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美元仍然告急,美联储提高紧急向市场“输血”的频率!
当地时间3月20日,美联储宣布提高与5大央行的货币互换频率,这5家央行分别为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
美联储此次在声明中称,将原有的7天期操作频率由每周调整为每天,于3月23日生效,并持续至4月底。另外,每周84天期限的操作仍将按每周操作正常进行。美联储强调,此次操作旨在为国内外家庭和企业提供信用支持。
此前,上述六大央行于3月15日同意将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定价调降25个基点,新的利率将为美元隔夜指数掉期利率加上25个基点。与此同时,除了7天期操作外,5家外国央行开始每周提供84天期限的美元信贷。
过去两周,尽管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紧急推出了种种措施来缓解流动性危机,在大幅降息的同时快速开启量化宽松,但在恐慌情绪驱动下,各机构对作为全球最重要储备和交易货币的美元需求激增,纷纷抛弃各类资产来囤积美元,全球包括黄金、石油、股票甚至美国中长期国债等资产大幅下跌,造成新一轮美元荒,美元汇率急涨,全球美元流动性高度紧张。
为了缓解美元荒,美联储扩大了央行流动性互换的规模,于3月19日宣布新增9家协议央行:澳大利亚联储、巴西央行、丹麦央行、韩国央行、墨西哥央行、挪威央行、新西兰央行、新加坡货币当局、瑞典央行。
美联储与其他央行的互换机制建立于金融危机时期。2007年底,美联储推出了中央银行流动性互换,其规模从最开始的140亿美元逐渐增加,年底达到了5531亿美元。目前,美联储与加拿大央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国家银行这五大外国央行达成长期协议,允许它们在金融机构面临压力时提高美元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