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被誉为天书的《尤利西斯》,她翻译了四年,并做了20万字注释——日文翻译第一人文洁若:我为翻译而生

作为中国翻译日文作品最多的人,文先生曾获得过日本天皇授予的特别嘉奖状。她与丈夫萧乾晚年历时四年合译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堪称文坛盛事。该书内容博大且难懂,因此他们在书中做了20万字左右的注释,以方便读者阅读。

译者|被誉为天书的《尤利西斯》,她翻译了四年,并做了20万字注释——日文翻译第一人文洁若:我为翻译而生

文洁若先生

7月15日,炎炎夏日的一个难得的凉爽天,知名出版人、海天出版社副社长、大道行思传媒总经理刘明清携公司同仁拜望了出版界老前辈、翻译家、作家文洁若先生。作为中国翻译日文作品最多的人,文先生曾获得过日本天皇授予的特别嘉奖状。她与丈夫萧乾晚年合译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堪称文坛盛事。萧乾先生既是文洁若一生的灵魂伴侣,也是她翻译事业的良师益友。

89岁高龄的文先生不愿随子女去美国过清闲日子。她体格健朗,文思敏捷,如今虽已年至耄耋,生活上仍事必躬亲,从不假手于人。她说:“生活中我没有别的兴趣,就喜欢翻译、写作,我就是为翻译而生的;没有人夸过我漂亮,也没有人夸过我聪明,我取得的这一点成就,全靠我的勤奋。

早年,因父亲在驻日使馆做文官,文先生随父在日本读了七年小学,抗战爆发后才回到国内,后毕业于清华大学英语文学专业,有着扎实的日文和英文基础。文先生说,她后来在日语翻译方面取得的成绩,除了得益于早年的基本功外,最重要的启迪来自钱稻孙、周作人二位先生。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为了培养业务骨干,特准许她每周三个下午分别到钱、周两先生家学习,得到国内日本文学造诣最深的二位先生亲炙,文先生感到莫大的荣幸。她帮两位先生校订书稿、查阅资料,亲承謦欬,日语翻译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文先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孜孜不倦地工作四十年,编辑、校订了大量书稿,工作之余,她翻译了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等众多日本作家的作品达800万字。直至今日,文先生仍每日埋头书案笔耕不辍。她说:“翻译是我一生最钟爱的事业,我准备工作到100岁,直至拿不动笔的那一天。

除了钱、周二位先生,对文先生的翻译事业影响最大的是萧乾先生。谈到萧乾及他们共同的事业,文先生满怀深情地说:“他文笔极佳。和萧乾结婚前,我靠勤奋认真获得社内同仁的获得好评;在他的影响下,我的文字也逐渐变得洒脱一些了。”回忆起二人晚年合译“天书”《尤利西斯》的情景,文先生说:“那是我一生最快乐、最充实的四年。”当时,出版社原想找钱锺书先生翻译此书,钱老表示,八十衰翁接此工作,不啻自杀。后来出版社找到萧乾、文洁若两先生,萧先生亦感老迈,有些力不从心,文先生却一口应承下来。她说:“我当时才六十多岁,有的是干劲儿。从此夫妇合作,在此后的四年时间里埋头苦干,破译天书。我负责译初稿,查资料,加注释,把好信这一关;萧先生负责加工润色,力求达和雅。整整四年时间,两人日日伏案,有时一天工作长达十五六个小时,总算把这块别人不敢碰的硬骨头啃了下来。

译者|被誉为天书的《尤利西斯》,她翻译了四年,并做了20万字注释——日文翻译第一人文洁若:我为翻译而生

文先生与刘明清

文先生说,人与人有缘,人与书也有缘。二战期间,英伦三岛烽烟遍地,正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执教的萧先生为躲避战火,疏散到剑桥,在刚买到的一套《尤利西斯》的扉页上写下一行字:“天书,弟子萧乾虔读,1940年初夏,剑桥。”不久又给胡适寄去一封信,写道:“《尤利西斯》这本小说如有人译出,对我国创作技巧势必有大影响,惜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文先生至今还记得,童年在日本一次与父亲逛书店,父亲指着橱窗内刚译成日语的《尤利西斯》说:“这么难的书日本人都能翻译出来,真厉害。”年轻的萧先生和年幼的文先生绝想不到,时隔半个世纪,两人竟会搭成夫妻档,联手将这部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翻译出来。

译者|被誉为天书的《尤利西斯》,她翻译了四年,并做了20万字注释——日文翻译第一人文洁若:我为翻译而生

文洁若讲述萧乾与《尤利西斯》的翻译

——人民网读书频道

2010年3月31日下午,萧乾夫人文洁若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做了“《尤利西斯》的翻译”学术报告会,文洁若讲述了她与萧乾翻译《尤利西斯》的缘起以及二人携手完成这部“天书”的那段艰苦而充实的感人岁月。

半个多世纪的《尤利西斯》情结

文洁若称《尤利西斯》的中文版翻译酝酿了半个多世纪。《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该书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并被誉为20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尤利西斯》是英国现代小说中最有实验性、最有争议的作品。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据文洁若先生回忆,1929年萧乾在燕京大学学习的时候,听杨振声教授的课程时就听过关于《尤利西斯》的讲座; 1939年在他去英国伦敦大学任教的时候买了《尤利西斯》;1940年曾写信给胡适先生,希望中国有人能翻译出《尤利西斯》;1940年初夏,萧乾在剑桥研读《尤利西斯》后,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天书,弟子萧乾敬读”几个字 。萧乾心里一直想着《尤利西斯》的翻译,但没想到最后自己会翻译。

译者|被誉为天书的《尤利西斯》,她翻译了四年,并做了20万字注释——日文翻译第一人文洁若:我为翻译而生

1998年6月周建南在病房给萧乾照相

文先生最早知道《尤利西斯》可以追溯到1934年,当她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时,父亲带她到日本的书店,曾指着一套七卷本的《尤利西斯》对她说:日本人把这么难的书都翻译出来了。“到中文版出版,整整晚了六十年。”文先生不无遗憾地说。正是这样一种情结,1990年8月,当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找到萧乾与文洁若时,文先生欣然同意,八十多岁的萧乾先生因为怀着对文先生的一份情也勉强答应了。钱钟书老先生曾认为他们此时接手翻译《尤利西斯》是“找死”!可见其翻译的难度。萧乾夫妇携手开始了《尤利西斯》的翻译工作,1994年4月全部译完。

给日文版《尤利西斯》纠错

1934年,文洁若随在日本做外交官的父亲到日本,在日本生活了两年多 。她的翻译生涯可以从在日本上小学时算起。那时父亲看她喜欢临摹日本的儿童书,父亲就鼓励她将书中小人嘴里吐出来的日文翻译成中文。后来,父亲又给她买了日文版的《世界小学读本》,让她把他们翻译成中文,她那时和父亲合用一盏灯翻译了100多万字。文先生的日文和她的英文一样好,曾先后翻译过不少部日本的文学作品,是目前国内翻译日文最多的人。

《尤利西斯》在日本有四个版本,文先生毫不讳言日文版对他们翻译中文版有很大的帮助,他们手中的四种版本的日文版《尤利西斯》,对他们理解这部天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过文洁若像孩子般得意地说,不过我们也发现了日文版本有个别翻译错误的地方。后来在一次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时候她向日本学者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来日文版本真的采用了她的意见进行了修订。“这也算是我对他们的回馈吧。”

最后一首爱情诗——《尤利西斯》

“与萧乾合作翻译《尤利西斯》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文洁若由衷地评价她与萧乾先生的译著。在《水底的火焰》中记述萧乾先生的后50年来看,萧乾先生选择做翻译工作是一种无奈之举,不能搞创作了,做作翻译不仅使我们读到更多的有高质量翻译水平的外国文学作品,也让萧乾自己通过做事情得到一点精神安慰。从1990年萧乾同意与夫人一道翻译,到1994年汉译本第一卷出版,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夫妻二人放弃了休息和娱乐,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 两位先生起早贪黑专心地翻译《尤利西斯》,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就想着赶紧把这部旷世巨著翻译出来。

“这本著作里有爱尔兰的童话,有宗教的故事,各方面的知识都有。”她还特别提到翻译中意识流的问题,怕读者不懂,但又不能妄加改动,所以她和萧乾翻译的《尤利西斯》和原著一样厚,做了大量的注解,力求保证作品的质量。“不能把作品翻译的粗制滥造,不为钱,把好的作品对等翻译。”

译者|被誉为天书的《尤利西斯》,她翻译了四年,并做了20万字注释——日文翻译第一人文洁若:我为翻译而生

《水底的火焰》封面

《水底的火焰——知识分子萧乾》的作者丁亚平在最后的点评时称:《尤利西斯》是萧乾献给文洁若“最后的一首爱情诗”,也是萧乾先生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首爱情诗”。据丁亚平介绍,1991年八十高龄的萧乾和六十多岁的文洁若先生挑战巨著,他们勤奋与执着,历经四年,高质量地完成译著,谱写了一首动人的“爱情诗”。文洁若是女性化的男性人物,是国内翻译日文最多的人;而萧乾则是一位杰出的报人、记者、作家和翻译家,曾被巴金评价为“奇才”与“大家”。

今年是萧乾先生诞辰100周年,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文化老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水底的火焰——知识分子萧乾(1949—1999)》,记述了萧乾先生人生的后50年经历的风风雨雨,而翻译《尤利西斯》,是他50年的夙愿,也是一首最美丽最精彩的爱情诗。

(《水底的火焰——知识分子萧乾(1949—1999)》2010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附: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 化名萧若萍,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然遍英伦,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54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筹备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文洁若:萧乾先生的夫人。贵州贵阳人,1927年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英语专业。曾任职于三联书店,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科编辑、编审,苏联东欧组编辑,外文部亚洲组日本文学翻译,《日本文学》丛书(19卷)主编,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会员。

1985-1986年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问学者和东京东洋大学客座研究员,赴日研究日本近代与现代文学。80年代,多次赴英、美、德、挪威、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等地,从事文学交流活动。

2002年被推选为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名誉理事,2004年被评为资深翻译家。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萧乾与文洁若》、《我与萧乾》、随笔集《旅人的绿洲》(合集)、散文集《梦之谷奇遇》、评论集《文学姻缘》等。 译著有《高野圣僧–泉镜花小说选》、《芥川龙之介小说选》、《天人五衰》、《东京人》以及与萧乾合译意识流开山之作《尤利西期》等近千万字。

《尤利西斯》: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1990年至1994年萧乾和文洁若将其翻译成中文。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尤利西斯》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的细致刻画。乔伊斯以他惊人的文学功底,用一百万字讲述了三个人物在十八个小时内的活动。《尤利西斯》虽篇幅巨大,但毫无赘言,乔伊斯以他对人生和生活的认识和细腻的洞察力,描写了主人公的行动,语言和细微心理变化。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并被誉为20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每年的6月16日已经被纪念为“布卢姆日”。《尤利西斯》是英国现代小说中最有实验性、最有争议的作品。文学界对于《尤利西斯》的评价,呈现出两个极端。一些评论将《尤利西斯》的身价抬得很高,觉得它“是一部旷世奇作”;另一些评论又将它贬得很低,觉得它“粗俗不堪入目”。 乔伊斯本人于1920年在书信中评论此书为:它是一部关于两个民族(以色列-爱尔兰)的史诗,同时是一个周游人体器官的旅行,也是一个发生在一天(一生)之间的小故事……它也是一种百科全书。

《尤利西斯》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巨著,凝结了萧乾和

先生的心血,是他们在深厚的写作以及翻译积累的基础上历时四年翻译而成。该书内容博大且难懂,因此他们在书中做了20万字左右的注释,以方便读者阅读。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