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为区域海洋经济带来发展新契机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同期,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总裁吴志海近日表示,RCEP的签署必定为各成员国以太平洋为海洋纽带带来更多机遇与发展。太平洋地区的港口群如何互利互通,海洋产业包括船舶制造、海洋生物等如何合作发展,海洋科学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海洋生态如何做进一步的修护与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正被纳入RCEP各成员国的讨论范围。

RCEP助推中日韩港口集群形成

“海洋经济的体量和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RCEP的签署无论在区域合作还是在具体城市焕发新机中都有着新的发展。”吴志海称。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青岛事务所所长吉川明伸表示,RCEP将对海洋经济尤其是海运部分带来很大的契机。以山东省为例,这里大概有1800家日本企业,这些日企将在RCEP的关税降低及港群优势中受益。

“青岛港的吞吐量目前排在世界第七位,加之山东省1亿人的消费能力,可以借助RCEP将青岛打造成一个物流集散地。”吉川明伸称。

吴志海介绍,山东省港口在集装箱物流业中有很强优势,连接西部的中亚和欧洲,东部的日本、韩国,南部的东盟、东南亚,以及北边的蒙古和俄罗斯,具有建立通往俄罗斯大陆主要国际物流路线的足够潜力。2020年,山东省口岸航线增加到18条,集装箱港口航向总数超过300条,航线数量和密度在中国北方港口中排名第一。

目前,山东省港口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加上韩国的富山港,日本长崎港、东京港等,港口集群将在RCEP框架下发挥更重要作用。中日韩也是全球最大的造船中心,这方面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韩国货物出口到中国,数量最大的海关就是青岛海关。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部长闵智允说:“RCEP为扩大东亚经济合作,以及参与国间稳定贸易和投资奠定了基础。通过RCEP进行的韩中合作、中日合作,将会促进中日韩自贸区的建成。”

在全球海洋产业方面,船舶产业是首当其冲的,中日韩又是全球造船基地。吴志海认为,中日韩区域合作对全球经济合作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特别是全球海洋经济领域合作。

中国船舶集团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包张静表示,疫情对全球供应链流通产生极大冲击,RCEP对成员国和区域发展起到强心剂的作用,能够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有利于疫后经济的反弹、回暖和复苏,从而带动区域间海运贸易的活跃,并直接影响到造船业。“全球90%以上的贸易来自于航运,如果航运贸易恢复活跃,船舶运力的需求最终会落到订单上。RCEP的15个成员国中,绝大部分国家是靠海的,有广阔的海域及海岸线。而且中国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加上日本、韩国、新加坡,这4个国家几乎集中了全球造船产能,对区域海运的带动是毋庸置疑的。”包张静说。

应在RCEP框架下统一数据和规则

对于RCEP框架下推动海洋经济合作,各位专家提出了多项建议。

王殿昌认为,首先应积极推进海洋经济统计方法的交流。现在,国际上关于海洋统计口径、方法采用的标准不一致。在RCEP框架下,应加强这方面交流,探讨出一条公认的统计口径,使得对外公布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海洋经济被称为蓝色经济,其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王殿昌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健康的海洋,加强海岸带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价值的评估或计算,各成员国应联合推进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安全、环境友好,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RCEP平台下,还应加快推进海洋经济或蓝色经济联盟的建设。王殿昌称,通过这样一个联盟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种机制,共同绘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放在RCEP框架下理解,就是统一的数据和规则是合作的基础,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和动力,成立联盟体是呼应我们建设全球价值共同体、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实际的体现。”吴志海说。

为更好地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包张静建议,兼顾各国知识产权体系和水平,合理运用过渡期,构建灵活、平衡、宽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环境,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与援助,减少不必要的技术性知识产权壁垒,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技术创新与合作。

“今天的海洋经济所涉及的装备都是高精尖,传统船舶业正在向绿色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RCEP各成员国要充分利用好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拥有的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和研发经验,紧扣海洋未来发展总趋势,通过构建创新联合体的方式,解决一些重大关键技术难点。”包张静称。

另外,相互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可能是RCEP框架下一个最为基础的事情。包张静认为,良好的文化沟通对于深入合作能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各成员国仍然需要加强民间文化的交流沟通与互动。

关于利用RCEP进行海上贸易的发展,闵智允称,韩国期望中韩两国之间,尤其是韩国与山东省之间的海上物流活动变得更加活跃。同时,RCEP各成员国可以联动中国正在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与此相关的经济领域拓展到丝绸之路国家。

RCEP为区域海洋经济带来发展新契机

RCEP生效后中企将加速投资东盟

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东盟继续保持了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出口总额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6.1%,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持续深化。

5月27日,渣打银行发布的《商业无国界:中国—东盟贸易走廊》的报告,表明中国企业期待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加速投资东盟:有近九成的受访企业(88%)计划在RCEP生效后的3—5年内对东盟增加投资超过25%,42%的企业增加投资的比例超过50%,显示中国企业对于RCEP生效后的东盟机遇充满信心。

受访的中国企业也对继续开拓东盟市场普遍感到乐观。95%的受访企业相信未来12个月该企业的东盟业务将保持增长,65%的受访企业认为增长速度将超过10%。受访中国企业最看好的3个东盟市场是马来西亚(65%)、新加坡(60%)和泰国(53%)。

渣打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联席董事总经理鲁静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投资日益紧密,东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首选目的地。中国与东盟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日益融合,东盟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这给中国企业在东盟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特别在绿色经济、供应链升级和数字化领域。作为唯一一家在东盟十国都有网点的国际性银行,我们希望继续为中国企业深耕东盟市场提供全面的金融助力。”

渣打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联席董事总经理谢雯表示:“今年正值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向经贸合作在‘三十而立’的基础上将迎来更高质量发展。渣打希望携手企业客户共同把握RCEP机遇,包括扩大绿色金融合作以助推可持续发展,赋能跨境电商便利化以进一步释放双边贸易潜力,持续投资供应链金融创新以加速产业链整合,以及拓宽区域合作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地区等更多窗口高效对接东盟市场。”

受访中国企业认为,推动东盟市场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东盟增长迅速、前景广阔的消费市场(56%)、东盟各国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53%)和东盟能够成为可靠的供应链基地(51%)。此外,还有47%的受访企业认为,在一系列自由贸易协议的加持下,东盟能够成为进入其他市场的桥头堡。

在如何推动当地业务增长的具体举措方面,最多的受访企业选择了进行数字化转型(58%),其次是推动可持续性项目或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项目(47%),以及设立新的合资公司或达成新的战略合作(44%)。

此外,受访中国企业认为,开拓东盟市场的主要挑战是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特点的商业模式(58%),其次是理解当地的监管环境(56%),以及与当地供应商建立供应链体系(5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