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内少数历史爱好者,将二战期间的日本天皇裕仁描绘成了和平爱好者,在二战时期无奈的受到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挟持,被迫走向战争,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这是真的么?
实际上,日本天皇才是侵略战争的积极推动者。裕仁在二战中的角色一直备受争议。许多日本人认为裕仁只是一个旁观者,并未与军国主义内阁为伍。但美国历史学家赫伯特比克斯在其著作《裕仁和现代日本的形成》中,则把裕仁描绘成一名精明的战争策划者。
图为1921年日本天皇裕仁在参观法国凡尔登要塞。裕仁一身戎装跨在一门大炮的炮管之上,一幅悠然自得的表情,其尚武之心可见一斑。
2015年,日本宫内厅公开了一些日记,有600多页,其中包括日本昭和天皇裕仁从1939年5月至1945年6月期间的大量记述,再现了这名战时天皇的战争幻想。
1912年,日本第123代天皇大正天皇嘉仁继位。嘉仁自幼患有脑病,神智不健全,在公开场合露面常常大出洋相。到1921年身体就不行了,此时的少年皇太子迪宫裕仁于1921年初提前摄政,就任摄政宫。1926年大正天皇嘉仁去世。裕仁成为日本第123代天皇,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执政长达63年。
裕仁幼时继承了其父的遗传缺点,日本天皇的配偶都从皇族公卿五摄家中选择,这种狭窄婚配范围造成了劣性遗传,类似情况在欧洲也有哈布斯堡家族。裕仁6岁时进入皇室学习院,他的院长是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陆军大将。而从13岁起到“东宫御学问所”继续学习了7年。这个御学问所的总裁则是另一位较乃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物—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所以,裕仁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充斥着军国主义思想。
裕仁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对战争有着不可抑制的热情,为了推翻阁老派,取得实权,裕仁还多次支持暴走的青壮军人。
1921年,日本皇太子裕仁开始长达一年的赴欧洲多国访问,访问英、法、比、荷、意5国。期间不仅详细观摩西方政治体制结构和社会经济运行状态,尤其对列强的军事表现出了高度的专注和异常的兴趣,多次观看英法军队表演,大量访问一战时的战场遗迹。
甚至在香港和新加坡时,裕仁利用皇室的特权,让英国人同意它深入新加坡的岸防要塞,暗地里步行勘测英军的防御工事。
当时的法国将军们尤其宠爱裕仁,对于裕仁年仅20岁就如此精通军事,熟悉战场,给予了极大赞叹。在这次出巡中,他接见了驻欧洲的十几个日本武官,获得了以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本青年军官的宣誓效忠,这样他以这些人为班底,开展了向军中元老夺权的行动。
有人称裕仁为吧军部之傀儡,理由是他从来没有反对过军部的任何提议,但这完全是为其开脱。实际上军部的任何提议都要经过裕仁的审核,而且他掌握了军部的人事大权,他不喜欢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当上陆海军首脑。1937年末,日军突破中国军队防御后,他放纵朝香宫鸠彦王血洗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4日,裕仁面谕:“中支那方面陆海军各部队,在上海附近作战持续勇猛果断,乘胜追击,使中国首都南京陷落,我很满意。此旨传达给全体将士们。”第二天的《东京新闻》报道:“在攻克南京之际,天皇陛下考虑到陆海军将士的辛苦,特赐褒奖并下诏慰问。天皇专门召见了很久没见的(日军)总参谋长闲院,军令部总长伏见两官。”14日下午1时。大本营陆海军部发出公告,将天皇的面谕通报全体侵华日军官兵。
1945年8月,裕仁发布“终战诏书”,代表日本帝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此时苏联、中国等国家都要求废除天皇制,追究裕仁的战争罪行,因美国的干涉,战后免除了审判,天皇制得到保留。尽管在东京审判中,确定了裕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负主要责任,由东条英机等人来背锅,但裕仁在二战中的实际表现证明,他才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