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目光还在关注特斯拉的“星链计划”又双叒叕发射了多少颗卫星时,一项卫星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展开。
据新加坡陆路运输管理局LTA表示,下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ERP网络原本计划今年开始,但由于冠状病毒爆发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而推迟。
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新加坡将开始安装下一代基于卫星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于2023年年中完成。
新加坡目前使用的ERP系统于1998年推出,它使用智能卡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包括摩托车在内的车辆通过桥架时收取通行费,携带现金价值的智能卡(也被称为现金卡)被插入车内收费单元,当车辆通过正在运行的ERP设备时,资金就会被扣除。这和我国的ETC收费系统类似,在高峰时段也时常会发生拥堵现象。
新加坡陆路运输管理局LTA在2016年宣布了实施基于卫星的道路收费系统的计划,称该系统的实施将花费新加坡政府5.56亿新加坡元(4.0751亿美元)。
LTA在周二的发表声明说,这个服役22年的系统已经接近使用寿命,现在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可以利用。
新加坡政府机构也表示,在新加坡注册的机动车将强制安装车载单元。
在去年的国际桥隧及收费公路协会年会上,微软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施瓦茨做了主题汇报,他认为,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基于卫星的收费系统能有效地实现车辆在行驶中征收通行费和拥堵费。
国外有些城市,如新加坡,早在1975年开始征收“交通拥堵费”。伦敦,从2003年开始部分区域征收交通拥堵费,主要是商业、娱乐和金融区。
由于设定拥堵的街道都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如果你选择了最拥堵道路通行,不仅要缴纳更多的费用,而且拥堵未必会缩短您的通行时间。这一方法有效地促使驾驶员出行时尽量减少拥堵路线,降低出行成本。
拥堵费在我国也一直都在研究,但由于征收对象和征收方法上还未有统一的意见,限行、限牌仍是主要政策。而另外一项拼车方式,也只能是某一程度上缓解交通堵塞。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国家,现在也将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基于卫星交通收费的国家。卫星技术在交通收费系统的应用,无疑对拥堵费的实现提供了更完美的技术保障。
每车一费,公平又合理。
这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合理方式之一。
希望新加坡此举,对我国,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交通拥堵的大城市,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中国北斗,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