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1979年5月16日,深夜时分,金门岛上一片惊慌,接到上级命令的台军,火速在全岛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他们要找的,正是蒋经国曾经亲自接见、台当局栽培数年、全岛人民都十分崇拜的“明星”军官林正义

只可惜,整整三天时间过去了,台军除了在海岸边找到一双鞋子,其他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林正义的突然失踪,也引起了许多人猜测,这人究竟去了哪里?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彼时的他早已穿着救生衣,冒着生命危险穿过茫茫大海,奋力游向了大陆!

那么林正义究竟为何要冒死从台湾游回大陆?台当局是何反应?如今他又过得怎样了呢?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林毅夫

游向海峡对岸的大陆

1978年,对于新中国来说,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

党中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而僵持了许久的中美关系也终于破冰,两国共同发布了《联合公告》宣布建交。

当时,这些足以引起全世界瞩目的新闻,通过收音机,一一传到了26岁的林正义的耳朵里,也让他再次审视起了自己的内心。

作为一个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孩子,林正义家境贫寒,从小就知道要好好学习,将来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而在上学期间,他一直都比别人百倍千倍的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岁那年,林正义顺利考上台湾大学,成为了全家的骄傲。

进入校园之后,林正义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

但是第二年,随着家里的条件越来越紧张,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他思考过后,还是选择了去陆军军官学校就读。

毕竟,这个学校不用交学费,还有额外的补助可以拿。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彼时的林正义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很小的选择,却不知,这个决定让他阴差阳错地成了全岛的“大红人”。

那个年代的台湾,一直都流传着一句话“好男不当兵”,而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年轻人们,最终的选择也是去国外留学。

但林正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也让他的事迹火速在全岛传开来。

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当兵,台湾军方立即给他颁布了一个“优秀青年奖章”

不久之后,就连蒋经国也亲自接见了他。

就这样,林正义成了备受追捧的台湾“军界”楷模。

他的形象开始出现在各大报纸上,他的故事也通过各大广播被广为流传,台湾民众已经把他当成了“明星”一般的存在。

至于林正义的学业,也得到了台当局的一路保驾护航。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他不仅成功拿到了MBA,毕业后还被派遣到了金门岛马山连担任了陆军上尉连长。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蒋经国

这样“开挂”一般的人生,换成别人,或许都求之不得,但林正义却并不愿意一直保持下去。

因为,他还另有打算。

相比于军中那些容易被洗脑的人,林正义一直以来都很清醒。

他上学时喜欢读历史,在了解过旧中国曾经受到的屈辱和那些救国救民的有志之士的故事之后,就对大陆越来越向往。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林正义通过收音机了解了大陆的情况,日益感受到了祖国强大。

他始终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也希望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可以报效祖国。

所以,在做好心理准备之后,林正义就暗暗做下决定,找准时机去大陆。

入学北大遇伯乐

在决定离开台湾之前,林正义曾有意无意地向妻子透露自己的想法,他也会担心,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而且万一计划没有成功,他被抓回来,直接面临的就是死刑。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在祖国面前,似乎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林毅夫

1979年5月16日晚,在做好完全的准备之后,林正义故意传下命令,军中要实行演习,禁止驻防官兵开枪。

到了晚上10点左右,海水已经逐渐退潮。

林正义趁着四下无人,赶紧带着救生衣、指北针、急救包和水壶,以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来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上。

看着近处不断拍打过来的海浪,眺望着远处被黑暗笼罩的一望无际的海面,他的心脏跳得非常快。

从金门岛到福建厦门,距离只有两千多米,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到达。

回头看了一眼之后,林正义就毫无犹豫地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咚”的一声跳进了大海。

没过多久,林正义失踪的消息就传遍了军中。

上级领导知道之后迅速派人展开地毯式搜索,势必要把他给找出来。

只可惜,整整三天时间里,军方始终都没有一点线索,而这时已经有人能猜测到,他估计是逃去大陆了。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对于林正义的行为,台湾军方并不敢公开指责,毕竟他曾经被奉做军中楷模,这样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更关键的是,彼时两岸之间隔三差五就有炮战,这样也容易导致军心不稳。

再者说,他们的确是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大陆也没有公开宣布。

最后实在没办法,台当局只能告知民众林正义已经失踪死亡,还让人去林家给他们送了抚恤金。

当时这件事一经曝光,也曾在全岛引起激烈讨论,但随着时间久了,不少人也就慢慢淡忘了。

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彼时的林正义早已冒死穿过茫茫海峡,成功来到了大陆,并且改名为“林毅夫”,开启了他的新一段人生。

初次踏上祖国的土地,见证各地的大好河山和到处崛起的高楼,林毅夫总是禁不住感叹。

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并没有选择踏入别的领域,而是选择了继续读书。

在相关人员的安排之下,林毅夫以新加坡华侨的身份进入了北大经济系。

巧合的是,这一年,他又幸运地遇到了自己的伯乐,也就是曾经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因为曾经学过西方经济学,加上会说英文,林毅夫就被安排到舒尔茨身边当翻译。

表现十分优秀的他,自然受到了这位“大神”的青睐。

在对方的真诚建议下,林毅夫决定去美国继续深造读博,这一期间,他还写出了一篇十分精彩的论文,即《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

这篇论文让他从此名声大噪,成为了不少学校和机构争抢的对象,很多人都希望他能留下来。

但最终林毅夫还是选择了回国。

那时中国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尚且不足,连相关的资料和师资力量都没有。

可林毅夫却觉得,国家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他必须要回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就这样,他带着三十多箱沉重的资料,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回到国内之后,林毅夫正式加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开始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大展拳脚。

他与众位海归人士共同成立了CCER,主要讨论农村发展、金融改革、粮食问题、社保体系等一系列的政策。

期间,林毅夫还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而为了让更多的北大学子开拓视野,早早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他还经常邀请相关领域的大师前来演讲。

2000年,中共召开的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第一个“十五计划”,林毅夫就是它的起草人之一。

林毅夫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大力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在国际上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为了实现这些,他已经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也经历了不少生离死别。

寸草恨无报春晖

早年林毅夫曾在台湾读过余光中的《乡愁》,能体会到两岸同胞被一湾海峡分隔开的痛苦和无奈。

没想到,多年之后,他也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自从来到大陆之后,林毅夫一边忙于学习,一边通过各种方式跟家中联系,偶尔也能得知父母的状况。

但是到了1996年,母亲的身体出现了大问题,没能抢救过来,最终还是不幸离开了人世。

去世之前,她把几张台币分发给了自己的儿女,希望他们能记得回家。

因为觉得愧疚母亲,林毅夫痛哭过后,就把这张台币放进了自己的皮夹里珍藏着。

每次想她了,就拿出来看看。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到了2002年,父亲去世的消息又传了过来,林毅夫惊愕的同时,内心更是痛苦万分。

那时他正在国外参加一项研讨会,面对记者提问时却忍不住伤心落泪。

最终,他鼓起勇气对着镜头表示,希望台当局能让自己回去祭拜。

毫无疑问,这一新闻一经报道,就在海峡两岸甚至国际上都引起了巨大反响。

台当局见已经瞒不住,就公开指责其“叛逃大陆”的罪行,还对他发起了通缉令。

林毅夫没想到自己只是想要低调地回去祭拜父亲,却再次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他很想回去,那段时间,林家人也一直没把林父入殓,只为了等他回来。

只可惜,因为各种不可抗的原因,林毅夫回台湾的事情始终没得到允许。

最终,他只能让妻子代替自己回去。

父亲入殓的那一天,林毅夫也在家中设置了灵堂,通过屏幕祭拜。

看到父亲的遗容那一刻,林毅夫的眼泪顿时流的停不下来,跪在地上久久不愿起身。

而这一幕也让在场之人不禁动容。

中国有句老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母亲病危时,他无法亲自侍奉左右,父亲抱病时,他无法返乡照顾。

这些都会是林毅夫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1979年台湾连长冒死游回大陆,改名后入学北大,今成中国顶级智囊

将对于父母的愧疚深埋心底之后,林毅夫就将重心都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相继对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等进行了深刻研究。

2008年,林毅夫还被世界银行邀请担任了副行长,任职五年之后,他就重新回到了北大教学。

林毅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由他们来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时代。

如今的林毅夫已经是70岁高龄,而他的学生也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当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光发热时,也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恩师,曾经舍小我成大我,用一片赤诚之心抒写家国情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