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金钱交易并非是犹太人的专业,中国人在这方面同样精明。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

李凯 [纽约]

Deutsche Bank

对冲基金全球化

Q你觉得国内市场适合量化投资吗?

我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熟悉,量化投资对市场和数据要求比较严格。

首先,量化模型对数据的可信度要求比较高;

其次,模型要求市场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市场阶段性波动很大,模型设计的因素可能会出问题。

但我十分看好中国的前景,中国有13亿人口,肯定有很多聪明人,聪明人和总人口是成比例的,如果100人里有1个聪明人,那么现在中国有1,300万聪明人。

与此同时,中国人有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中国的生产力才刚刚开始释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很想投资国内市场,但对国内市场确实没有任何经验。

Q国内有基金公司做过以量化方式投资的组合,但似乎效果不佳。

也许这个效果不佳的原因比结果更有意义,比如以前可能是政策驱动,如果模型里没有考虑政策参数,很难有好的效果。好公司跑不赢差公司,不是因为基本面,而是因为别的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市场是不是有效。好比水应该从高往低流,但以前市场的状况好比在水流中设置了障碍,不能自由地流通。

其次,市场上的一些规定对投资有限制,比如涨停板和跌停板制度。解决这些问题不是没有办法,但以目前的条件处理起来相当困难。

基于我目前的认识,我觉得要关注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数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其次,市场的历史有多长,历史会不会重复,如果构成一个市场的基础变化太快,历史就没有可比性;

此外,如果市场上股票的流通数量变化太快,一会多一会少,很多事情就做不了。

不过,很多事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现在不好不代表将来不好,问题确实存在,但要具体分析,问题本身就是机会,因为有问题,所以做的人少,而做的人少,机会相对来说就大。

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黎彦修

Q人少机会就大,人多竞争就非常激烈,机会就没有了,黎彦修也是这样认为的。

前两年,有很多好机会,但很快就无效了,为什么呢?就是做的人太多了。

前几天我去谈一个不大的协议,以前只有十几个人去,这次进屋子一看,五六十个人在那里,而且都不认识,这说明什么?每个人的屁股下都放着一大堆钱,那还能赚什么钱?

现在美国各种信息和咨询机构太多了,投资变容易了,但赚钱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Q你们涉足香港和新加坡市场吗?

日本市场我们有投资,至于香港和新加坡市场,我们正在进行一些统计和研究。

Q现在这些市场的量化投资竞争激烈吗?

亚洲市场目前是,日本有一些,香港不多,欧洲市场以前也不多,但现在也多起来了,量化投资正在全球市场逐渐扩散,基金管理人必须有全球化的意识。

量化投资是非常有效率的,它不用很多的人就可以管理很多资金。价值型基金经理管理我们这样规模(12亿美元)的资金要雇好几个分析师,而我们的操作比较好控制。

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制度不断完善,香港和内地市场也将产生大量的量化投资。内地市场虽然还不发达,但在逐渐完善,各种新的交易品种在不断增加。

这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会是突然的,从没看见到看见将是一瞬间的事,就像美国的对冲基金一样,人们突然意识到,很多基金突然就冒了出来。

Q对冲基金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平民化,它将来会不会对共同基金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超过共同基金?

我觉得,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的差距将越来越小,彼此是走中间道路而不是谁向谁靠拢。随着对冲基金的发展,管理的资产越来越多,它必然会越来越像共同基金。

对冲基金之所以叫对冲基金,是因为其策略非常灵活,灵活的前提是规模比较小;但是对冲基金变成了万吨货轮后,掉头是很困难的,灵活性必然有所损失,灵活性丧失后,对冲基金的操作必然是往共同基金靠。另一方面,共同基金也想在运作方式上更加灵活,但很多规则限制了共同基金的灵活性。

随着市场的发展,投资越来越像一个整体,因为不同的投资方式投资的是同样的公司和市场。

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Q对冲基金越来越大,利润会越来越接近一个平常的商业性公司,你怎么看?

现在有些对冲基金公司提供一个平台,出面为基金经理筹钱,帮助基金经理进行日常管理,基金经理只负责出投资方案。对基金公司而言,除了业绩提成之外,和共同基金又有什么区别?还有些对冲基金公司招100甚至200个对冲基金经理,每人管理一只对冲基金。这样基金公司变成了什么样子?

对冲基金的优势全被彼此对冲,抵消了。对冲基金只有单人管理才能保持独特的优势,现在有的对冲基金越来越像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公司有很多想做的事在逐渐规范化,这需要建立制度。有了制度就有了偏差,而有了偏差就需要更多的制度,所以最后对冲基金就变成了一家大公司。

Q假如你回国,拥有量化投资经验一定是一种优势。

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了解了很多,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我们唯一的优势可能是在一些事上我们至少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做得多好不敢说,但我们见过。虽然我们见过的事很多人也都见过,但如何理解是彼此的区别,我们回去的劣势就是对国内的具体情况不大了解。

对个人来讲,最重要的还是两件事:一个是自己的实际能力,从长远来看它是最重要的;第二就是心态,因为在美国工作过并不能代表什么,现在国内投资界和美国同行的交流非常频繁,经常有人来华尔街。所以我们知道的东西很容易被他们追上,优势很容易被拉平。

Q你说量化投资需要全球化眼光,那么你对未来市场的变化有什么预测。

我的确没有什么预测,但我真的有一些忧虑:

1、金融体系中过量的杠杆;

2、美国如何应付经常账中严重的不平衡状态;

3、为了应对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世界如何调整。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