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舞台唱响“中国之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海事“走出去”成就综述

第一批进入STCW(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公约)履约“白名单”的缔约国;连续15届当选国际海事组织(IM0)A类理事国;主动提交提案、发出倡议,贡献“中国智慧”;几乎与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海运界的地位变化可谓空前。

作为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领域的推动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海事始终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胸襟,在我国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央的进程中,准确定位,担当使命,积极搭建符合国际标准体系的监管与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海事规则制定和全球海事治理,为我国航运企业和中国旗船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也无私分享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积极开展双边、多边交往,寻求海上战略合作最大公约数,为构建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际舞台唱响“中国之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海事“走出去”成就综述

2011年中俄界河联合搜救演习在黑河成功举行。

当好“徒弟”认真履约 助推中国海上贸易风生水起

2018年10月23日,40万吨级矿石船“明惠”轮成功靠泊大连港专用泊位,并接上岸电。此前,这里还曾实现同一泊位两艘重载40万吨级矿石船乘同一潮水安全靠、离泊。

在中国港口,大型、超大型中外船舶“卸完货即离港”已成常态。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记得我当船长时,驾驶着3万吨级船进港,20多米宽的船是从航道内众多渔船中‘挤’进来的。”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刘功臣表示。回想起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水上安全监管及服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位一辈子和海上安全打交道的长者心潮澎湃:作为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领域,中国海运快速融入了国际海运规则体系,服务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使我国每年的海运量都占对外贸易总量的90%以上。这个成绩的取得,中国海事功不可没!

历史永远铭记。198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交通部提出了“有水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大力扶持个体和集体运输,水路运输一片繁荣,港口数量和运力规模大幅增加。

与世界商贸往来,海运是重要路径。然而,国际海运规则严密,监管严格。如何让国外船舶安全、便捷进来,中国船舶顺利“走出去”,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快速融入国际经贸体系,是改革开放必须过的“关”。

“加入国际组织,履行国际公约要求,是快速接轨国际航运规则体系的捷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国际处处长谢辉表示,国际航运界监管虽然严格,但只要按照标准做,就可以享受公约提供的便利,保持海上贸易的安全、环保、高效。

“这个水上交管系统,是我们通过履行国际公约建立的,认真当好‘徒弟’,如今的交管系统年均监控船舶87万艘次,为宁波舟山港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宁波海事局指挥中心,宁波海事局副局长杨卫强指着大屏幕说。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交管系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加入国际公约,先后接受了40余个有关海上安全和防污染的国际公约和议定书,按照国际公约搭建起了完备的沿岸国、船旗国、港口国履约体系,为中国海上对外经贸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索,我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很难保障我国海上贸易的快速增长。”谢辉表示。

履约的目的就是让外国的商船顺利进来,更要让中国的商船顺利“走出去”。

“早期我国履约能力不足,发达国家的一个小要求对我们来说都是高门槛。”刘功臣表示,由于对公约不熟悉,中国籍船舶在世界各地港口国监督检查中的滞留率远高于平均值,很多都进入各主要港口国监督组织的“黑名单”。

为扭转被动局面,1997年起,中国海事先后推出“中国籍船舶开航前检查制度”“滞留案例调查制度”“安全诚信船舶制度”和港口国争议处理机制,努力“降滞脱黑”,为改善我国船队港口国监督(PSC)检查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过几年,中国船队打了个“翻身仗”。

1998年,我国成为第一个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审核和第一批进入STCW履约白名单的缔约国,在国际海事界产生巨大影响。同年,我国脱离巴黎备忘录“黑名单”,2000年脱离亚太备忘录及美国海岸警备队“黑名单”。目前,我国已名列各备忘录组织和美国海岸警备队“白名单”,成为“优质船旗国”。

认真履约,让国外船进来,中国船队“走出去”,中国海上对外贸易因此快速发展,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

争做“师傅”分享经验 为全球海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这几年向国际组织递交而被采纳的提案数量正不断提高,这在以前哪敢想啊!这表明中国已逐渐由‘徒弟’变成‘师傅’。”部海事局原办公室副主任姜雪梅表示。

据介绍,以前国外同行评价中国海事的国际会议代表是“三不”代表:不迟到、不早退、不发言。之所有出现这种状况,除了语言不精外,还在于当时我们对国际海事议题研究不深,对国际公约跟踪不够。

自1996年起,中国海事成立海事研究会后,情况大不同了。有专人研究国际公约进展情况,归档、研究每次国际会议的议题、材料等。研究得透了,跟踪得勤了,中国代表在国际会议上开始发言踊跃,并通过提案、倡议等形式,把中国很多观点向国际分享。

以IMO为例,如今每年平均递交提案50个左右,被采纳的提案也在不断提高。而在过去,别说递交提案,海域辽阔的中国一度被排挤在IMO之外。直至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才于1973年成为IMO正式成员。1975年,中国第一次成功竞选B类理事国。1989年,我国首次成功竞选A类理事国,至今已连续15次当选A类理事国。

记者了解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逐步配合IMO制定和修改相关国际公约。如承担了IMO“地效翼船暂行导则”修订通信工作组牵头工作,并向IMO提交提案,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积极参加了IMO机制下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相关谈判;针对IMO制定的《国际极地水域船舶航行规则》草案,组织开展研究并提交相关提案,使我国船舶、船员可以更娴熟地穿越北极水域;推动IMO于2014年认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北斗系统成为全球第三个正式进入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导航系统……

“如今,中国代表团参加IMO等国际组织会议时,总是积极递交提案,并参加了诸如压载水、载重线等工作组,履约能力显著提高。”谢辉表示。

不仅如此,现在IMO非常重视中国的意见,每次遇到重大问题时,一般会事先了解中国的态度,听取中国的意见;世界航运发达国家在国际海事论坛中讨论重大问题时,往往也会采纳中国的意见和建议。

除了越来越多参与IMO事务,中国海事还代表国家参加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国际航标协会和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参与了多项国际条约的起草、制定或修订工作,既维护了国家权益,也为全球海事治理体系的优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充分利用既有的交流合作平台和技术推广渠道,深度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重点工作、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推进海事开放合作格局。

2003年,我国在国际航标协会(IALA)中首次提出“数字航标”概念,并推动IALA成立技术组对“数字航标”进行研究。

2006年,我国针对IALA浮标系统的不足,率先提出了应急危险沉船标识的制式标准,得到世界的认可;在交通繁忙水域,我国率先应用蓝色灯光航标,使大、小船分道通航,大大提高了航运效率。

2015年,《MARPOL附则VI船舶能效规则PSC检查导则》在东京备忘录和利雅得备忘录区域实施,成为中国首例主导制定的区域性国际海事技术标准。

2016年,“有效利用事故经验教训,改进海员培训教育”提案,获得IMO海上安全委员会全票通过,各方一致同意,成立由中国牵头的非正式专家组研究推进……

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果,离不开海事人对国际标准工作的日夜钻研,更离不开他们多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对提高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智慧”的不懈追求。

国际舞台唱响“中国之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海事“走出去”成就综述

2018年成立由我国代表担任主席的起草工作组,参与IMO船舶安全使用岸电技术研究。

扩大“朋友圈”结缘世界 护航中国船队和货物“走出去”

“每年,我们要组织海事参加国际会议等国际交流活动100多次。通过各种会议和平台,中国海事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谢辉自豪地表示。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起海事双边或多边合作;与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国际航标协会、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起海事合作机制,与东盟各成员国以及美、英、俄、韩、日等国家建立起双边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的协定,进一步密切了双边、多边关系。

同时,主动融入国家外交战略大格局,参与东亚峰会、中国—东盟、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工作机制,推进我国与东盟的海事友好合作关系;利用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中国—东盟海事/海运工作组、马六甲/新加坡海峡航行安全合作机制等渠道,主动寻求海上战略合作最大公约数,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方针提供有效载体。

在此基础上,以“项目支撑”的方式,推进“一带一路”海事战略支点建设,发挥海事国际合作优势和专业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推进和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1月5日,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地区性发展战略——《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获得第14次中国—东盟交通运输部长会议通过,使东盟各国在海事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过去,我们只和周边的韩、日、俄、越南等国家有交流合作。现在,交流更广泛,合作更务实,友谊更深厚。”谢辉说。

据介绍,现在我国与国际合作的面越来越广,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合作内容涉及船员、船舶、防污染等海事管理各个领域;合作更加深入,如与东盟的合作从过去的磋商会议进入技术合作、能力建设等,合作深度、广度发生巨变。

通过广交朋友,互通有无,中国海事不仅学习了发达国家先进的海事管理经验,快速提升我国海事监管与服务水平,而且通过与更多国家的海事机构、港口当局和航运各界增进了解互信,为我国航运企业和中国旗船舶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今,中国船队要去哪里,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就建立到哪里,为中国船队和货物‘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撑。”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身影活跃国际舞台 讲述中国海事好故事

越对外开放合作,中国海事的底气越充足。

2016年11月24日,在IMO第97届海上安全委员会大会期间,时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许如清受邀进行主题演讲,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海事模式和中国经验。这是IMO成立60年来,首次邀请成员国就海事管理体制机制发表主旨演讲,与会代表反响积极。演讲结束后,IMO秘书长林基泽专门与中国代表团进行交流,高度赞赏了中国海事部门在海事履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除了中国海事“好故事”,还有中国“好经验”。

“现在,我们每年给区域性国际组织培训14至15次,包括IMO、IALA、PSC等诸多领域给很多国家授课,有很多谅解备忘录组织请我们讲课。”谢辉表示,近年来,我国海事广泛参与到安全、海洋环境保护、劳工等海事国际工作中,并通过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家授课、人才输出等多种方式传授中国经验。仅2016年,就选派优秀安检员赴巴林对利雅得备忘录、伊朗对印度洋备忘录进行PSC授课等。

多年来,中国海事还不断创新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牵头IMO通信组、担任国际组织会议主席、国际组织的审核专家等重要职位平台,为国际会议谈判和履约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也培养了一大批经略国际海事事务的专业人才。

2006年,在国际航标协会第十六届大会上,时任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当选为IALA理事会主席,这是IALA成立以来,也是百年国际航标合作史上的首位来自中国的主席。随后的5年时间里,中国为全球航海保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6年,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原理事长徐祖远入选IMO首届海事大使,为号召、带动全世界年轻人积极参与海事相关活动作出贡献。

经过中国海事推荐,自1973年加入IMO后,至今已派出5名工作人员进入IMO秘书处任职,并在我国驻英国大使馆设立了海事小组,派员常驻开展工作。不仅如此,如今在IMO货物和集装箱运输分委会主席、国际散货船和油船目标型船舶建造标准(GBS)审核组审核员、IMO成员国审核机制审核员、国际航标协会理事会理事等一系列重要职位上,都能看到中国海事人独当一面、不负众望的身影。

多年来,海事人就这样一直活跃在国际海事舞台上,积极参与多边和地区性海事事务,既拓宽我国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发声渠道,也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地区发展贡献着力量。

同时,大型船艇也积极“走出去”,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展示形象。

2013年6月10日,中国海事旗舰“海巡01”轮从上海出发,开启了对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和马来西亚等“四国五港”历时62天的访问,创下我国公务执法船出访时间最长、航行距离最远、第一次跨越赤道进入南半球、第一次驶入印度洋等多项纪录。

访问中,“海巡01”轮先进的装备,中国海事人的意气风发给登轮参观的各国海事领导和当地华人华侨留下深刻印象。一位85岁的老华侨赶了4个小时的路程专程参观“海巡01”轮,并在留言簿上留言:“为中国海事拥有设备如此先进、人员如此专业的海事船艇而感到骄傲!”

追寻中国海事船艇走出国门的轨迹,还有很多精彩记录:2004年5月25日,当时中国最大的海巡船“海巡21”轮出访日本,这是中国海事执法船首次走出国门,为加强与周边国家海上安全管理的合作奠定了基础;2012年8月25日,“海巡31”轮历时27天,圆满完成对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出访任务,这是中国公务船首次搭载直升机访美、首次跨洋航行,被列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成果清单;2014年10月,无人智能测量艇“海巡166-01”跟随“雪龙”号科考船,成功在南极罗斯海水域发现新锚地,并制作大比例尺专题海图,为维多利亚地新站建设提供了关键基础资料,今后也将提交IMO让世界各国共享……

一次次远航,成为中国海事对外交流与合作中一抹耀眼的亮色,也折射出我国海事综合实力正不断增强,不断走向远方。

□记者观察

越开放越自信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在我国逐步走近国际舞台中央的进程中,海事应该如何准确定位自身坐标?这是中国海事在服务改革开放、走向国际社会中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作为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领域,40年来,中国海事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始终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气度和胸襟,切实担负起职责使命,按照国际规则首先当好“徒弟”,认认真真苦练“内功”,只为安全、便捷地把外国船舶“请进来”、中国船舶“送出去”。

40年来,在快速提升海事治理水平的过程中,中国海事没有敝帚自珍,而是乐于奉献,积极参与国际海事规则制定、参与全球海事治理,积极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40年来,在广交朋友、结缘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海事不搞狭义的博弈,而是本着互利互惠原则,积极寻求海上战略合作最大公约数,为构建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因为中国海事始终认为,国际合作尤其是海运领域的合作,主要是求同,而不是博弈。因为安全、清洁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

也正是这样的开放合作,中国海事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也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在关键倡议中我国定位更准,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渠道更广;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点赞……

40年来,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引导,从遵循规则到制定规则。从认真听讲的“徒弟”,到传授经验的“师傅”,角色变了,能力强了,而为全球海运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心态始终没有变。

这种心态,源于一种自信,一种越开放越拥有的自信。这是中国海事人的自信!

图片由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提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