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对成都人胡周来说
从主城区搬到天府新区生活工作后
他才“遇见”杜甫笔下那个
绿林清波、水鸟翻飞的成都
打造多要素城市生命系统
在“天府之国”四川,天府新区正探索建设公园城市, “描摹”未来中国城市的样子。
何谓“公园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说
“一公三生”(公共、生态、生活、生产)四大基本属性叠加是公园城市的内涵,也是一种更好的城市发展建设模式,多种要素组合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系统,这是一种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也将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沿着成都的城市中轴线一路向南,当水泥丛林逐渐消退、温润湿绿扑面而来,便是进入了天府新区。这里地处成都市主城区南部偏东的丘陵地带,区域内有三岔湖、龙泉湖、岷江、龙泉山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规划面积达 1578 平方公里,其中成都片区规划范围为 1293 平方公里。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
规划建设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天府新区在建设之初,便确定要根据现有生态环境合理实施规划,不以快速的经济发展而牺牲生态效益,“蓝绿空间” 占比超过 70%,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 30%。
鹿溪智谷绿道
位于天府新区的鹿溪智谷绿道,2018 年初对公众开放。绿道依山傍水,依托原有的自然山体、鹿溪古河、枫杨林带、苗圃院落、农田乡道等生态本底,保留了数千棵乔木及众多竹林、花灌、沟渠、田塘,打造出了野趣盎然的林下生态绿道,形成了“山水林田路湖” 的生态格局。
鹿溪智谷绿道成为胡周的消夏胜地。他告诉记者,绿道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有各种运动场地和健身中心,“简直是国际级的旅游度假区,关键是全免费开放。以前在老城区住,也有绿地和公园,但一到晚上和周末人挤人,完全没有休闲的感觉。”
兴隆湖生态绿地
同样位于天府新区腹地的兴隆湖生态绿地,其湖区水面约 4500 亩,是成都目前最大的人工生态湖泊,总面积相当于32 个成都人民公园。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天府新区的绿道“依生态而建,而不是破坏原有生态后再建。” 他透露,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区域级绿道 187 公里、城区级绿道 210 公里、社区级绿道 803公里,到 2035 年将形成全域1200 公里三级绿道体系。
未来发展回归城市本质
天府新区这一做法得到有“新加坡规划之父”美誉的国际城市规划大师刘太格的赞赏。他表示,“在城市建设中,有特色的山水必须保留,山和水的关系是自然生态演化的,在短时间不能再生长,破坏山和水就等于破坏生态。这一点上,天府新区做到了。”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指出,从最遥远的宝墩文化算起到现在,成都 4500 年来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文明史,“这座城市不论怎样发展、如何壮大,都保持了生态、田园的本真性质,这是成都独有的城市文明、地域文明。”
谈及天府新区以及公园城市的未来,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说:“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建设首先要回归城市的本质,公园城市无疑是其发展方向之一,相信这终将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胜景。”
记者:王鹏
来源:中新社电
编辑:大壮
转自:天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