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也可以是简食

一次接触所谓的素食,是刚毕业入世的那天,初认识一个兴趣班的同学,她是一个营养师,在一家台湾企业里做私人厨师。

她的工作很简单,只是负责公司几个台湾高层的两餐,而且还是简素餐,比如把青菜炝下水,拌点他们从台湾带过来的酱料之类的,就着也是他们从台湾带过来的大米煮成的米饭,就是他们一餐的食物。

当时跟她聊这话题的时候,我对于素食还不怎么了解,更不了解这个世界对中国餐饮有多深的排斥感。

素食,也可以是简食

这个世界对中国的美食的排斥感,也许做为老百姓的我们很少关注到,但是只要细心关注各种世界美食博览会之类的活动,中国美食并不像中国媒体报道的那样受西方人欢迎,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食品安全真是一个拖大后腿的坑。

很多住广东的有钱人,周末会开车进香港采购,不是买高级名牌,而是油盐米菜,尤其是被媒体爆光珠三角土地污染已经影响当地人生活健康事实时,那段时间进出港深的人翻倍成长。

所以,现在想想那个营养师同学做的简素餐,估计不是那几个台湾高层不喜吃肉,应酬交际的时候,还是会吃,不得不吃,否则酒没法喝;只是平时他们不吃。离开中国后,回到他们台湾的家,或去别的国家就会吃。

素食,也可以是简食

有个为了把自己嫁掉,独身到新加坡相亲的女友,多年后真成了新加坡相夫教女的太太,新加坡的食品本比华国有保障,但是由于她在中国的素食习惯,到了新家,她家还是习惯“素”食,抑或是称之为“简”食。

食材都是认真清洗,直接食用,没有繁杂的烹制过程,只是经过简单的水炝,佐以自制的酱料,尽可能的保证食材的本身的样子进入自己的肠胃。

她家公主随母性,喜欢吃鱼,所以,餐桌的肉食,都是清蒸,撒上葱花,酱油,鲜嫩无比的清蒸鱼就是他们家的美食。

素食,也可以是简食

一直以来我都很难定义自己所喜欢的“素食”,是素食,还是简食。但是我一直喜欢素食的简单。吃的简单对身心健康大有好处。少盐、少作料,尽量蒸煮。主食吃五谷杂粮,蔬菜和绿色食材搭配出两三个下饭菜,足够一天的能量所需。

而这种理念在当下转基因食品、工业大棚菜、非季节蔬菜、施用生长素农药的菜等等,很难保证稳定的纯天然食材获得;于是那种直接食用的方法,在心理上总觉得不够安心。

有很多时候,看似干净的未必干净,拿调味品来说,那些美味的副食品,初尝的时候总觉得美味无法形容,吃多了就觉得各种不那么美味,尤其是静静的品尝会发现味道不如天然的好;天然还是人工,或者只能少吃多样,在吃的过程慢慢培养鉴别能力。

素食,也可以是简食

在美食上,为满足口腹之欲,追求美食中的“味”,才会催生许多食材复杂的制作加工过程,也许这个过程催生新的营养,但是相对西方那种以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饮食习惯,相对于当下因为暴饮暴食习惯引发的身体一系例健康问题思考,美食也变得不这么重要。

素食,也可以是简食

而时至今日,素食素食也可以是简食,不管什么食材,简单的加工,保证食材的原味,更有益健康的简单食物,是美食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