雕塑专委理事,又将雕刻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徒弟,培养了二十多名骨干,分布在全省各地。

薛筱东朴实忠厚的性格与他工艺精美的作品,成就了他“工艺美术师”的佳称。他以真正工艺美术师的心态,最美的“身躯”,不断追求极致、创造完美,雕刻出他最美、最有价值的人生。

安多民的“飞天”漆画艺术

赵培智

飞天,是指宗教艺术中那些在天上翩翩飞舞的乐伎仙女,她们生动活泼,姿态优美,极富生活情趣。她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集队分布在寺庙、石窟的画壁上或顶棚上,使神秘莫测的神天与人间红尘拉近了距离,使刻板严肃的宗教增添了勃勃生机和鲜活的生活内容。

安多民先生热爱佛教艺术多年,更倾心于飞天的学习研究,总想把那生动的形象体现在自己的漆画艺术创作中。

安多民先生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平遥,这里也是推光漆艺的故乡。他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如何让古老的漆艺焕发出时代的青春与光茫?如何把飞天这个宗教题材与优秀的漆艺相结合?这些想法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原本,安先生是搞书法篆刻的,他的肖形印蜚声宇内,由于他肖形印的成就,2008年被推举加入西泠印社。去年,西泠印社又出版了安先生的篆刻“飞天肖形印”。在篆刻肖形印艺术的基础上,他便着手漆画飞天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充分利用古老漆工丰富的表现技法:贴金、贴银、彩绘、线描,甚至尝试用螺钿、蛋壳、镶嵌、描金、洒银、堆鼓、雕刻等技法来进行飞天的艺术创作。

他从当初在一些画册中看到云岗石窟、亦或敦煌石窟、亦或五台山寺庙的飞天形象,壁画的五彩、线描,雕塑的石刻、泥塑,就被那些栩栩如生、婀娜多姿的形象所陶醉、所折服。她们是天上的仙女吗?怎么没有冷冰冰的人天隔膜,而有的是人间的脉脉温馨!她们是宗教禁锢的神母道姑吗?怎么没有等级悬殊的难以沟通?而蕴涵的是人间的真意深情!

从绘画中学习优美的成分是一条较好的捷径。可以跟古人学,也可以跟今人学。安多民先生的老家山西有众多的寺庙,而且大多数都有精美的壁画。芮城永乐宫壁画举世闻名。他利用在地质勘探队工作之便,得以数度前往拜观。还曾临摹过被徐悲鸿先生保护下来的国宝《八十七神仙卷》,还有古代还有伟大的画家吴道子、闫立本等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绘画经典。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有范曾,华三川,李伯安等。安多民先生的飞天创作直接或间接受到他们的影响。

画册上这么生动,如果亲身踏访朝拜这些寺庙石窟,实地观察那些飞天不是更能亲身感受她们的优美和妩媚吗?

安多民先生的家乡山西平遥古城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文人墨客艺术家,留下无数文章诗词和书画。城内有释道古庙十几座,城周乡村都有蕴藏丰富壁画雕塑的庙宇。被称为“雕塑艺术博物馆”的双林寺,有成百上千件保存完好的精美仕女像。他常去礼瞻学习,被她们的艺术魅力所陶醉,她们的千姿百态与飞天一样妩媚引人。

有一年他到了云岗,有个洞窟中的飞天特别生动,她们在佛的上方成拱形起舞奏乐,北魏时涂在她们衣裙飘带上的朱红石绿依然鲜浓,在佛的上方形成一条绚烂的彩虹。她们吹奏的笙箫之音好象也穿越唐宋来到今天,依然悦耳动听……伫立在如此神圣的殿堂,凝神聆听瑶池之乐,专注琼宇飘飘仙袂,钟鼓齐鸣,其乐融融……这样优美的舞姿当然可以镌刻入叶蜡石中,成为安多民先生的一枚小巧隽永的飞天肖形印、一个描绘有鲜艳活泼飞天的漆画盘。

洛阳龙门石窟的毗卢舍那佛庄重慈祥;河北响堂山石窟的菩萨风姿绰约;青海塔儿寺的酥油花塑像玲珑剔透;四川大足石刻富丽宏博,云南西双版纳金塔高耸入云……他们的神光或风韵,千丝万缕都与婀娜的飞天心心相印、息息相关。

在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特别是敦煌莫高窟,安多民先生被那些如燕似凤般飞舞的飞天所折服,一位倒背反弹琵琶的神女像尤为引人注目,她成为整个莫高窟的代表性形象。其他洞窟的飞天也神态各异,仪态皆妙。敦煌莫高窟大大小小几百个洞窟几乎都有飞天,想想那是多么丰富的艺术宝藏啊!

安多民先生想,要是创作出心中的飞天,仅仅局限于寺庙石窟还是不够的,还应从其他艺术领域,如戏剧的、歌舞的、音乐的、绘画的、诗词文学等多方面,更应该走进现实生活中去汲取有益的营养。

在全国响当当的山西省歌舞团拍演的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舞剧《汾水长流》《黄河儿女》《一把酸枣》等,他找资料光盘反复观摩。甘肃省歌舞团以敦煌莫高窟为背景排练了大型歌舞剧《丝路花雨》,几十年来在全国以至国外演出上千场,经久不衰。该团的舞美葛先生专门给他寄来舞剧的光盘。还有兰州的友人展示的西夏木版画飞天人物:缂丝嵌贝,细线描金,煞是动人。这些都让安多民先生想到飞天肖形印、飞天漆画的创作,如何让飞舞的仙子在不大的画面上能够充分展示她舒展的身姿。

还有峨嵋的云彩如飞天的飘带;都江堰的波纹似仙女的裙摆……博物馆中那些削繁趋简、稚拙可爱的陶人、玉人、铜人,藏族姑娘波拉拉姆优美的舞姿,苗乡姑娘像水一样柔美流畅的舞蹈,等等。

走进祁县手工木雕技艺非遗传承人畅显明

有一群人,他们总能在且长且短的人生轨迹中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总能用一份朴实和坚守,执着于自己前行的方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味道与品格,他们就是倔强于民间的艺人。带着满心的好奇与尊重,4月11日,农大信息学院艺术传媒系“拾遗记”民间艺人寻访行动队开启了新一轮的寻访之旅。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开启新的寻访之旅

畅显明先生是山西祁县北左村人,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祁县手工木雕技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父畅里万老先生被山西省民间文艺联合会评为“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畅显明先生的木雕人生

子承父业 两代人因喜欢而雕刻

畅显明先生,今年46岁,从事古建木雕已经二十多年了。他的父亲畅里万老先生,今年已经72岁,畅老先生在小学毕业后就跟随同乡的师傅学习木雕,因为有极高的悟性和美术基础,师傅将毕生技艺全都传授于他,学成之后,他辗转于各地从事木雕工作,他总能留心于此,慢慢的积累了丰富的雕刻经验。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一生执着于木雕的畅里万老先生

从小就喜欢雕刻的畅显明在父亲的木雕艺术熏陶中长大。谈到自己的这份喜欢,他这样说到:“我弟弟喜欢木匠,我喜欢木雕,所以我就跟随父亲学习手艺了。看到一个木头变成了木雕,呈现在古建筑上,有点自豪,慢慢就喜欢了。我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常常去晋中大院里看看,汲取木雕技艺的营养。”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木色木香的情缘

用心雕琢 古建筑上的工匠记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晋中各大院的旅游开发,畅氏父子的手艺就有了用武之地。1993年,父子二人与其他几位手艺人完成了渠家大院的戏台建造,从古建筑设计,到木结构,到木雕,完美的呈现了精湛的雕琢技艺。之后,乔家大院戏台、祁县古城东街口的牌楼、祁县中学的校门、渠家大院的走廊、大同下寺坡的改造、古建民居的小门楼,一个又一个古建筑镌刻了属于他们的工匠记忆。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畅氏父子的工匠记忆

畅显明在木雕实践中还善于发现,他从留存至今的洛阳山陕会馆、聊城山陕会馆、苏州山西会馆寻找到南北木雕手艺人的区别。他说:“不同风格的木雕就是不同的文化记忆,晋中木雕以博古为主,南方木雕以人物为主,正因为有这样的区别,所以晋中木雕可以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就是希望把本土木雕做好,并发扬光大。”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刻刀下对木雕的坚守

潜心钻研 在书籍中汲取菁华

作为古建木雕艺人,畅显明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腹笥深厚,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在元代科举、晋商文化、祁县地方文献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著作《元代进士辑补考证》(独撰)、《渠本翘传》(与范维令合撰)已经基本结稿。为了完成父亲毕生心愿,他在雕刻之余整理父亲的手稿,准备为父亲编撰《晋式古建木雕艺术》一书。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历经沧桑岁月的工作台

因为自己对书籍的钻研,畅显明汲取了宝贵的木雕菁华。他说:“每当做木雕的时候,我就在想,从古至今留存下来的古建筑的制作者是谁?我就查资料,在《五台新志》里面,找到了山西名人徐继畲的一篇文章,他说“汾州一带出木匠”,后来我在《山西金石志》里也找到了部分石碑里有木雕匠人的题名,我感觉就和他们对话一样。”

倾注情感 为技艺传承而坚持

畅显明先生从事古建木雕的二十多年来,在全省各地先后参与了诸多古建筑的建造和维修工作,并成立了自己的木雕厂,与父亲一起培养了十几个徒弟,这些徒弟也在走南闯北坚持着这门手艺。卓有成效的成就总会让畅氏父子二人面露欣喜的笑容,但是说到传承,畅显明觉得还远远不够,队伍还需要不断发展壮大。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跟随着畅氏父子的一位手艺人

说到传承,畅显明还特别指出了一个现状,那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雕刻机进入木雕行业,它省时省力,提高了雕刻效率。面对这种境况,畅显明说到:“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手工木雕还是有优势的,因为手工雕刻的过程就是是人和木头在对话,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其中,略带粗糙的纹路和划痕就是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而机器不行了,所以随着手工技艺回归的趋势,我觉得手工木雕还是会有市场的。”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手工雕刻着一段故事

接下来,畅显明先生将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发木雕工艺品。作为祁县人,他对当地文化和当地建筑都比较熟悉,突出本土化并将文化宣传出去,比如将孙家河戏台、贾令镇河楼等古建筑进行等比例缩小,开发微缩工艺,其技术的味道远远大于艺术上的欣赏价值,也可以给后人留点东西。

“我们谈不上什么艺术家,我们就是一个手艺人,在自己所喜欢的技艺里坚持和传承下去,这就够了。”畅显明先生这句朴实而深邃的话就是父子二人独特的生命味道和品格。

(信院艺术传媒系学生会青年志协)

传承9代的榆社梁氏木雕技艺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梁俊维木雕作品

晋中这些工匠最具工匠精神

梁俊维正在展示木雕作品

在山西腹地的太行山深处,有一家梁氏木雕工作室。梁家祖上从清乾隆年间就开始从事精细的木雕行业,到梁俊维这一代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技艺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在榆社乡间,有一位专注于木雕的能工巧匠,他是梁氏雕刻技艺的第九代传人梁俊维。虽然他今年已68岁,但仍精神矍铄。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是,经他手雕出的木雕作品,雕工精美绝伦,雕艺精湛严细,题材贴近生活,其独树一帜的木雕技艺,不仅闻名十里八乡,还凭借自己的作品荣获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最高奖“山花奖”。

在山西腹地的太行山深处,自古就流传着古老的木雕技艺,大到亭台楼阁、村宅民居的木件,小到家具摆设日常用品,处处可见精雕细镂、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品。“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难成品。”一块普普通通、没有生命的木料,是如何变身成别致新颖、鬼斧神工的艺术品的呢?5月初,笔者慕名来到榆社县梁氏老太行木雕工作室,探访民间木雕艺人梁俊维。

让9代传承的木雕技艺重现

梁俊维出生在榆社县郝北镇郝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由于家庭贫困,12岁就被迫辍学,跟着村里人靠放羊为生。别看梁俊维的家地处深山,他的祖上却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就开始从事精细的木雕行业,到他这一代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传承了9代人。梁俊维出生于1949年7月,时代的变革使木雕技艺日渐衰落,父亲虽然学会了木雕手艺,却已经不能再以此糊口,只能改为耕田种地,只是闲暇时在家里雕些小物件聊以自娱。即使这样,梁俊维还是耳濡目染地喜欢上了这门手艺,当时苦于生计所迫,他已没法按部就班地细致学习。儿时的梁俊维仿佛血管里流着木雕的血液,放羊的时候,他经常仔细地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不由自主地就拾起树根,用羊铲抠成小人、小鸟的模样。他雕出的小作品栩栩如生,受到乡邻们的赞赏,这促使他对木雕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世纪70年代末,30岁的梁俊维终于结婚成家了,生活的担子更重了,一家老小的生计全压在了他的肩上,除了种地还当修鞋匠,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木雕技艺的追求,村里人看他着迷木雕,曾嘲笑他不务正业。他不管不顾,劳作的闲暇时间更加精心地钻研技艺。进入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开始欣赏根雕木雕等手工艺制品。梁俊维思谋着以自己的祖传木雕技艺进行创业。刚开始,他雕刻自己熟悉的鸟类,精心雕刻了一件雄鹰展翅的作品,拿到县城赶会的会场上,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觉得新奇又好看,却很少有人买。不甘心的他,又在周末来到了太原南宫古玩收藏品市场,刚一亮相,就有买家慧眼识珠,600元买走了,这可是当年的大价钱。从此,梁俊维周一到周五在家里创作,周六、周日拿着作品坐车去太原市场上寻找买家,渐渐地,梁氏太行木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山西有名的乡土作家赵树理纪念馆正在筹建时,赵树理的儿子赵二湖专程找到梁俊维,请他制作一件《小二黑结婚》的木雕作品。乡土生活是梁俊维再熟悉不过的,《小二黑结婚》中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他的身边,这件情景化作品的成功制作,不仅让梁俊维声名大振,也让他不再满足于对动物的“临摹”与“复制”。他开始从自己的家乡,那片养育了自己的太行山水中汲取养分,寻找创作的灵感,并把木雕当成事业来做。

坚持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

梁俊维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老太行木雕工作室,就设在自家的小院里。不大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形形色色、样式各异的刻刀、圆铲、锯子、三角尺等40多样雕刻工具。在梁俊维看来,雕刻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他坐在工作台前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工具精雕细刻。尽管他的工作室还比较简陋,甚至有些阴冷,但他手握雕刻工具时便全神贯注,一件件工具在老梁的手中,时而翻飞,时而静默,一下下落在木头上,木屑飞扬在空中,与原木碰撞中,幻化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木雕工艺品。

搞木雕,工具合手最重要。初开始时,他想要的工具在小县城里是没法买到的,就让村里的铁匠给制作,虽然做出来的工具又笨又重,却总算解了燃眉之急;随着创作难度的加大,手头的工具已显得捉襟见肘,有位客户朋友知道情况后,送来了自己收藏的一套木工雕刻刀具,这让老梁松了口气;直至有机会去了木雕之乡福建,老梁才购买了设计精巧、功能繁多的专用木雕工具,三易刀具,让老梁的木雕技艺也越来越精、越来越巧。

在这个机械雕刻成为主流的时代,梁俊维始终坚持做一个传统工匠,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为何不用机械和电子工具呢?”看到老梁日复一日辛苦的工作,不少人提出了这个建议,一件小型的作品,机器流水线制作一天能做出来20多个,而手工制作,10来天才能做出一个来,梁俊维是这样说的,虽然机械雕刻更快更准,但过于死板,少了灵动,缺乏一股子神韵,不能体现出匠心。

笔者在梁俊维的工作室看到一件叫《盲人夜书》的已近尾声的作品,作品的场景是农家院里,一位盲人端坐在椅子当中,正在拉着胡弦说书,听书之人各不相同,有拄着拐杖的大娘,抱着孩子的大婶,背着娃娃的姑娘,裹着羊肚肚手巾的大爷,笑得合不拢嘴的大叔……11个人物,活灵活现。特别是说书的盲人的眼睛被刻成一条线,就犹如盲者闭眼一般,动作神态简直是惟妙惟肖。

一件木雕作品的成形,要经过构思、选料、出坯、修细、打磨、上光、组装7道工序。而最难的,就是作品的创意。《盲人夜书》这件作品的意境就是老梁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盲人说书现在非常少了,这个拉胡弦说书的盲人,我小时候见过他,还听过他说的书。”梁俊维说,以前的农家院子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街坊四邻晚上闲来无事便聚在一起听书闲聊,他就是将当时的场景通过木雕“复原”出来。

构思成熟后,开始选料。这要根据图案的大小找无裂缝、光滑平整的木料,下好料后将图案描绘上去,再进行雕刻。梁俊维的双手骨节分明、长满老茧,一处处伤痕依稀可见。“有时候这边手在流血,那边眼睛还盯着木头,脑子里还在想接下来该咋刻。”用于雕刻的刻刀和工具都比较锋利,稍不留意就会划伤手指,梁俊维的手掌和手指受过的伤已经无法计数。

精工出细活,梁俊维的作品广受欢迎,不仅县内外有人慕名找他定做木雕作品,还有北京、太原等地的朋友也不远千里而来。

从20多岁开始至今,30多年来,梁俊维一直没有停歇过。从蹒跚学步到精益求精,他也不记得自己曾经雕刻过多少件作品,但是每一件作品都是他的心血,都是他用一双灵巧的手一凿一刀不断修刻而成的。因为木雕技艺成就突出,2001年他被选为晋中市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2009年被推选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2016年太行雕技也成功地申请成为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回想起这些年来坎坷的经历,梁俊维神情怡然,目光里透露出的,依然是对民间木雕艺术的无限爱恋。

在创新中传承木雕技艺

在梁俊维的木雕生涯中,最令他难忘的是参加在福建举办的“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2009年,位列中国四大木雕之乡的福建莆田首次举办现场开放的创作木雕大赛。大赛要求限定时间,选手当场制作木质立体圆雕一件,题材和表现技法不限。首届时,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有3个名额,然而慑于福建木雕的威名,无人报名参赛而作废。2010年举办第二届时,省工艺美术协会负责人试探着给梁俊维打了个电话问他是否敢报名参赛。常年守在深山搞创作的老梁,并无一般世俗的名气、荣誉等概念,二话不说就去参赛了。现场领到木料后,梁俊维脑海中立刻想到他所熟悉的太行山生活场景。何不把山里人的生活用木雕再现?想到日复一日赶驴上工的劳作场景,他心里已盘算好要创作一件《农家出勤》的作品。在雕刻农人之貌和农家场景时他从来都不用打腹稿,因为它们早已烙印在他的心中。这次比赛中,他的这件《农家出勤》木雕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征服了评委,获得了大赛银奖,同时这件作品还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

此后,梁俊维更加钟情农家之景、农人之貌、农村之风原生态情景式木雕作品的创作,虽然精神体力大不如前,但创作激情却空前高涨。以前的作品,都是单个场景。而在他的脑海中,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的太行生活场景,用一件作品是无法完全展现的,他更愿意挑战自己,把这些他最熟悉的,也是他记忆中最纯美的画面雕成组件作品,用自己的“刀笔”雕刻出记忆中太行农民的生活情态。说干就干,从去年开始,他着手制作木雕组件《农家十二月》,如今,作品即将完工,这组作品中他用12组样式各异、形态不同的人物和场景表现农家在12个月里的风俗民情,可谓是太行农家的一幅木质“清明上河图”,处处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对于历经坎坷延续下来的太行木雕技艺,梁俊维非常重视传承。创作间隙,他经常绘制一些简图和侧面图把自己的独特想法保留下来,一心想让这种“行走”在木头上的技艺能传承下去。他的儿子梁小铁从小看他做木雕,也继承了这门雕刻技艺,还有10余个弟子也常年随他学习。梁小铁不断地琢磨新鲜花样,经营上也想了很多办法,2014年注册成立了榆社县鼎利谦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意在坚持传统的同时,让木雕行业与市场接轨。对于传统的手工制作,梁小铁感觉前景看好,父亲这种凝结着岁月情怀、手工温度以及奋斗精神的作品,正渐渐被社会和市场认可。

白英 文/图

〖相关链接〗

梁氏木雕艺术微档案

据榆社梁氏家谱记载,梁氏先祖梁忠从事木雕制作始于清乾隆22年(公元1757年)。梁氏木雕传承至今已有近300年,但其始终保持传统的手工雕制,原料使用当地山里的核桃木、梨木、枣木。其行刀运凿清晰流畅,造型拙朴细腻,风格独具太行风采。68岁的梁俊维是榆社梁氏木雕第九代传人。

平遥彩楼搭建技艺传承人韩克让

在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能工巧匠,大名叫韩克让,小名扣日,外号叫“百就能”。

克让原是平遥县级机关招待所副所长、一级厨师,他业余爱好多多,在铁、木、泥、纸活、雕刻、培植花木方面是一把好手,搭建彩楼,也是他的拿手戏。他是平遥搭建彩楼技艺“非遗”第三代传人。

克让,今年65岁,出生于平遥县襄垣乡郝开村。他从小兴趣广泛,勤奋好学,有超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从父亲韩志道那里承接过搭建彩楼的技艺,他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平遥传统民俗文化和古建文化特点上,大胆进行创新,在30多年操作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韩氏彩楼搭建技艺”。

笔者问起平遥彩楼的历史研习、规格、式样和市场运作等情况时,他像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说:“明末至清代中叶。平遥巨商财东,为了显贵扬名,常会在自家宅门口或横跨街道公共通道处搭建永久性的牌楼,牌坊,在举办节庆婚丧大事时,更少不了搭建临时性的彩楼、拱门、灵棚”。

永久性的牌楼、牌坊、通常用木石砖瓦造型,而后油漆彩绘加相关文字。临时性的彩楼、灵棚。通常是用木杆、麻绳、布匹、丝绸搭建而成,加上装饰性灯笼、掛面、影壁、佛龛、中堂、对联、绣球之美,运用编花,彩绘手段强化观赏美感。近年来,又适当吸收现代材料,增加彩画与灯景,注入“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龙凤呈祥、人寿年丰、吉祥如意、长命富贵、麻姑献寿、百世其昌等文化内涵,增添了时代活力,艺术魅力”。

韩氏彩楼形式规格,多种多样,有金鸡独立(门楼)、二腿一顶、二腿二顶、二腿三顶、四腿三顶、四腿四顶、四腿五顶、四腿七顶、四腿九顶、四腿十一顶、六腿八顶、六腿十一顶、六腿十三顶等。彩楼大小、高低尺寸、取决于地理位置条件,色彩视喜庆,喜庆欢乐场面,以五彩缤纷为基调来渲染气氛。

韩氏彩楼搭建技艺,长期受到平遥及周边县市城乡人民的欢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非遗技艺更得到远近人民的青睐,远的不说,光近几年来,除在本县节庆时日在主要街道或单位、个人门口靓丽展示时,近在榆次、祁县、太谷、介休市、灵石王家大院,远在太原市古交市。阳曲县、太原胜利街、古城营、临汾市尧庙、华门、长治市泌源县等地也受邀展示了百余次。

最具典型代表的一次。是在2015年农历八月、在太原市“山西毛纺厂”宿舍区。职工王锦元家儿子结婚,经友人推荐,在那里设计搭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彩楼,头门,四腿二层,影壁带长廊,二门过道厅加垂花掛面,内装饰双喜,富贵不断头图案,过道左书“青龙宫”,右书“玉皇阁”,供接侍男女宾客之用。彩楼用大红、玫瑰红、桔黄、杏黄、葱绿五色丝绸编结成莲花如意等吉祥图案,彩楼上下、内外,悬挂各种大小不同的宫灯、冬瓜灯、园沙灯,并加添了彩色护栏笼灯、射灯。整座彩楼、既古色古香,又有时代特色,深深博得主宾交口点赞,太原婚庆演艺公司导演王海河评价说,“韩氏彩楼造型靓丽独特,引人入胜,就像‘王羲之的字帖——别具一格’。因为克让搭建的这座彩楼,受到整个毛纺厂宿舍楼区的职工高度赞赏,所以王锦元家婚庆过后40天,才恋恋不舍的拆掉。这仅仅是点水见太阳,从中不难看出韩氏彩楼搭建技艺受人欢迎之程度。时下,韩氏彩楼技艺这一非遗已传至第五代。

(郝生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