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展望丨文稿

点击“宣讲家网”可以订阅!

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展望丨文稿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研究当下、展望未来。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一)中国与全球化

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它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未来。我们知道,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全球化浪潮。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大致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间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主要发生在欧洲,以新的技术革命以及殖民地贸易为主要特点。这一次全球化浪潮我们是被迫参与的。

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主要以美国为主导国家,以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和发展为主要特点。这一次全球化浪潮我们也错失了机会

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全球价值链为主要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在时间点上正好契合了以全球价值链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我们历史性地抓住了这次机遇。这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起点。

(二)全球价值链的传导

20世纪60年代,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开始流入亚洲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转移工序参与经济全球化,成功实现了开放式工业化道路,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逐步发展,但“亚洲四小龙”生产成本已高居不下,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市场来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0.78%。中国出口仅占世界出口总额的0.75%,出口额在世界排名第34位。

1978-1989年,在近12年时间里,中国贸易逆差年份就有9年,累计逆差额为468亿美元,年均逆差额为3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资源告急,1979年外汇储备年余额仅为8.4亿美元。

1978-1982年,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共920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共17.69亿美元。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拓展通常存在一个传导过程。我国对外开放在时间点上正好契合了以全球价值链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以渐进式为主要特点的对外开放和以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国内改革相辅相成,使得我国逐步融入全球经贸体系。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明显处于全球经贸体系的边缘,急需融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开放型经济。优先发展对外贸易、积累贸易顺差,是中国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最初逻辑。

(一)阶段性政策与开放型经济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贸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与中央相继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相契合。

1978-1991年间,中国贸易额和外商投资额增长虽然缓慢但开始起步,国际代工模式和外资引进仍处于试探期。在此期间,加工贸易发展成为对外出口的主要力量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以及中央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极大鼓励了外商进行直接投资的信心。199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外资出现迅速增长态势,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幅度也明显提升。

2001年中国加入WTO加速了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步伐,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又一关键节点。为兑现入世承诺,中国不断深化改革,由此产生的制度性红利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果断采取措施,尽量将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困境中率先实现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推动全球经贸格局发生进一步变化。

我国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标志着我国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这一步走得非常成功,实现了由“贸易小国”向“贸易大国”的转变。

(二)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

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让更多群体更多地区受益于经济全球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的策略是通过对外开放的试点工作、经验总结和推广以及配合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更多市场经济活力,将更多优质要素经过有效整合后投入到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之中。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采取了渐进式的对外开放策略,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1978-1991年。我国贸易额和外商投资额增长虽然缓慢但开始起步,国际代工模式和外资引进仍处于试探期,吸引的外资主要是港澳资,其他外资多持观望和迟疑态度。至1988年,我国共颁布3部利用外资法律。同时,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力量之一。1988年加工贸易总额已占中国总贸易额的25%。

1992-2000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站在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十字路口。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建立、中央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由最初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制度性开放。改革开放决心更加坚定、制度更加完善,极大鼓舞了外商进行直接投资的信心。

2001-2007年。2001年加入WTO加速了中国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步伐,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关键节点。为兑现入世承诺,我们共集中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仅2001年,相关部门废止法律、行政法规等993件,其中对外经贸部废止部门规章356件,废止内部文件178件;审计、发布和批准的法律法规约124件。

2008年至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果断采取措施,将我国经济受外部冲击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此期间,中国外贸和外商投资仅出现短期的略微下滑。2009年中国吸引外商投资仅下降2.56%,远低于全球39%的下降幅度;2010年中国外贸和外商投资又迅速恢复了增长。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实现了由“贸易小国”向“贸易大国”的转变。

作者:洪俊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展望》

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展望丨文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文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