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巴剎居然比马桶还脏,你收过那里的钱吗?

巴剎,在新加坡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词,非常富有生活情调。

巴剎,源于马来语pasar,意思是市场、集市。也有学者说最早出自波斯语。

在新加坡,特别是在新加坡生活久的老妈子,见面打招呼常说:”我要到巴刹买菜。”

新加坡最有名的巴刹是唐人街——牛车水。

原因很简单,规模大、货物全,光各种摊位就有上千个,绝对的大集市。

新加坡巴剎居然比马桶还脏,你收过那里的钱吗?

巴剎也承载这很多“老人”美好的回忆!

一些“老人”回忆,童年的逛巴刹,地上污水斑斑,走路总是小心翼翼躲避水渍,人多的时候地方又挤又热,但是每次逛完,可以喝杯清凉解渴的仙草水,或吃碗嫩滑的豆腐花。每个摊贩似乎都能讲流利的方言、马来话、印度话,要学实用生活用语,巴刹是最好的生活教室。

对于很多从小到大在新加坡的小伙伴,工作后上巴刹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突然想念从小吃到大的锦茂巴刹的炒粿条、水粿、虾面、鱼丸面,还是会特别空出时间去回味小时候的味道。

记忆中逛湿巴刹,物品价钱是用嘴巴问的,不是眼睛看的。先被商品吸引,再问价钱,一边讨价还价,一边心算一下价格是否合适再决定买或不买。问价钱时,还会加一两句“什么最新鲜?”、“怎么煮才好吃”。岛国能讲方言的场所越来越少,逛湿巴刹是少数能使用“母语”的公共场所。

新加坡巴剎居然比马桶还脏,你收过那里的钱吗?

说到价格,这是巴剎和超级市场最大的区别,巴剎的商品都没有明码标价!

为什么湿巴刹从前没有展示价格,现在却有明示价格的要求呢?

这就是湿巴刹文化,它包含了草根社会的人情味,以及旧时生活的世故圆滑。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商业良心的摊主做生意讲究长做长有,不会为了赚一次的钱毁了商誉,失去一个招揽长期顾客的机会。品质新鲜,价钱公道,再加上贴心服务,消费者就会忠诚地排队等候,一家三代光顾。摊主一天不开档,第二天便有顾客嘘寒问暖,像关心亲人一样。

尽管超市服务便利,地方整洁,但逛湿巴刹的收获会更丰富。这不只是品质和价格的问题,而是互动交流经验有别。超市的蔬菜再新鲜也不会跟我说话,告诉我怎么煮它才好吃,不能存放太久破坏新鲜口感。

新加坡巴剎居然比马桶还脏,你收过那里的钱吗?

但你想过,这里交易的“钱”有多“脏”吗?

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一些钞票上的细菌与鞋底和马桶座位一样多,来自湿巴刹的钞票细菌数量更达4万8000,是提款机钞票的一千倍。

新加坡巴剎居然比马桶还脏,你收过那里的钱吗?

这项调查将300张钞票作为样本送到实验室。这些钞票来自全岛超过100个地点,包括小贩中心、医院、超级市场和湿巴刹,并将之与从提款机提出的钞票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一些钞票所带有的细菌,与鞋底和马桶座位一样多,也比智能手机甚至厨房海绵的细菌群体还要高。

其中,来自湿巴士的钞票细菌最多,平均每张钞票有4万8000个细菌,相比之下,提款机钞票只有少于50个细菌。

而产生细菌的原因就是——

售卖生肉和生鱼的摊位,钞票会有最多交叉感染的细菌。细菌需要水分来生长,因此潮湿、温热并黑暗的环境最容易有细菌滋生。

拿着这样的钱,还能有安全感吗?

新加坡巴剎居然比马桶还脏,你收过那里的钱吗?

所以,还是支持新加坡巴剎移动支付吧!

这算不算一个大力支持移动支付的好理由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