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烟到底有害吗?低害香烟靠谱吗?光凭毅力能戒烟吗?本文将告诉你答案。
控烟大会
“假如当年那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设立了吸烟室,也许就会讨论出一个好结果了。”澳大利亚著名环保作家、哥本哈根气候委员会主席蒂姆·富兰纳瑞(Tim Flannery)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时笑着说,“当时天气很冷,从会场到室外的距离又远,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抽不到烟,大家火气都很大,最后果然谈崩了。”
虽然这是个笑话,但却也反映了两个现实:一、吸烟者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二、不让烟民吸烟会引发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富兰纳瑞博士能抽出点时间来新加坡参加第15届世界吸烟或健康大会(WCTOH),他肯定就不会抱怨了。据本刊记者观察,不但参加会议的2000多名控烟人士和学者代表没有一个抽烟的,而且新加坡市中心的绝大部分室内公共场所和餐馆也都禁止吸烟。
提起这个大会,很多人将其简称为禁烟大会或者戒烟大会,但“无烟草青少年运动”中国项目法律顾问于秀艳告诉本刊记者,禁烟、戒烟和控烟这三个词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和内涵。戒烟是个人行为,烟草目前还是合法制品,政府不能禁止个人使用合法制品。禁烟指的是公共场所禁烟,为的是不伤害其他人。所以这个大会应该叫做控烟大会,也就是采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控制烟草的流行,尽可能降低危害。从这个意义讲,控烟和气候变化是很像的,都是妥协的艺术。
不过,有一点肯定会让富兰纳瑞博士感到陌生。与气候大会针锋相对的气氛相比,本届控烟大会的与会者全都是同一个阵营的,大家齐心协力声讨烟草公司,会场里充斥着“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或者“坚持不懈继续努力”这类豪言壮语,毫无商讨的余地。就连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也受到了感染,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了一次极有鼓动性的演讲,不少与会者称赞说,这是她上任以来最富激情的一次公开讲话。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气候变化谈判刚刚准备庆祝它的20岁生日,而关于控烟的讨论已经持续了50年,吸烟有害健康几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很少有人敢于公开反驳。这就是为什么作为气候变化谈判的基础文本——《IPCC气候评估报告》花费了大量笔墨讨论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而作为控烟谈判的基础文本,由WHO负责编纂的《世界成人烟草调查报告》(GATS)全都是各国烟民的现状分析,更像是一份单纯的敌情调查。
GATS报告全是冷冰冰的数据,很难阅读。于是,美国癌症协会和世界肺健基金会今年共同出版了《世界烟草图册》(The Tobacco Atlas)第四版,将GATS的数据和各种医学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汇总起来,制作成一张张精美的图表,方便政治家们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这本图册里列出的一些数据还是相当令人震撼的。比如,20世纪一共有1亿人死于烟草制品,死于烟草的总人口数量超过了战争。2001年死于烟草制品的人数上升到了210万,2011年这个数字又增加到了将近600万人。目前全世界每10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与烟草有关,长期吸烟者有一半人最终将会死于烟草,吸烟已经成为成年人可避免死亡原因当中最大的一个,其危害程度超过了酗酒和不良饮食习惯。
这600万死于烟草的人中有80%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其中的120万人来自中国。如果这个趋势不加制止,2030年时每年将有350万中国人死于烟草制品,而整个21世纪全球将有10亿人被烟草毒杀。
意大利一家餐厅制作的禁烟提示牌
死亡原因中,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大约各占1/3,也有少数人死于吸烟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和肺结核。癌症中尤以肺癌居首,全世界80%的男性肺癌患者和50%的女性肺癌患者得病的原因来自烟草。总的来说,全世界15%的男性和7%的女性死于烟草引发的各种疾病,原因在于燃烧的烟草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有69种已被证明能够致癌。
但是,制造这些有害物质的公司却都发了大财。烟草业是高度垄断的行业,2010年世界前六大烟草公司的市场份额约占全世界烟草市场的82%,纯利润加起来达到了351亿美元,约等于可口可乐、微软和麦当劳这三家跨国巨头的利润总和。其中中国烟草总公司排名第一,2010年的纯利润为160亿美元。而根据兴业银行最近披露的数据,中国烟草总公司2010年净利润为1177亿元人民币,和中石油相当,算下来该公司平均每天净赚3.2亿元,其消费者,也就是中国3.5亿烟民平均每人每年为它贡献336元的利润。
“烟草公司喊得最响的一定是他们最疼的地方,也就是说,他们抱怨得最厉害的控烟措施,一定是最有效的,这就是控烟界的‘尖叫法则’(Scream Test)。”英国医生麦龙诗迪(Judith Mackay)在《世界烟草图册》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据我所知,过去这三年来他们抱怨得最厉害的领域主要是加税、扩大无烟区和修改包装警示标识。相比之下,他们对青少年禁烟和在学校开展无烟宣传等措施则表现得无所谓,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两条措施是没用的。”
麦龙诗迪医生自1967年开始即在香港地区行医,退休后致力于公共卫生领域,被烟草工业界视为三大最危险的敌人之一。据她介绍,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控烟措施有4条,分别是加税(逼迫烟草公司提价)、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包括餐馆和酒吧)、法律强制烟草公司在烟盒上加印健康警告(最好是大幅警示图片)、禁止烟草公司做广告(促销和赞助也不行)。这4条措施显然都需要政府的配合才能实现,这就是为什么WHO搞了一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并于2003年正式生效的原因。目前该公约已在全球174个国家生效,其中就包括中国。但是中国疾控中心前副主任、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在大会上向各国代表们透露,中国的实际行动很糟糕,履约总评分只有37.3分(满分100)。
“中国的公共场所禁烟法形同虚设,香烟盒上的健康警示做得极小,‘低焦油’香烟的广告宣传完全不合法,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由烟草公司赞助的希望小学,甚至还出过一个‘烟草院士’谢剑平,这些都是公然违反控烟框架公约的行为。”中国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郑榕补充了一些关于税收的细节,“中国政府曾经在2009年宣布对烟草行业加税,但都被各地的烟草企业以减少利润的方式内部消化了,一点也没反映到价格上来。因为中国烟草总公司本身就是国企,反正最后都进了国库。烟草税占中央政府税收总额的7%~8%,地位相当重要,而中国的公共健康支出则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个人分摊,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烟草专卖局与中国烟草总公司政企不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不仅本身就是国家控烟履约八部委协调小组的成员,其主管部门工信部还是组长单位,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事情。”杨功焕主任最后总结。此话一出,现场爆发出阵阵哄笑。毕竟世界前六大烟草企业中除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之外全都是私营企业,所以各国政府在控烟问题上不存在禁区。事实上,位列全球第三位的日本烟草公司是其中唯一一家有一半政府控股的企业,而日本也恰好是所有发达国家里控烟做得最差、成年人吸烟率最高的。
3月12日,一批加拿大烟民对本国三大烟草公司发起集体诉讼,原告代表莱唐诺接受记者采访。莱唐诺1964年开始抽烟时年仅19岁,其后多次戒烟,但都失败
话虽如此,烟草行业毕竟是利税大户,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如此,所以各国政府对于控烟的态度都比较暧昧。就拿在控烟领域做得比较好的美国为例,2009年美国联邦政府在公共健康领域一共投入了80亿美元,其中用于控烟的只有700万美元。今年3月,奥巴马政府终于决定拿出第一笔钱用于投放控烟广告,但总数只有5400万美元,还不及烟草公司两天的宣传费。
所以,控烟这件事特别考验各国民间组织(NGO)的成熟度。比如,美国的控烟NGO仅在2009年就投入了3.75亿美元,是政府投入的53倍。这其中,尤以纽约市长麦克·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的彭博慈善基金会最为著名。布隆伯格本人亲自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当众宣布将再追加2.2亿美元,将该基金用于控烟的总经费提高到6亿美元。另外,盖茨基金会也加入了控烟阵营,拨款支持控烟运动。
这些都是政治因素,不谈也罢。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一定是烟草与健康的关系,尤其是二手烟,关系到更多人的健康。
二手烟到底有害吗?
如果用“尖叫法则”来衡量,那么关于二手烟害处的宣传肯定是烟草公司最为头疼的事情。当年美国卫生总监(Surgeon General)公开表示二手烟有害,雷诺兹烟草公司闻讯后立即花重金请来了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原子弹设计者之一弗雷德·塞茨(Fred Seitz)博士作为自己的顾问,商讨应对之策。身为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塞茨讨厌一切政府干预企业的行为,他为雷诺兹精心设计了一个反击方案,花4500万美元收买了一批科学家,在媒体上发表文章称二手烟的危害在科学上尚存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公众中制造怀疑,从而延缓控烟政策的实施。事实证明此招非常有效,后来被很多反对环保的企业和组织效仿,使得很多老百姓至今都认为酸雨、臭氧洞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科学上都是有争议的,应该等等再说。
烟草企业之所以如此在乎二手烟危害是有原因的。香烟对于吸烟者本人的害处已有太多的研究作证,很难否认,可如果吸烟者受到了尼古丁的控制,上了瘾,还是会打出“捍卫个人自由”的旗号来支持烟草公司。但是,如果二手烟被证明有害,那么这个旗号就不太好用了。
根据《世界烟草图册》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每年死于烟草的600万人中有1/10,即60万人死于二手烟,这其中大部分为妇女和儿童,占总数的80%以上。另据杨功焕主任介绍,中国现有3亿多烟民,在成年男性中吸烟者所占比例超过了半数,“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中国几乎要失效了,但是中国遭受二手烟危害的总人数约为7.4亿,如果他们的利益真的受到了伤害,那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那么,二手烟到底有没有危害呢?来自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ics)的露丝·伊特泽尔(Ruth Etzel)博士在本次控烟大会上做了一个报告,用大量统计数字表明,二手烟能够致癌已经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无需多加讨论。不但如此,二手烟还有很多其他害处。对于成年人来说,受二手烟影响最大的是心血管系统,仅在美国,每年就有3万~6万个心血管病的死亡案例与二手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二手烟中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分不是尼古丁,而是大量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分子,这些有毒物质接触到皮肤后将会导致内皮细胞炎症,从而影响到血液的流通。
这个发现还为“三手烟”这个概念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手烟指燃烧香烟散发的有害物质附着在衣物、家具和地毯上,继续对接触者带来伤害。如果三手烟也被证明有害,那么吸烟者不光要到户外去抽烟,而且每次抽完烟还必须得换衣服,麻烦就大了。
“三手烟最大的受害者是儿童,因为他们总是被抱着,爱在地上爬,任何东西都喜欢往嘴里塞,这些行为模式都决定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很容易进入幼儿的身体。”伊特泽尔博士对听众们说,“很多人以为儿童就是体积小的大人,这个看法完全错误。幼儿的大部分器官都未发育完成,抵抗有害物质的能力远比大人要低,尤其是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最容易受到损害。”
婴儿的另一个重要的二手烟来源就是母亲,怀孕母亲如果吸烟,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脐带或哺乳过程带给孩子。研究显示,吸烟母亲生下的孩子体内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的含量都比对照组低,说明母亲吸烟影响了孩子的免疫系统正常发育。另外,即使是怀孕前临时戒烟也没有用,结果和吸烟没有区别。
更为严重的是,母亲吸烟对孩子的影响能够波及第三代。200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母亲和外祖母都吸烟,生下的孩子患哮喘病的概率是不吸烟组的2.6倍;如果外祖母吸烟而母亲不吸烟,生下的孩子患哮喘病的概率仍然是不吸烟组的1.8倍。
也许有人会问,二手烟、三手烟很难定量研究,这样的研究结果可靠吗?针对此疑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控烟研究所的艾丽卡·唐(Erika Tang)博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二手烟研究领域的行业标准。据介绍,研究二手烟主要依靠调查问卷的方式,但是这个方法确实存在定量困难的缺点,因此科学家们发明出一系列基于生物和化学的定量方法,通过对空气质量的监督,以及受害者血液、尿液、唾液、头发和指甲的化验,得到有关尼古丁和可替宁(Cotinine,尼古丁的主要代谢物)含量的确凿数据。这一行业标准对采样的方式、化验的程序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都做出了详尽而统一的规定,并得到了美国二十几家专门研究烟草危害的学术研究机构的认可。
烟草不光对吸烟的人有害,对于种植烟草的农民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妮-玛丽·佩卢奇克(Anne-Marie Perucic)博士介绍说,烟农和湿烟叶接触多了会得烟草萎黄病(Green Tobacco Sickness),具体症状为恶心、头晕和头疼等。烟农一般都是和大的烟草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样做很容易受到剥削。种植烟草是非常费工的,所以童工现象非常普遍。种过烟草的土壤有毒,至少半年内不能种其他农作物,烟农连改行都很困难。
烟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比如过滤嘴就是环境污染的一大来源,尤其是河流和湖泊更是烟头污染的重灾区。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托马斯·诺富特尼(Thomas Novotny)医生曾经按照美国环保署(EPA)规定的方法对香烟过滤嘴的毒性做过测试,发现只要每升水含有1个用过的过滤嘴,就能杀死水缸中一半的鱼。没有用过的过滤嘴照样有害,只是毒性稍小,半致死量是用过的过滤嘴的1/2。
过滤嘴是用醋酸纤维素制造的,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有人曾经提议用可降解物质代替,但诺富特尼不赞同这么做,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吸烟的行为。“不少烟草公司特意制作了便携式烟灰缸和烟头收集小包,为的就是让吸烟者自我感觉良好,鼓励他们多抽烟。”诺富特尼说。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控烟是一项非常特殊而又微妙的工作,很多常识都不适用,比如有些看似很好的减毒措施其实都是烟草公司的阴谋。这就带出了下一个问题。
低害香烟靠谱吗?
自从吸烟的害处被科学证实后,烟草公司一直在试图让消费者相信他们在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方法之一就是不断推出所谓的低害香烟。有趣的是,烟草公司最早想到的策略居然是降低烟草中的尼古丁含量,市场上流行过一阵子打着“低尼古丁”招牌的低害香烟。后来发现不对劲,这才改变策略,推出了低焦油香烟,以及带活性炭过滤嘴的各种“低害型”产品。
烟草公司提供了很多科学数据,证明这些产品确实低害。美国弗吉尼亚州立联邦大学的托马斯·艾森伯格(Thomas Eissenberg)教授甚至说过这样的话:“烟草公司也希望减少烟草对吸烟者健康的危害,一个活到80岁的吸烟者肯定要比一个60岁就死于癌症的吸烟者购买更多的香烟。”问题在于,烟草公司的话能信吗?这些新产品真的低害吗?这个问题必须由一个中立的机构来回答。
2009年,奥巴马政府将烟草的管辖权交给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为此FDA专门成立了一个烟草部,负责所有烟草制品的审批和管理。迄今为止,FDA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所谓的“低害香烟”真的低害。
“评价一种香烟是否低害,一定要从实际的角度考量,调查它对整个人群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帕米拉·凌(Pamela Ling)教授对本刊记者解释说,“比如,有的产品看似低焦油,但实际上吸烟者会更使劲地吸,吸入的有害物质一点也不见少;或者这种低焦油产品诱使很多本来不想抽烟的人开始抽烟,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危害更大。”
近年来,有一种“低害”烟草制品引起了很大争议,这就是含在嘴里的湿烟草。比较著名的品牌有美国的Skoal和瑞典的Snus,两者都宣称自己是传统香烟的低害替代品。这个说法还曾经得到主流科学期刊的支持,比如著名的《柳叶刀》杂志曾经在2007年发表过一篇综述,宣称和传统香烟相比,Snus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只有10%,消化系统癌症则是15%,肺癌更是低到只有2%。最后一条很容易理解,因为Snus不必吸入肺里,自然不会导致肺癌。
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呢?本届大会专门针对这一问题举办了一场讲座,演讲嘉宾都认为,湿烟草的危害性不可低估。首先,湿烟草虽然和肺癌关系不大,但却仍然含有尼古丁和大量致癌物质,仍然可以导致口腔癌、食道癌、胰腺癌和心血管疾病。其次,湿烟草会让很多原本不吸烟的人对烟草产生兴趣,最终导致他们对尼古丁上瘾,并改吸香烟。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1.8%的青少年是通过这种湿烟草首次和尼古丁接触的。
湿烟草最流行的国家是印度,80%的烟草消费者使用一种当地的湿烟草,每剂只需2~4美分,非常便宜。孟买塔塔纪念癌症医院的主治医师潘卡吉·查图韦迪(Pankaj Chaturvedi)告诉听众,因为湿烟草的缘故,印度每10万人中就有50名口腔癌患者,被称为口腔癌的世界之都。一个典型的印度湿烟草使用者每天要使用40剂这种廉价湿烟草,口腔癌发病率比不使用烟草制品者高37倍。即使把使用量控制在每天10剂以下,口腔癌发病率也要比正常人高出6倍。
专家们最后又讨论了电子烟,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型的尼古丁供给装置,不含焦油等其他有害物质,被很多人视为真正的低害香烟替代品。但是与会者同样对这种产品表达了不满,他们认为,尼古丁虽然短期使用不致癌,但是仍然可以导致中风、心血管疾病、胆固醇增加、糖尿病和阳痿等,并且可以造成怀孕妇女流产。更重要的是,尼古丁仍然是香烟中的主要成瘾物质,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帮助使用者戒除烟瘾,而且还很容易导致复吸。
“电子烟不是为辅助戒烟而生产出来的,很多电子香烟厂商把自己的产品当做禁烟场所的替代品加以宣传,以致不少电子烟使用者反而会加重对尼古丁的依赖,得不偿失。”查图韦迪医生告诉本刊记者,“真正的戒烟辅助药物,比如戒烟贴或者戒烟糖都是处方药物,是在医生的辅导下按照一个一个疗程来使用的,一般情况下使用3个月后就必须停药了。但是电子烟谁都可以买,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任何辅导措施。使用者当中很少有人成功戒烟,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接下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到底应该如何戒烟?
西班牙在2011年1月2日颁布了新的控烟条例,禁止在封闭场所、医院外、运动场和学校吸烟。3月14日,在奥维耶多,参加反对控烟条例的抗议者在游行中吸烟
光凭毅力能戒烟吗?
“戒烟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我都戒了好多次了。”
上面这句话听上去耳熟吧?去网上搜搜,从拿破仑到马克·吐温再到丘吉尔,几乎每一位抽烟的名人都说过这句话。其实这就是个笑话,它传递的信息就是:戒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容易反复。事实上,很多控烟机构和网站都打出醒目的标语,劝告吸烟者千万不要尝试自主强行戒烟,一定要寻求医生帮助或者使用戒烟贴等专业戒烟产品。针对这一情况,本次大会专门安排了一次讲座,主题就是不借助外力,光凭毅力戒烟到底行不行。
“研究显示,大部分人类成瘾行为,比如赌博、酗酒、吸毒和抽烟等等,都是未经外力帮助而依靠毅力自己戒掉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西蒙·查普曼(Simon Chapman)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几乎所有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关于戒烟的论文都是研究某个戒烟产品或专业咨询师对戒烟效果的影响,忽略了真实世界的实际情况。”
相比之下,针对真实世界的戒烟研究非常罕见。2008年发表在《美国可预防性疾病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跟踪调查了大约3万名普通戒烟者,发现自主戒烟的人数是辅助戒烟人数的2.35倍,戒烟成功率前者为20.6%,后者为19.3%,相差无几。该论文指出,美国自1964年关于烟草有害的报告出炉后,已经有3700万人戒了烟,大部分人都是自愿戒除的。美国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过去20年里美国使用专业戒烟药的人数显著增加,但戒烟成功率却和20年前持平。
“美国癌症协会曾经对12个跟踪一年以上的NRT(尼古丁替代戒烟法)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用药一年之后的总体成功率只有7%,也就是说有93%的受试者最后都失败了。”查普曼补充道,“任何一种新药如果只有这样的成功率都是不可能被批准的,但因为是戒烟药,就获得了某种特殊照顾。”
有人曾经对130个不限跟踪年限的NRT临床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戒烟药的效果比对照组高出了50%~70%。但在查普曼看来,这些研究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做的,过高估计了戒烟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比如,他认为做研究时医生免费发药,而实际生活中戒烟者往往不舍得花钱买。另外,研究过程中的特殊照顾会让戒烟者感受到额外的动力,这也是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的情况。最有趣的是,研究表明,绝大部分临床试验中的受试者都能猜出来自己被分在了试验组还是安慰剂组,因此这类研究的结果都是很可疑的。
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让-弗朗科斯·伊特(Jean-Francois Etter)教授则认为,戒烟药是控烟领域唯一一个由厂商赞助的项目,对它的可靠性应该打个问号。他自己的研究显示,由制药厂赞助的戒烟研究有51%的结果是正面的,而没有企业背景的独立研究则只有22%证明戒烟药(或者器械)有效,他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前者有很多负面的研究结果没有被发表。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没有证据表明尼古丁替代戒烟法在没有其他帮助的条件下能够比吸烟者靠毅力主动戒烟更有效。国际控烟协会曾经发文指出,基于尼古丁替代法的戒烟产品有助于激励戒烟者开始行动,但长期的戒烟效果并不如吸烟者自主戒烟的效果好。美国癌症协会则发文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戒烟药物普遍使用不当,主要问题在于时间不够长,建议FDA将目前标准的12周使用期做适当延长。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改变宣传策略,让烟民相信依靠毅力自主戒烟是非常正常的戒烟手段,也是大多数烟民采取的戒烟方法,医学辅助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策略。”查普曼教授最后表示,“戒烟过程中间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坚持,就很有希望获得成功。”
结语
本次大会于3月24日中午顺利结束,没有像气候大会那样拖延。会议主办方号召各国政府行动起来,制定更严格的控烟措施。不少与会代表都表示,无论控烟NGO们多么努力,如果没有政府的配合,控烟都将是很困难的。
会后传来好消息,英国政府再一次宣布提高烟草税,澳大利亚政府则宣布将于今年开始实行新烟盒政策,所有品牌的香烟将一律统一包装,上面印着醒目的警示图案,而且图案还要定期轮换,不能让烟民看多了麻木。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全球公共卫生研究所的普拉哈特·吉哈(Prabhat Jha)博士表示,烟草加税不一定会对穷人有害,因为戒烟对健康状况的提升更有助于穷人提高生活质量。法国、德国、波兰、瑞士和加拿大的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法国政府从1980年开始对烟草加税,如今烟草价格已经提高了3倍,法国男人的烟草平均消费量则下降了50%,从每天6根下降到3根。这一转变开始7年后,35~44岁年龄段(这个年龄段对烟草最为敏感)的肺癌死亡率便开始下降,如今已经下降了50%。
德国从2007年开始实施《不吸烟者保护法》,迄今为止心肌梗塞的病例下降了8%,心绞痛的病例下降了13%。公共场所禁烟令在德国每年可以拯救数千人的生命。而一家医疗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因心绞痛而发生的住院治疗总费用下降了10%,心肌梗塞的住院费用更是下降了20%。
控烟,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健康角度,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