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新增确诊3762例,死亡2例。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二、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破180万起
三、ICU重症又现儿童病患,已连续14天有青少年病患
四、昨天通报5起死亡病例,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7%
五、普通输氧病患降至50人,普通住院病患降至459人
海南疫情半月破万
多地城市包机接回滞留旅客
前些日子,中国深圳、上海等地的疫情已达到控制。但8月份,海南又突然爆发出了疫情!截至6月15日24时,海南省的确诊病例已增到10093例。
由于海南是中国境内热门旅游城市,本轮疫情的爆发也导致近8万游客滞留海南,短短半个月就已经确诊过万,当时的隔离费用天价在网上引起了非常大的热议。
据消息称,本次疫情的源头很可能是越南,海南渔民与境外渔民交易后回到崖州中心渔港,而渔港往三亚大量供货导致疫情扩散到三亚的游客群体,进而造成迅速传播。
那些滞留在海南的旅客,又都怎么样了呢?
截止至13日,上海、四川、湖南、广东、江苏、湖北、浙江、山东等多个地区陆续派出包机接回滞留旅客…截止至8月16日,滞留的8万旅客已返程约5万人。
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也表示,近日会加快推进滞留乘客返程。
新加坡新冠确诊累计破180万
8月16日,新加坡新增5202起确诊冠病病例,含本土病例4909起,境外输入病例293起,累计180万1936起,破180万。
昨天共有4424人出院/解除隔离。
本土病例过去七天移动平均从4511起降至4112起,比前一周期少399起。
病例增长率连续25天为1.0以下
同日,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为0.71,意味着前一个七天周期出现100起,本周期则出现71起;病例增长率连续25天维持在1.0以下,虽然本波疫情未过,但本土病例传播正在收缩。
新加坡本波疫情已经进入峰值的下降阶段。在这之前,很明显的,每一次放宽防疫措施,以及每一次出国旅游潮之后,总会出现一波波的感染潮。
在这之后,随着每次出现新变异株和出国旅游潮,如六月、十二月学校假期,肯定会迎来一拨波新感染潮。
又现儿童冠病重症病患
并连续14天有青少年重症在治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ICU重症病房昨天有冠病病患15人,比前一天少5人;ICU病房占用率为4.3%。
前天出现的0岁至11岁儿童重症病患2起,其中一人昨天病情好转,转出ICU;另一人仍在治。
ICU连续14天有12岁至19岁的青少年重症病患1人。这是自《新加坡眼》追踪卫生部数据以来,ICU有青少年重症病患在治的最长连续时间记录。
在ICU重症病例15人当中,按年龄分,七旬或以上有9人(-3),六旬有2人(=),40岁至59岁中年人有2人(-1),12岁至19岁青少年有1人(=),0岁至11岁儿童有1人(-1);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
昨天通报5起新增死亡病例
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7%
卫生部昨晚通报5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计1565起,总体病死率维持在0.087%,与前一天同。
近期新增死亡病例人数和年龄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种类划分,新加坡经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进入德尔塔波,现在是奥密克戎波。本波疫情病死率维持在0.047%,为流感病死率的一半。
上述奥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划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尔塔株,但死亡时间出现在奥密克戎波期间,所以我们仍划入奥密克戎波统计。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绝大多数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强,病逝2人;德尔塔波和奥密克戎波则主要感染社区,病逝者大多是年长者,年迈体弱。
普通输氧病患降至50人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459人
普通输氧病患有50人,比前一天少12人。
普通输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离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机,无创,无须建立人工气道,不插管。
隔离病房的普通型病患459人,比前一天少28人。
99.7%为轻症/无症状
过去28天,新加坡累计出现17万7918起确诊病例,其中99.7%为无症状/轻症,0.2%曾需要/正需要普通输氧,0.04%曾是/仍是ICU重症,0.03%死亡。
在国家疫苗接种计划下,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人口比例为93%,已接种加强针人口比例为79%。五旬以上人口已开放免费接种第二剂mRNA加强针。
核酸阳性占新增病例之8%
昨天的新增确诊病例当中,PCR核酸检测阳性293人(8%),ART抗原检测阳性4795人(92%)。
新加坡不做全员核酸检测,而是让民众自行做抗原ART自测。抗原检测虽然灵敏度不如核酸,但是速度快,成本低,而且避开集体检测的风险,在已经爆发疫情的城市特别合适使用。
除了新加坡,还有很多国家也是采用这种模式。有些国家既不做全员PCR核酸检测,也不做ART抗原自测,如俄罗斯、朝鲜。中国的香港特区本来也认定ART阳性为确诊,但后来认为“假阳性”比例高,造成确诊数据虚高现象,因此不再以ART阳性为确诊,而必须经过PCR核实才算确诊。
境外输入昨增293起
新加坡境外输入病例昨增293起,累计6万2187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