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文章:美国走向“下一场危机”边缘?

参考消息网6月24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6月16日刊载题为《美国企业借的钱太多了吗?》的文章,编译如下:

美国企业的债务规模正在膨胀,且低资质借贷者的数量不断增长,从“量”和“质”两方面都引起了市场和政府的警觉。企业资金筹措环境的可视化指标已经超过了IT泡沫和雷曼冲击发生前的水平。过度借贷是否会引发“下一场危机”?

“有人说次贷危机将卷土重来,有人说完全不需要担心,而真相或许就处于二者之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5月曾经提到触发雷曼冲击的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给企业债务激增敲响了警钟。

当局和市场已经开始担忧,扩张的企业信用或许将在近期走向收缩。

文章称,我们能否将周期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将显示美国企业筹资情况和投资者动向的18个指标汇总成了一个数据,以此分析1980年以来的波动情况,最高值设为1,最低值设为0。

这样一来是否过热就一目了然了。截至2018年底,美国企业的信用周期已经超过了IT泡沫和雷曼冲击前房地产泡沫时期的峰值水平。从对象指标看能够很清晰地发现债务规模的膨胀和借贷者资质的低下。

文章介绍,低利率水平长期持续导致融资和投资基准宽松,资金因此流入了一些财务体制不健全的企业。不仅关系到未来增长的设备投资,很多钱还被用在了并购和增持本公司股票上。

资质低下的问题也波及了一些美国的代表性企业。去年,通用电气的股票就被降级为BBB+。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由于近20万亿日元(1日元约合0.06元人民币——本网注)的负债也一度被降至投资不适宜级别。

文章认为,危险的是,向信用较低的企业提供贷款的“杠杆融资”规模膨胀,这指的是向杠杆率较高的企业出借的资金,很多钱被用在了投机性的并购交易中。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融资额已经超过雷曼冲击前的水平。依赖高比例借贷的企业越来越多,原本为了保护出借方利益而设定的合同条款也有所放宽。

被称为抵押贷款证券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商品激增,通过信托投资和养老金将个人资本转向高风险的企业。房地产泡沫时期,由次级抵押贷款组成的证券化商品行销全球,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文章称,眼下危机还没有到迫在眉睫的程度。企业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还处于与雷曼冲击发生前相当的水平。美国上市公司的收益也在扩大,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持续减少。

文章认为,但是风险依然存在。一旦景气和市场环境转向负面,无法即时偿还贷款,将会导致更大范围的景气后退。截至2018年底美联储已经多次加息,企业的利息负担不断上升,可能招致信用收缩。在美中贸易战背景下,美联储可能需要通过降息支撑经济,但这意味着对企业信用过热听之任之,处境两难。如何消除为保经济增长而实施了多年的量化宽松所造成的“扭曲”现状,软着陆的道路将充满艰险。

日媒文章:美国走向“下一场危机”边缘?

图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新华社/法新

参考消息网6月21日报道外媒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6月19日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决定维持货币政策的现状,保持基准利率不变。不过,在声明中表示,“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强,将为维持增长而采取适当行动”。在17名与会者中,有8人预测2019年内降息,暗示出如经济减速风险加强、年内转为货币宽松的可能性。

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20日报道,在6月19日的会议上,将属于短期利率指标的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年2.25~2.50%。在10名投票成员中,9人赞成,但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要求降息0.25%,投下反对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在2015年底重启加息,这是此后首次出现要求降息的反对票。

路透社6月20日报道指出,5月1日时,美联储还认为美国经济根基稳固,前景风险不大。但6月1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许多决策官员暗示准备降息以维持动能渐失的美国经济扩张势头。

那么,这7周到底有什么变化使得前景有如此大的改变?路透社对此作了如下分析:

贸易环境恶化增加压力

美国最近把目光还投向了墨西哥。美国5月30日威胁:若墨西哥不采取更多措施阻止源源不绝的移民跨境进到美国,就将对所有墨西哥输美商品征收新关税。虽然美墨在6月7日达成协议,避免了新关税,但美方表示如果墨西哥不贯彻对移民事务的承诺,仍可能对其征税。

据报道,在一项美联储每次会议前都会对企业联系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企业越来越担心贸易环境。此份调查是根据企业联系人提供的截至5月24日的信息编写的,这意味着报告没有反映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墨西哥发出的关税威胁在企业界引起的强烈反响。

据悉,鲍威尔在会后记者会也举出贸易是不确定增加的罪魁祸首。鲍威尔表示,自上次会议以来,有关贸易的消息一直是影响市场人气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投资疲软

报道指出,企业支出在第一季骤降至特朗普任内最慢速度后,第二季显示出进一步疲软的迹象,5月末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资本财新订单降幅超过预期。

尽管企业在设备和工厂方面的支出仅占经济的12%,但却是显示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关键信号。

“虽然依然看好基本前景,但许多FOMC委员指出投资形势和企业信心减弱……支持他们有关结果变差可能性上升的观点。”鲍威尔在谈到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时说。

据报道,对美国制造业活动的一系列调查显示,增速已降至数年低点。

通胀仍不达标

鲍威尔指出,衡量通胀预期的指标也趋软。该指标是引导消费者和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通膨保值债券(TIPS)所显现的未来通胀预期自5月1日以来就下滑,本周触及近三年低点。

报道称,基于调查的通胀预期指标一直更为稳定,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月度消费者通胀预期等指标触及2017年末以来最低水平。

当然,并非所有指标都在下滑。尽管贸易摩擦和制造业放缓构成重大风险,但消费者支出占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以上。自从美联储上次利率决策会议以来,美国商务部公布5月零售销售增加,并上修4月零售销售,显示消费者支出加速增长。

此外,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20日的报道也指出,美国家庭消费增速较今年早些时候有所提升,但企业固定投资增速仍然疲软。同时,最近12个月美国整体通胀率和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均低于2%。

美联储声明指出,美国经济前景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由于这些不确定性和温和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将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就业市场强劲增长以及通胀水平处于“对称性的2%目标”附近。

日媒文章:美国走向“下一场危机”边缘?

6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

(2019-06-21 00:18:02)

【延伸阅读】让中国占优势?特朗普批美联储“极具破坏性”

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1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比美国更占据竞争优势,他还说,显然一些官员没有听从他的降息建议。

报道称,特朗普一直对美联储的利率决策持批评态度,呼吁美联储下调目前处于2.25%至2.5%区间的短期基准利率。特朗普还呼吁美联储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进程。

特朗普6月10日在接受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采访时说,美联储变得“极具破坏性”。

报道介绍,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及其他美联储官员的加息决策提出批评。

他说:“不仅仅是杰罗姆·鲍威尔——美联储有一些人,实际上并不是我的人。他们毫无疑问不听我的,因为他们犯了大错。他们加息加得太快了。”

特朗普说,美联储两年前决定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一些人称之为“量化紧缩”)还导致美国货币政策相对中国偏紧。

日媒文章:美国走向“下一场危机”边缘?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新华社

(2019-06-12 11:44: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