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4万亿的饮食市场规模,这是全世界最庞大的消费需求和最有优势的资源,但是整个中国饮食市场处于原始状态,14亿人吃得随便没有健康饮食的标准!什么是健康饮食,就是吃身体需要吃的而不是自己喜欢吃的,病从口入!身体70%的疾病都是我们自己吃出来的,可以说传统的饮食习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那么如何改哪?有三种模式供我们参考和选择!
一、新加坡的食阁模式
因为新加坡规定家庭不得向室外排放油烟,所以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不在家做饭,选择在“食阁”就餐。新加坡“食阁”的饮食价格实惠,10–20元就可以填饱肚子,而且是整个加工过程可视可控,安全卫生可口。新加坡“食阁”模式,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方便居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管理。
但是新加坡的食阁还是大排档和小吃的模式,虽然可以很大程度方便普通民众的日常餐饮需求,还是在美食的阶段,基本上属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阶段,没有健康饮食的概念,也无法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属于小摊小贩模式。
二、日本玉子屋模式
日本最大的快餐企业玉子屋凭借“单一菜单”的商业模式,以高效的服务链条,很好地解决了健康、标准化和低损耗的问题,年销售额过180亿日元,被称为日本的外卖之王。玉子屋每天只提供一种菜单,周一到周五不重样,注重健康和营养在解决消费者不知道今天吃什么好的选择难题时,又可以实现大规模批发采购降低成本和损耗,同时将缩减的成本全部用于丰富食材,满足顾客好吃又便宜的需求。
正因为有了“单一菜单”对成本和效率的把控,玉子屋才有可能去追求规模经济。玉子屋实行的是会员制,会员以公司为单位,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订餐,条件是一个公司每天至少要订10份以上的便当,也就是说玉子屋只接受一定数量的团购,靠的是规模制胜。随着订单规模不断增加,单个产品的成本就自然会减低,因此玉子屋拥有了非常强的成本竞争力。
三、社区共享厨房模式
我们的社区共享厨房就是学习新加坡的食阁模式,复制日本的玉子屋模式,同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标准和要求,在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市场现状和居民饮食习惯,推出社区健康饮食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机器生产和社群关系链运营,分享健康饮食知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打造健康饮食产业链。
社区共享厨房的结构分:健康饮食直播间、社群关系链、社区共享厨房和中央厨房四个部分,健康饮食直播间分享健康饮食知识,直播健康饮食生产流程,通过社群订餐实现消费定制生产;社区共享厨房:无厨师、无明火、无油烟、无污染智能化标准化生产,为本社区提供健康饮食和就业机会;中央厨房为本区域社区共享厨房提供半成品加工和配送服务,打造从“田头到指头到舌头”的健康饮食产业链;社群关系链里社员通过送产品发工资培养健康饮食消费,为自己带来一份稳定持续的收入。社区共享厨房通过刚需创造必需,消费定制生产的运营模式,把健康饮食变成一个大众产品,把帮助别人健康饮食变成职业,把健康饮食生产利润变成普惠式收入。
社区共享厨房提供的健康饮食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标准生产,通过智能机器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保证每人每天摄入一种肉类和3-5种蔬菜,生产健康营养餐打造中国版外卖之王,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实现“5+2”饮食法,就是5天吃身体需要吃的,2天吃自己喜欢吃的,科学饮食膳食搭配营养均衡,拒绝病从口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019年中国饮食消费为14万亿,其中生产成本是5万亿,利润9万亿,但这9万亿都被中间商赚走了;美团饿了吗靠送饭就能市值几千亿美元,创造几百万就业岗位。社区共享厨房就是想通过健康饮食这个世界上最刚需最赚钱(最赚钱的不是利润最高的,而是消费频次最多的)生意,以健康饮食为入口,将社区、农民和工厂各个环节有机组合协作生产,用互联网分享链接和数字化计算技术打造新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模式,刚需创造必需消费定制生产,在解决社区居民健康饮食、大众就业创新的同时,又能通过定制生产解决农民农产品的销售和企业过剩产能的问题,可谓一举三得,利己利人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