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新时代的中国不仅将更深刻改变自身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将更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毫无疑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之锚”。随着中国日益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将进一步提升,正面外溢效应 也将日益凸显。
〔英国〕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资深研究员
解读中国工作室对马丁·雅克进行采访
我对中国的兴趣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1993 年 8 月,我到广州度假,这座城市的活力和人们的各种活动把我深深吸引住了,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忆犹新。这次度假后,我觉得世界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我感到这就是“未来”。随着对中国兴趣的增加,我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加深,从 2000 年开始,中国成为我关注 的核心。
此后,我试图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在现代世界中的轨迹以及为什么中国经济正在腾飞等问题。同时,还研究中国未来会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我把中国的崛起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予以研究。结论是,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变革。世界如今被分成了少数几个人口稀少的富裕国家以及很多贫穷国家。中国的变革昭示了世界不应当是这个样子。
中国从哪里来?
在我看来,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中国是一个在政治、经济、 文化、科技以及军事方面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在崛起中并未变得像西方国家一样,而是仍然保持中国特色。因此,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它的影响力将不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将包括其他方面。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在我看来,任何人都不能指望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的国家会变得像西方一样。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国,我们就得尊重、承认以及了解中国的历史是如何影响和塑造中国的。当然,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影响因素众多。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一直都受到西方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变得西方化了。
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然,中国当前所走的道路也是政治的选择。辛亥革命使清王朝被推翻,但问题在于这场革命没有开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使旧政权垮台,但并不是新政权的真正开端。中国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它难以对欧洲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军事力量作出有效的回应。中国应对现代化的过程是渐进式的、局限性的、零星的。
近代的中国陷于军阀混战,情况变得日趋严重。中国变得四分五裂,受到日本的侵略,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直到 1949 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才重新得以统一,获得了民族独立并重建了社会和政治秩序。
到 1978 年,邓小平的改革之举使中国的发展潜力得到了开发。但是,1978 年的改革是建立在 1949 年变革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驱走外国侵略者,没有中国的统一,没有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这一切改革发展成果都是不可能的。
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之一在于统一。统一是中国绵延数千年历史的重要基石, 以统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就像中华民族的一块块基石。毛泽东修复了这些基石,他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在西方历史学界,中国的变革往往被认为始于 1978 年,我认为它应该始于 1949 年。但毫无疑问,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是天才之举。邓小平放眼全球,看到了东亚各国的状况,看到日本的努力,看到韩国的发展成果, 还有新加坡的发展情况,它们在那一时期的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内地。
回过头来看,邓小平决定:中国共产党应该一心一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都得服从这个中心,这个决定和改革开放的道路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开启了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这意味着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可以从贫穷和落后走向经济现代化和充满生机活力,也意味着世界不一定为西方所主宰。突然之间, 曾处于弱势的中国,其庞大的人口数量成为一种优势。中国的时代来了。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迎接挑战。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是有迹可循的。毛泽东逝世后,中国陷于困难,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执政理念上作出了重大转变。
放眼全球,很少见到政治组织或是政治党派作出此类转变,因为它们被自己的偏见和价值观困住了,很难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邓小平时代的中国转变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根基非常深厚,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不同, 苏联共产党没能扎根于群众,但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中国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成功进行了变革,并不代表现在和未来的中国依然能够成功做到。对习近平主席而言,挑战在于是否有能力带来变革,是否有勇气、有力量、有根基,是否能得到群众支持。在我看来,习近平主席在应对这些挑战上取得了以下优异的成绩:
一是关于中国国内的现代化变革。中国的治理体系不可能 20 年不变,因为中国人正经历时代的快速变化。年青一代和之前几代人的看法不太相同,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主力军。此外,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之成为中国实现中国梦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且以五大发展理念的形式规划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
二是关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全球治理主要是关于不同历史时期主导国家的问题。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仍旧是由美国和欧洲设计的,形成于二战后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贸组织等机构,还有随之建立的种 种规章制度。
可以说,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基本体现的是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 但是随着美国的衰落,这个体系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但并不会突然间崩溃。迄今为止,中国都是全球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主 要塑造者和创造者。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两个重大项目: 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包容性,任何国家都可以加入,甚至是美国也受到中国的欢迎。可以看到,中国的这些新的举动使自己正从全球化的客 户转变为全球化的设计者,中国开始对全球化进程负责。我想在其中有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中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以及可能性,现在的中国对于世界变得如此重要, 它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以及全球经济的未来紧密相连。我认为,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西方研究当下中国的方式方法应该有所转变。中国突然之间进入了很多西方学者的视野,但他们依旧对中国存在偏见。随着中国的崛起,还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羡慕和尊重。随着中国的崛起,还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羡慕和尊重。
西方人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从未想过中国会是如此的现代化,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由此发生改变,不会再以相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但一旦中国经济再度陷入困境,之前的那些悲观主义者就会再度出现,他们会说:”看吧,我们告诉过你,中国模式会难以为继 !”他们潜在的观点是:中国缺乏一个基于普选和多党的西方政治体系,因此到了某一点就一定会碰壁。
对此,我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中国是不同的,而且将一直不同,如果想了解中国,就得了解这种不同。第二,中国的崛起会持续下去,中国将改变世界, 不仅在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通过观察习近平主席的执政理念和取得的执政成就,我想说,毫无疑问,近几年的历史证明了我的两个观点是正确的。中国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正在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由解读中国工作室编著的《读懂中国:海外知名学者谈中国新时代》一书已经全面上市,小编会通过头条文章来节选推出,(注意注意!划知识点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购买阅读。请大家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