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跨国企业:与中国脱钩行不通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国际观察)全球跨国企业:与中国脱钩行不通

新华社记者

近日,英国某行业组织负责人声称“英国公司正大规模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然而,中国英国商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英国企业普遍对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员杰里米·沃纳警告,与中国脱钩要付出惨重代价。

在全球范围,众多跨国企业普遍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供应链优势显著,扩大开放步伐坚定,是经济全球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中国脱钩行不通。

贴近中国市场是大势所趋

多家欧洲跨国公司近期发布上半年财报。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欧洲汽车制造商在华业绩不俗,英国快消品公司利洁时、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也有良好表现。

在世界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反复、供应链梗阻、能源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跨国企业在中国销售涨势强劲、投资稳步推进、业务迅速拓展。

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消费市场的中国,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是众多跨国企业的兴业沃土。贴近中国市场,是它们经营策略的主线。

以汽车产业为例,伴随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品牌将中国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代表汽车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在中国迅速发展,吸引国际汽车业巨头加大创新和研发力度,中国正成为全球汽车业创新中心。

“如果你不在中国,如果你跟不上中国的速度,我很怀疑你在未来5至10年能否成为一个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前首席执行官冯思翰说,当前中国是“引领下一代汽车发展趋势的动力之源”。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中国充满活力,“与中国脱钩”的观念“可悲”且“具有误导性”,只会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认为,一些“脱钩”趋势将使全球增长付出巨大代价。她指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一个开放的中国对全球贸易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前景意义非凡。

深耕中国产业是人心所向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举世瞩目。在数字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大数据等新技术潮流助推下,中国正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聚合地,其产业优势吸引着世界目光。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指出,中国是全球供应链和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与中国合作是世界经济前进的方向。

在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等固有优势基础上,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中外企业深度合作,同台竞技,生产要素聚集协同优势显露无遗。

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建立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合作涵盖在中国、欧洲和北美的动力电池供应;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采埃孚集团在中国布局近40家制造工厂,在华第四家研发中心今年上半年破土动工;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落户上海市静安区,将深度参与全球新药研发……这些跨国企业加码在华投入,不约而同把中国作为战略重心,意在充分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国际车企在车型规划阶段就希望我们介入,双方共同规划产品,技术集成效率大大提高。”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中国企业和国际车企通过合作互学互鉴,有利于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

分享中国红利是全球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融通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放宽外资准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不断释放开放红利,促进中外市场相通、产业交融。

通过搭建进博会、消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中国市场活力得以全面展现,有力推动国内外商品、服务对接,为中外企业提供难得合作机遇。

今年上半年,跨国公司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加码投资中国的消息不断传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举办奠基仪式,大众安徽MEB工厂已基本准备就绪,预量产车将于下半年下线。中国美国商会、中国德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超六成美资企业和超七成德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诺华集团(中国)总裁贝德年盛赞中国市场的开放、潜力和商机,称中国是诺华集团在全球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

一个充满机遇的新兴市场大国,一个发展动能澎湃的创新大国,一个向世界敞开襟怀的开放大国,带给世界各国的是无穷的机遇。

来源:新华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