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旗舰”驶向“深蓝”

原标题:航运“旗舰”驶向“深蓝”(主题)

——中远海运锚定主业优布局(副题)

航运与贸易密不可分,“大航海”时代造就了全球化的市场,国际经贸往来实现了航运业的繁荣。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航运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如何保障并推动贸易繁荣,如何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如何实现绿色智能发展,中国航运业正通过技术革新、模式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姿态、全球布局驶向“深蓝”。

2016年2月18日,原中远集团和原中海集团合并重组,打造中国航运“旗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简称“中远海运”)。6年来,中远海运聚焦核心主业、实施全球化布局、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历程,正是中国航运业为服务全球经贸,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缩影。

哪里有问题 哪里就有潜力

“航运市场布满荆棘与玫瑰”,用来形容投入大、风险高、周期性强的国际航运业十分贴切。中远海运自成立之时起,就将走出跌宕起伏的市场周期律为目标之一。

稳,这是国际航运业所期望的,更是全球经贸繁荣发展所需要的。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得航运业市场格局、供需平衡、运营模式等均发生深刻变化。对于中远海运来说,“保稳保畅”不仅关乎国内企业复工复产,也是为全球贸易“输血”赋能。

当新冠疫情波及全球港口,“一舱难求”“一箱难求”成为困扰全球航运市场的“致命伤”,中国乃至东南亚国家出口遭遇出货难题,欧美港口深陷滞港“泥沼”……

尽管越洋的航路布满荆棘,但总有一条“航道”能够通往目的地。中远海运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为维护全球航运物流链畅通寻找新路径。在全球航运网络频现“堵点”“断点”时,中远海运远赴千里之外调集市场所需的集装箱,同时,加大集装箱生产投入,保障运力供应。通过水改铁、水改陆、“空铁联运”,发挥海陆空综合交通的协同优势疏堵解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

得益于全球化布局和产业链优化,中远海运构筑起强健的物流网络。据统计,疫情暴发后,中远海运1300多艘船舶、投资的58个码头和全球航线服务始终没有中断。中远海运承运防疫物资共计集装箱6751标准箱,非集装箱货物15万吨,为迅速控制疫情做出最大努力。为保障我国外贸进出口运输,中远海运最大限度增加运力投入,跨太平洋航线周运力同比提高26%,欧洲航线周运力同比提高6%,在主干航线推出30班中小直客专班专列,解决中小客户燃眉之急。

“新冠疫情的冲击,让我们看到了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脆弱性,维护国际物流畅通、维系全球供应链体系健康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表示,“我们更需要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寻求构建更加可靠的物流供应链服务网络,协同保障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方案。”

疫情之下,航运新周期正在酝酿,问题在哪里,潜力就在哪里。“我们到了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十字路口,要应对全球经贸变局,航运需要从短期的不确定中分析长期趋势。这一趋势将取决于三种关系的变化:贸易格局中全球化与区域化之变;数字转型中内部驱动与外部驱动之变;绿色环保中局部改善与深度创新之变。”万敏说。

产业的厚度 布局的广度

航运经济具有规模经济特点,一定规模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占据市场优势的重要标志。

2016年,中远海运重组当年即完成了集装箱、港口、油轮、干散货、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等七大核心业务的专业化重组以及海外网络的重组整合。

通过改革重组,中远海运不断巩固行业领军地位,成为全球最大综合航运企业,经营船队综合运力超过1.1亿载重吨,总运力较重组前增长35%。其中,集装箱运力增长78%,成功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成为全球最大码头运营商,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达1.3亿标准箱。

重组而来的中远海运,优势并不只在于规模之“大”。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航运竞争形势,中远海运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实施前瞻性战略并购,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将产业布局走向纵深。

2018年8月,中远海运收购香港“东方海外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全球业务协同、航线网络覆盖和整体竞争能力等显著增强。2019年,中远海运又成功收购新加坡集装箱制造企业“胜狮货柜”,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制造商。这不仅实现了其集装箱制造产业的扩充升级,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稳定安全的“箱源”,疫情之下为解“缺箱之困”助力。

产业链的“厚度”为中远海运锻造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全球化布局,则让中远海运真正以国际视野、开放姿态驶向“深蓝”。

2016年4月8日,中远海运收购比雷埃夫斯港67%股权,2016年8月10日,中远海运正式全面接管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至今,中远海运已在当地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累计为当地带来直接社会贡献超过14亿欧元。目前,比港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720万标准箱,年吞吐量世界排名从2010年第93位提升至2021年第26位。

实现全球化经营的跨越,不仅延展了中远海运的国际运营“版图”,更提升了当地港口的枢纽辐射能力。近年来,以比港为起点的中欧陆海快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中东欧9个国家、共7100万人口的中欧贸易第三条大通道。

全要素集聚 面向新变革

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运营透明度和效率是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航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中远海运在引领数字化变革中不断探索前进,走在行业创新的前沿。

中远海运推进区块链技术在航运业应用,牵头打造了行业第一个区块链联盟“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目前,GSBN平台已经推出了“无纸化放货”应用,将进口货物单证手续办理完成时间从24至48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以内。

中远海运还上线了可视化航运电商平台Syncon Hub,通过集装箱管理系统、内贸电商平台、船视宝、船货易等,推进航运数字化场景落地,“虚拟”与“现实”精准一致,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中远海运以航运要素集聚为基础,纵向挖掘线上产品深度,横向拓展全球市场覆盖范围,借助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构建起产业链生态圈。

万敏介绍,中远海运通过重塑产业版图,确立了以航运、港口、物流为三大核心主业,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数字化创新为辅的“3+4”产业集群新格局,将增强全产业链经营优势。

在中远海运向着全球化运营乘风破浪前行的同时,从制造端、运营端、信息端、金融端实现全要素集聚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在国际航运市场迈上新台阶。2021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航运交易、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航运和法律信息服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航运“软实力”显著提升,将面向行业新变革探索前行。

万敏认为,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内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优势,未来中远海运将在此基础上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集团高质量全球化发展,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支撑。(记者 贾远琨 上海报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