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加坡华中总校长潘兆荣任新侨学校教育督学:希望把“嘉庚精神”传递下去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沫依图/校方提供

近日,广州新侨学校官宣前新加坡华侨中学校长、现华中董事局顾问潘兆荣任学校教育督学一职。据悉,潘兆荣暑期已带领学校团队制定了新学期战略发展计划,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把引入优质师资放在工作首位,并开启教学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并为其提供更多交流与科研合作的机会。

原新加坡华中总校长潘兆荣任新侨学校教育督学:希望把“嘉庚精神”传递下去

漂洋过海传递“嘉庚精神”

“我认为把‘嘉庚精神’在年轻人中发扬光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谈及加入新侨学校的契机,曾在新加坡华侨中学任职35年的潘兆荣这样说道。同时,他希望将在华侨中学积累的优秀办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向全世界推广,“作为一个教育者,办学的时候不能把关注点局限在小部分学生身上,让我们在新加坡已经很成功的教育理念在新侨生根发芽,再把这份理念在中国传承下去,我觉得这就是“嘉庚精神”中“己立立人”的价值所在。”

虽然同属华中校群,但在潘兆荣看来,两所学校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所不同。“两校都重视双语文化,因此可以在这一方面共同深入研究一些课题。不同之处在于华中是百年老校,老师和学生们都知道自己的定位和责任。但新侨是一所崭新的学校,所以接下来我会尽量多了解老师们的需求,顺便分享我的经验和理念,把老师们的专业知识提高,把团队精神建立起来,以便一起把学生教好。”

原新加坡华中总校长潘兆荣任新侨学校教育督学:希望把“嘉庚精神”传递下去

对于未来有何期待?“希望帮助新侨成为一所世界级名校,并把在华中已有25年历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发扬光大。”潘兆荣这样表示。

着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西方的国际教育跟我们传统的东方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一般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少有表达的机会。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自发地、充满热忱地学习,因为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翁。这是基本的不同。”谈起东西方教育理念差异,潘兆荣这样解读,在来到新侨后,他也将着手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据悉,这一改革将从基础英文课程开启,之后慢慢推广到所有科目。老师将减少讲课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讨论及梳理知识与论点,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IB课程的学习中不用刷题也能考出好成绩。

除了教学方法,学校的架构优化也是潘兆荣所关注的重点。他提到,一个好的学校,最重要的是老师,接下来,新侨学校的部分老师将前往华中进行交流学习。潘兆荣认为,老师们需要具备“公仆型领袖”的精神,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专业提升,还要为团队中的同事提供帮助和指导。“我希望尽我所能将我们老师的团队精神培养起来,这对提高整所学校的师资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南洋华中校群成员之一,校群内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也变得十分关键。潘兆荣表示,自己希望给两所学校的学生领袖多提供一些讨论交流的机会,期待新侨的学生能从下学期开始接触科学研究的相关课程,而华中的学生已经有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两边学生可以进行合作。疫情好转之后,课程形式可以在华中或新侨校内线下举行。

原新加坡华中总校长潘兆荣任新侨学校教育督学:希望把“嘉庚精神”传递下去

“合作形式可以是共同讨论出一个研究主题,然后同时在广州和新加坡各自做研究。第二年其中一方学生去对方的学校内,一起呈现研究的结果。这种合作项目除了能让学生获得科研方面的心得,在相处的过程中也能使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潘兆荣这样说道。(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

校对 | 周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