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出口量持续创新高,呈现良好增长势头——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

在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装载着各大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大拖车排起长队,等待着漂洋过海,抵达欧洲、中东、南美等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150.9万辆,同比增长50.6%。其中,新能源汽车是重要增长点。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37.6%。

专家表示,在芯片供应短缺令全球车企承压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好成绩,彰显了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优势。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品牌形象逐渐树立,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了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

出口版图不断扩大

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共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占出口总量的21.8%。

“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发挥了较大作用。”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本报记者表示,特斯拉、宝马、沃尔沃等外资、合资企业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占比约2/3,其余为中国自主品牌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上半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汽车接近10万辆,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48%,是去年同期出口量的2倍以上。特斯拉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疫情冲击和全球产业链危机双重压力下,特斯拉中国制造的高质量、高价值车辆出口到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不俗成绩。”

中国自主品牌同样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企业中,东风易捷特出口5445辆,比亚迪新能源出口2177辆,神龙汽车出口525辆,江淮汽车出口361辆,一汽红旗出口192辆。

这些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都卖到哪些国家和地区了?

欧洲市场占比逐渐提高。今年初,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军欧洲市场。8月,比亚迪和长城汽车都宣布新能源车进入欧洲国家。此外,上汽、东风、一汽、吉利等老牌中国制造商也在发力欧洲市场。不久前,红旗纯电豪华SUV E-HS9在挪威交付量突破1000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本报记者介绍:“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中,西欧市场占34%,其中比利时是上半年从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的国家。”

出口版图不断扩大。8月2日,长城汽车与汽车零售商英之杰集团正式成为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右舵车市场。据了解,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右舵车已在泰国市场进行布局,未来还将登陆英国、澳大利亚、南非、马来西亚等市场,逐步实现全球右舵车市场的全覆盖。截至8月,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和出租车已进入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计划进一步开拓中东、非洲、欧洲和亚太市场,后续还将开拓北美市场。中国车企正一步步扩大海外市场布局。

传统汽车强国成为重要出口市场。近日,比亚迪宣布进入德国、瑞典市场,首批车辆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此前,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过去,日本、德国等传统汽车强国的车辆大量进口中国,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如今,随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更多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开始向这些传统汽车强国出口。

许海东分析,未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和不断提升、品牌形象逐渐树立,出口更多发达国家的趋势还将延续。

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仅7万辆左右,占汽车出口总量的7%。到了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猛增至31万辆,同比增长近304.6%,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比例达到15%。

许海东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增长是产业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近10年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加码。中国车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产品外观、质量还是研发、生产能力,都能满足全球多样化市场需求。

比亚迪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比亚迪拥有20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芯片等核心技术,这让我们对行业的技术变革和战略布局有了深刻认识。此外,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服务超过210万车主,产品实力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这些经验将帮助比亚迪更好服务海外市场。”

在疫情影响及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缺“芯”少“电”困扰的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逐渐显现。成熟的工业制造能力,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体系,保证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生产,并在全球市场上具备了成本优势。崔东树说:“从供给端看,目前全球仍面临芯片、电池供应不足等困扰,致使欧、美、日等汽车产能缩减,而中国车企在芯片保供方面做得比较好,填补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供给不足的缺口,获得了巨大增量。”

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提供了广阔空间。“多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一方面是由于汽车行业不断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另一方面是不断上涨的油价提高了燃油车使用成本,促使消费者改用新能源汽车。”崔东树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燃油车出海路径不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目标市场主要为发达国家,例如比利时、英国、挪威等。

欧洲新能源市场空间大。挪威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挪威共销售17.62万辆汽车,其中65%的车型为电动汽车,同比增长11%。同样,德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1万辆,同比增长72.7%。崔东树认为,欧洲作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一大市场,本土品牌转型较缓慢,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良好契机。

近年来,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进口关税等优惠政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新空间。挪威对纯电动汽车购买者免征购置税和进口税,准许消费者免缴25%的增值税,并给予路权等配套政策支持。德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可享受最高9000欧元的补贴。荷兰、丹麦、瑞典等国也陆续发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扶持力度。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崔东树说,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仍有望释放增量。中国拥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效应又将带来成本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近期,1000多辆上汽MG MULAN汽车即将抵达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欧洲市场首发。

随着海外版图不断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有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换。

新能源汽车出口或将成为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许海东分析:“各国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而中国已经具备了有利条件,应当抓住机遇,走进更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让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

如何实现“换道超车”?

“首先,要不断提高硬实力,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其次,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换,还需要适应当地市场,了解当地文化和当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更好地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许海东说。

自主品牌潜力大。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正在打破“低端廉价”的老印象,向海外乘用车中高端市场发力。但是,中国自主品牌海外销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中国自主品牌出海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亟须进一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抓住智能网联汽车的领先优势。多家中国车企加大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投入力度,具备了领先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全国已开放道路测试里程超过5000公里,发放测试牌照900余张,高等级智能网联汽车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场景率先应用,开展规模化载人载物的测试示范。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车企的优势也将进一步扩大。

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已具备一定竞争力,也在持续扩大海外市场。多位专家表示,中国汽车出口前景广阔,新能源汽车出口或将持续保持高增长并进入更多国家和地区市场。

“目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好时机,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中国车企‘走出去’步伐,形成长期稳定的出口形势。”崔东树说。(记者 徐佩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