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畔,林荫下,一拨拨游人沿着绿道漫步骑行,沉醉在林水相依的运河美景中……在多河富水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绿道体系建设工程正在进行。运河、潮白河等水系两岸,一度功能单一的河堤路正变成林水相映、景色清幽的绿色线性空间,家门口的绿道也改变了不少市民的生活方式。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道
绿道,是一种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自然景观良好、以休闲功能为主,通常沿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目前全国已有5万多公里的绿道,打通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生态廊道,正在将城市自然山水人文串联起来。在国外,美国、新加坡、德国等都有较成功的绿道规划设计实践。
你所不了解的绿道规划设计
绿道规划设计分为绿道网规划及绿道设计两个层次。绿道网规划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绿道系统布局,绿道设计是单条绿道的实施性设计。不论是规划还是设计,都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生态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6项原则。
按照等级和规模,绿道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个级别。区域绿道是指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城市绿道是指连接城市重要组团的绿道。社区绿道是指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社区居民服务的绿道。
而在绿道景观营造的具体实施中,根据功能的不同将绿道分为生态型绿道、防护型绿道和游憩型绿道三种。
生态型绿道基于生态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要依托现有的水系、绿地、山体和道路,将绿道网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以及市政公园、森林公园和社区公园等的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打造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绿道。
△生态型绿道
防护型绿道基于隔离防护为主导功能,应根据城市污染物的具体分布规律,以降低城市污染为目的来选择植物。同时还应根据所种植的植物种类来安排植物配置结构,并结合街景特点,追求景观上的美化效果。
△防护型绿道
游憩型绿道基于游憩景观文化主导功能,在其设计过程中要与城市绿地建设相结合,可将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和城市河流、道路系统等纳入到城市游憩绿道的整体空间网络系统中,将游憩功能、景观功能和区域发展等融为一体。
△游憩型绿道
在现代规划设计理念下建设的绿道,通常既提供游憩用途的步道或游览景观,对传统的公园和开放空间进行连接,也为野生动物保存自然廊道、风景和历史景观路线,将生态环境、观光游憩和社会文化三大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国内外绿道大PK!哪一条是你心中的“最美”?
美国波士顿罗斯·肯尼迪绿道
提到美国波士顿绿道,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1867年完成的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规划。而近年来新建的罗斯·肯尼迪绿道,也已成为了波士顿的地标之一。
△罗斯·肯尼迪绿道规划图
罗斯·肯尼迪绿道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中心,长1.5公里,总面积12万平方米,将市中心连接至海滨,由5个具有滨水特征和便利设施的带状公园及绿地组成。贯穿南北的绿道,依次将南部的中国城公园、杜威广场公园、要塞岬海峡公园、中部的码头区公园、城市北部尽端的北端公园连接起来。
△罗斯·肯尼迪绿道局部鸟瞰
作为成功的城市再生项目,罗斯·肯尼迪绿道涉及高架公路的拆除改造、生态修复和景观再造。作为绿道项目,它充分关注绿道公共游憩空间的亲水性、生态环境的植物景观和有机照料、雨洪调蓄系统、历史文化保护性景观设计。
△北端公园
该绿道处于滨海地区,其文化因水的存在而具有独特性。设计规划上以水为基本要素,通过亲人尺度和丰富的水景设计为市民创造了宜人的生活环境,建立海景长廊和步行街让波士顿再次回到水的怀抱中。
△要塞岬海峡公园
绿化方面,以各节点公园为重点,建立了丰富的、复合的、多层次的自然植被群落,形成贯穿整个波士顿中心城区的生态板块,营造出空间关系明晰、层次丰富、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
△“迷宫喷泉”节点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
另外,在新加坡则有这样一条绿道,人们说它像一条项链,将一颗颗隐藏的“宝石”串连起来,经过擦拭后,让它们重现光芒。2018年7月,由中国风景园林网组织的新加坡园林景观专业考察团参观了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南部山脊绿道贯穿新加坡南部,通过花柏山公园、直落布兰雅山公园、园艺园林、肯特岗公园4个公园和玛朗小径、花柏山公园小径、亨德森波浪人行桥、山峰小径、丛林小径、亚历山大拱桥、天蓬走道7条游径构建了1条长9公里的自然廊道。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规划图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的构建利用现有城市绿地资源,经过合理规划,将其连接成完整体系。设计师规划了合理的游径路线,各段路线的设计风格不同,加入了部分节点和休息设施,为游人提供了丰富的游览体验。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中国风景园林网考察团成员供图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中国风景园林网考察团成员供图
很多节点承载着复合功能,部分道路、人行天桥具备城市市政功能,如亚历山大拱桥就承载了绿道游径和城市过街天桥的双重功能,在保证道路交通不被影响的情况下也确保了绿道的完整性。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中国风景园林网考察团成员供图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中国风景园林网考察团成员供图
在南部山脊绿道中,丰富生动的标志系统成为公园美景的一部分。指示牌详细标明目前游人所处位置和到达各公园的距离及步行时间,以帮助游人定位和规划游览路线。科普牌放置在公园中和游径两旁,详细介绍两侧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习性特征等。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中国风景园林网考察团成员供图
△新加坡南部山脊绿道©中国风景园林网考察团成员供图
河南武陟龙泽湖公园复合绿道
虽然我国的绿道建设不及国外早,但是我们的设计师对绿道有着独到的见解。ECOLAND易兰副总裁唐艳红认为,绿道不只是一个线状公园,而是一种更生态的概念,指城市中呈带状的绿色开放空间串联起需要保护的生态敏感绿地,并形成一个系统。
△武陟龙泽湖总平面图
由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2018年园冶杯市政园林大奖作品——武陟龙泽湖公园,在设计时就采用“水脉林网“的空间手法,通过水脉打造出以生态体验为特色的“复合绿道”。外层设置边界绿道,中层强化慢行交通,关注步行道的组织,内层为休闲步道。通过林网打造出以生活体验为特点的带状公园。
△贯穿全园的漫步道
△漫步道夜景
在复合绿道的绿色生态总体方案设计中,引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策略。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工程设计因地制宜,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态蓄水;局部采用小型的、分散的下沉式绿地、湿地花园等有雨水调蓄功能的绿地或水体,减少外排雨水量。最终项目和其中的“复合绿道”建成后,既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也给居民带来了优美的文化景观体验。
△滨河步道
△滨河观景台
武汉环东湖绿道
欣赏完龙泽湖公园绿道的美景,我们一起来体验“怡然东湖畔,行吟山水间”的美妙感受吧。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武汉环东湖绿道被不少代表委员誉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之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也是2018年园冶杯市政园林金奖的获奖作品之一。
△武汉环东湖绿道规划图
环东湖绿道总长28.7公里,依托东湖山、林、泽、园、岛、堤、田、湾8种自然风貌,与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效结合。设计师将绿道轻轻“放”到风景区的自然地貌中,最大程度保护了东湖区域生态环境,并实现东湖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取得良好的社会、生态效应。
△湖心岛
绿道整体景观结构为4+4+8,分别为4段景观绿道,4处门户,8大主题区域。根据绿道走线各具特色的景观资源,打造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等四条主题绿道,串联东湖听涛、渔光、白马、落雁、磨山、后湖等六大景区,通过透湖景、增节点、添色彩、融文化等景观策略,提升改造现有景点,同时新增二十处景点。
△塘野蛙鸣池塘
△塘野蛙鸣水车
设计中强调游客游览绿道的舒适性,线路通达便捷、功能设施齐全、景观变化多样、游览体验丰富,强调漫步东湖、文化随行。将东湖关联文化的发掘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展示自然山水与城市界面,强调大视域景观,提升、烘托现有景观节点,为游客提供欣赏风景的场所。
△湖中道
△湖中道雪景
△湖中道雪景
成都锦江绿道
在2017年发布的《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中,成都如同一只绿色的蝴蝶,以中心城区为圆心,绿地呈环形铺开,以锦江绿道为界形成躯干,东西两座山脉构成展开的翅膀。未来,成都全域将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体骨架的三级绿道体系和慢行系统,全长约16930公里,被称为“世界最长绿道”。
△成都绿道体系规划图
锦江沿线山、水、田、林、园等生态资源丰富,串联了世界级文化资源和城市重要功能区,作为“一轴”的锦江绿道以建设“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的总体目标,以“清水立轴、文化引领、景观营造、绿道为脉、产业重构、智慧管理”六大规划策略为导向,分为伏龙开源、古蜀乡愁、千年画卷、创意天府、绿色郊野五大文化主题段。
△锦江绿道规划图
其中,伏龙开源、古蜀乡愁段结合都江堰与精华灌溉区,展现水润天府的文明起源;千年画卷段依托成都主城区,展现天府文化的迭代发展;创意天府、绿色郊野段结合现代新区与浅丘田园的建设,展现国际城市的开拓创新。
△锦江白鹭溪生态公园
△锦江绿道上的健身设施
绿道,城市慢生活的载体。我们相信,日臻完善的绿道体系将成为城市的一张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