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古老的民族“侗族”,全国总人口大概有200多万,主要贵州居多,而贵州的侗族大多居住在黔东南州黎平、从江和榕江县,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只享誉世界的“金蝉”就是其中一宝“侗族大歌”,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为什么侗族的歌曲要叫“大歌”,而且还与金蝉有什么关系,怎么样惊艳世界,如果不知道那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侗族大歌是什么?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同胞认为”饭养身,歌养心”,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侗族大歌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歌唱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混声大歌等七种。它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得由三人以上进行演唱。在侗族大歌中,常在歌曲后半的”拉嗓子”部分运用以长音方式构成的持续音。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黎平县的侗族合唱团,从解放以来,已有35名侗家青年男女到过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唱《侗族大歌》。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1986年10月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组织侗族合唱团11人,首次出国赴法国巴黎,参加秋季艺术节活动,她们在巴黎夏乐宫演出非常受到欢迎,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仅谢幕就达37次。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1988年6月,贵州省榕江县”金蝉歌队”又应邀参加中国少儿艺术团赴法国和平儿童节十周年暨南特大众艺术节演唱侗族童声大歌,荣获一等奖。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1994年春节文艺晚会和2001年的春节文艺晚会,黎平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蝉之歌》、《布谷催春》等侗族民间的歌曲,从而使黎平县这朵藏在深山里的民间艺术奇葩,名扬海内外。

贵州飞出了一只“金禅“,不但惊艳世界还被列世界遗产!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贵州的这只“金蝉”不但惊艳世界,还获得了世界最高荣誉,我建议喜欢的朋友都可以去听一下,真的是相当不错!如果喜欢贵州文化,可以关注我们头条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