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特色品牌,中潮合力振兴乡村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品牌创建工作,把特色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商标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促进潮州市饶平县海山紫菜、培苗育苗特色产业发展。近日,中山市南头镇组团驻饶平县海山镇帮扶工作队联动汕头大学科技特派团队,先后走访饶平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和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全力推进海山镇特色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工作。期间,汕头大学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海山镇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并共同在海山镇政府举行了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揭牌仪式。

海山镇由南、北二岛组成,是潮州市唯一海岛镇,地处闽粤交界的饶平县南端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水产苗种生产基地,目前有水产养殖场(企业、合作社、个体户)210多家,主要涉及对虾、生蚝、石斑鱼、紫菜等品种的培苗和养成。

自合作开展以来,汕头大学教授马洪雨带领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帮扶工作,竭力尝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在海山镇政府和中山市南头镇组团驻海山镇帮扶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科技特派员团队已组织召开重点企业科技研讨会多次,全面回顾和分析了当下海山镇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种业强国大背景下的自身优势和不足,并着重讨论了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实现优势特色水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创建特色品牌,中潮合力振兴乡村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当地重点企业座谈。

近三个多月来,该团队分别调研了饶平县少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饶平县红树林生态渔业有限公司、饶平博海养殖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企业及养殖户,细致调研了对虾选育和工厂化培苗、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蚝工厂化培苗生产模式、技术特点、销售链条及效益等,并从国家政策和技术层面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设性建议。

创建特色品牌,中潮合力振兴乡村产业发展

到企业现场传授养殖技术。

“海山紫菜”是海山镇久负盛名的海产品牌,在国内市场和我国香港、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海山紫菜在海山岛沿海独有的半咸水海域生长并经传统方法精制而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胆碱、胡萝卜素、硫胺素、烟酸、维生素C、碘等,即使其价格比其他地方的紫菜高出几倍,但产品仍供不应求。

为做大做强“海山紫菜”这一地理品牌,该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海山镇政府及中山市南头镇组团驻海山镇帮扶工作队经过前期调研和分析,认为应尽快统筹树立品牌意识,因此他们共同拜访了饶平县农业农村局,探讨了申报“海山紫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可行性及申报途径和所需要的必备材料。

相信在可期的未来,海山镇的海水养殖产业必将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乡村振兴。

潮州市饶平县海山镇副镇长李盛武、副镇长郑伟浩、汕头科技特派团队以及驻镇工作队全体成员参加揭牌活动。

【采写】伍杰

【通讯员】梁锡华

【作者】 伍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