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学 研究,热度何来?

潮学 研究,热度何来?

9月16日,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被聘任为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资料图片

潮学 研究,热度何来?

饶宗颐登高一呼,树起“潮学”大旗。

受访者供图

潮学 研究,热度何来?

饶宗颐策划创办《潮学研究》并担任主编。受访者供图

近日,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被聘任为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潮学研究的花园中又冒出一朵鲜花。《潮州文化丛书·第一辑》出版,202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潮州文化研究”重点委托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潮州文化研究基地在韩山师范学院揭牌……此前一年,“潮州文化”成为热词,而热度背后是乘势而上的这股东风,是历代学者做学问的“冷板凳”。学问无穷,因而薪火相传,代代接力,生生不息。

策划:达海军 许利荣

采写:肖燕菁

借东风,热炉灶

202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潮州视察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潮州古城的“一桥、一楼、一街”游客如织,从团体到个人,各界如探宝般走进潮州文化这一矿藏,热度带来的支持自然蔓延至学术研究。

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雪君盘点着近一年来的潮州文化研究进展:5月13日,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潮州文化研究基地揭牌;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华南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潮州文化论坛”暨“潮州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将在10月22日举办;202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潮州文化研究”重点委托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项目通过省社科规划办平台向全省发布申报通知,全省共135个团队报名……这些有资金支持、落到实处的项目是对于潮州文化研究最直接而有力的推动。

东风非凭空而起。从高校的区域文化研究者到民间的传统手艺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度连年上升。“最近这几年,潮州文化研究的宏观环境更好,可以说,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有这么强大的文化自信。”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兼潮学研究院院长陈海忠认为,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潮州文化,因其独特的气质及其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强大影响力,使人们更加体会到潮州文化的魅力。

马来西亚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名誉会长陈再藩认为,侨批时代过去后,如今是海外潮人与原乡联系的新阶段。9月23日,马来西亚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的线上潮语清谈节目《厝边头尾世界阔》迎来第七场,马来西亚柔佛潮州八邑会长陈周平、副会长孙彦彬及陈再藩通过直播平台与潮州市李伟雄乡长及杨锡铭乡长对谈《潮来潮往十四载》,回顾新山潮人与原乡过去频密的交流互动所取得的成果,并展望未来两地潮人合作方向。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志贤提出,在学府之外,潮团、潮州会馆等民间团体开始纷纷关注文化领域,虽然不一定符合学术规范,但本身在文献搜集、整理、研究上有很大贡献,同样推动潮学研究的发展。

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景熙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海外华人华侨有明显的“再华化”倾向,对祖国的向心力增强,与原乡的联系增加,而联系首先是通过文化达成。

振臂一呼,群声响应

在东风来之前,早有人埋头在脚下的乡野耕耘,在乱世中守一张书桌。

潮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詹伯慧认为,没有饶宗颐这么一位大奇才大学者的擘画和统筹,作为地域文化中异军突起一支的潮学的兴起及其持续发展,几乎可以说是不大可能的。

饶宗颐出生于1917年的潮州,旧承家学,父亲饶锷是潮州首富,也是学者,勤于治学,立志编撰《潮州艺文志》。然而1932年,年仅42岁的饶锷因病去世,弥留之际留下完成《潮州艺文志》的心愿。时年15岁的饶宗颐为完成父亲的遗志,开始了三年的爬梳钻研,最终修订完成《潮州艺文志》。已故著名潮州学者蔡起贤誉之为“一部潮学开创性巨著”。

饶宗颐对潮学发展居功至伟,但从《潮州艺文志》的编撰可看出,在饶宗颐之前,地方已有饶锷等贤达对潮州地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如编著潮州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的翁辉东与黄人雄,数次主持编修地方志的学者温廷敬等。

陈景熙认为,饶宗颐是潮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总结。饶宗颐以潮学研究起家,之后这位天才式的学问家在文字学、敦煌学、词学、史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高深造诣,仍不忘潮学发展。方言学家、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林伦伦认为,潮人本身对其乡土文化,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989年11月18日,在澳门召开第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饶宗颐在会上发言:“我们如果真的有诚意去发扬潮人的传统文化……(就)应该做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行动,例如设置某种有计划有意义的学术性基金和奖金,来鼓励人们去寻求新的智识,继承唐代常、韩两位地方刺史‘兴学’的精神,与海外培养一些人才,发展某些学术研究,这样才能使潮人传统文化有更加灿烂的成果。我想各位必会同意我的建议而努力去促其实现的。”

1990年11月,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为国际潮学研究领域中第一家专门性学术机构;1991年1月,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即潮学研究院前身;1991年8月,民间学术团体潮汕历史文化中心创建。

1991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以“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为专题在汕头大学召开第十一届年会暨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研讨会。饶宗颐认为,此次会议将潮州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的研究提升至全国性的层次。1993年12月,在香港潮州商会支持下,“首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饶宗颐发表著名的《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一文,正式提出“潮州学”这一概念。同年,饶宗颐策划创办《潮学研究》并担任主编。之后1997年、1999年,汕头大学与韩山师范学院相继承办潮州学国际研讨会。2005年,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上,潮团领袖、潮商陈伟南提议成立国际潮学研究会。

据暨南大学教授甘于恩、周洪涛《20世纪90年代潮汕文化研究概述》一文,20世纪90年代,在内地、香港刊物上,潮学研究者发表的文章约1200篇。

陈海忠归纳饶宗颐提出的“潮学”:潮学是以潮州地区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是涉及历史学、文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具有鲜明国际性特色的学问。

“以海外潮人的研究为例,此前海外潮人依附在海外华人概念下,没有专门开辟领域研究。而如果我们要深入研究潮人,就要使其成为独立的学术领域,至少是能够与与其他学术领域进行独立对话的,才能够进入到更大的学术平台。”李志贤说。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陈景熙硕士研究生阶段跟随林伦伦学习汉语言文字学,博士阶段跟随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潮籍学者陈春声学习民间历史文献学。陈景熙认为,从饶宗颐到陈春声、林伦伦、黄挺,潮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学者的耕耘。而他从事潮学研究的原因有自身对于潮汕文化本身的自觉与自信,也与他从历代学者们研究成果中得到的养分有关。

1985年,林伦伦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到汕头大学中文系任教,完成《潮汕方言考释》一书,后凭借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潮汕方言语法研究”的成果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青年语言学家奖(后更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黄挺研究方向为社会史、文化史、区域史,曾主持数个国家级、省级重要课题,著有《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史》等著作。

“黄挺、陈平原和我现在成为了老一代了,应该说是承先启后的一代吧。”林伦伦说。在林伦伦这一批学者之前,潮汕地方文史界的老先生是潮汕文化研究的重要群体,往往出于自身兴趣爱好和乡土情怀做些掌故性质的研究。

林伦伦认为,这些年来,变化最大的不是某个研究者的研究水平,而是从个别研究者的单打独斗到成规模成学科的研究。

陈景熙出生于1972年,自认为是林伦伦这一代“老先生”带出来的“学徒”,此前也担忧过潮学研究者断层的问题,如今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弟弟妹妹”加入,“越来越多遵循学术规范的研究人员继续进入到潮学领域,而且研究人员梯队在年龄层次上有连续性,梯队分布比较均衡,整体而言是让人觉得很欣慰的一个现状”。

2019年在新西兰奥克兰召开的第十三届潮学国际研讨会上,陈海忠做总结:一批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青年才俊已成为潮学研究的主力,他们的学术志趣将主导未来潮学研究的走向。与上一辈的潮学研究者相比,他们对该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掌握更加系统,更擅长使用外文文献或用英文写作。这有利于提升潮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对话能力,提升潮派学者的影响力。

林伦伦表示,这些中青年博士、教授从学术理论到研究方法都有创新之处,相信能做出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

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讲师李国平今年完成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回国。对于李国平这一代学者而言,乡土情怀不再被那么经常提及,更关键的在于自身的兴趣与价值判断。李国平关注的领域是民间信仰,他对学术研究的理想状态是结合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对某一对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走出书斋体验,又能回到书斋钻研。经学术训练后养成批判性思维,再反思自己原先所熟悉的本土文化,李国平慢慢走进潮学研究这个领域,但他并不以地域为局限,“跟着自己的问题,判断哪一些问题比较有学术价值,然后再去展开研究。”

登高望远,天地阔

在《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一文中,饶宗颐写道,具见潮州文化若干特殊现象,已不仅是地方性那样简单,事实上已是吾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环节与项目。饶宗颐认为,国家的历史研究应该从地区做起,假如不从地区做起,就没有办法写成比较可靠而且可以传之永久的全国性历史。

2003年8月在韩山师范学院举办的“历史人类学讲座系列”,陈春声做《从地方史到区域史——关于潮学研究课题与方法的思考》主题演讲,提出潮学研究要超越地方史的传统。“我们这些做中国史研究的人、做中国社会和文化研究的人,总是希望我们这样的研究,最终对整个中国历史的重新建构或者重新理解,会有一些帮助。同时,我们也希望在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的研究之后,这样的工作可能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流,可以有一些对话,可以参与到一个更大的学术共同体的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去。”

比较饶宗颐与陈春声的表述,陈景熙认为二者核心的东西是一样的,“其实就是不要画地为牢,不要站在潮汕看潮汕,更不要站在潮汕某个市来看潮汕。”

如何理解作为社会史分析工具的“区域”?潮州、潮汕、潮州府、潮州人,这些基础概念该如何界定?在民间舆论场上,潮汕三市总是争论不休,但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应在具体语境中看待、使用,不必纠结于特定名称。林伦伦认为,“该怎么用就怎么用,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必强求一致。心中不存芥蒂,园地自然不必修藩篱”。当学者对所研究的对象、时间、层面都清晰、明确,区域概念也自然明了。

从饶宗颐时代,潮学研究即已开始注重海内外两端,潮学研究者有意识地将潮学放在中华民族、国际性的背景下进行考察。陈平原认为,必须把国内各地、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的潮人叠加起来,潮汕重要性方才可能得到某种呈现。“我之所以勉力出任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的院长,是希望为潮学研究搭建较大的平台,保留众声喧哗的局面,而又呈现大致方向,这样才能加强辨识度,便于走出去,参与国际及国内主流学界的对话。”

马来西亚槟城一个潮州人的聚落,从全球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海上丝绸之路的视角下研究,同样大有可为。潮州人如何来到这里?与其他民族如何交流?与原乡如何联系?其间搭建了怎样的交通网络?陈景熙认为,潮人的流动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互是潮学研究应关注的问题。

陈春声认为,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式的、像做拼图或者像叠积木那样,每一个地方的学者,都把这一个地方的区域史的研究做好了,我们才会有一个新的中国历史的解释的话,那么,这个工作是永远也不会有结果的。“当我们用某一种特定的方法重新解释一个区域的历史或一个区域社会文化的时候,其实已经在一个比较根本的层面上,一个合乎学术规范的、有深度的、有对话能力的层面上,改变了你对整个中国历史的看法。”

海外求学阶段,李国平最大的感触是国外汉学学者的“他者视角”。“我们做研究最终的目的是要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但因为我们本身就身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所以很少会去思索这个问题。当跳出中国文化的圈子,换一个角度看自己的学术研究,也会思考原来的理解是否公允、是否正确。”陈景熙也提到,目前大部分潮学研究者都是潮汕人,自然有其优势在,但也需要注意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过于自我中心来观照某个现象,以至于没有办法很理性客观地来进行学术探讨。

■声音

而立之年潮学研究的未来

若从饶宗颐1989年在澳门召开第五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倡议潮人研究潮州历史文化开始算起,潮学研究已过了而立之年。饶宗颐在上世纪90年代树立起的“潮学”大旗交给了下一代的潮学研究者,学术基金的来源、研究方法的使用,都已产生变化。风华正茂,潮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平原:“十几年前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得以深入观察香港潮商会的活动,注意到他们与当地学界的良好互动,包括直接或间接地资助潮学研究。国内也有类似情况,只是相对零散些。对于今天的潮学研究者而言,来自潮商团体的资助变得不那么重要。可我依旧看好潮人的这种学/商互动模式,它提供了资助学术的另一种可能性,且管理不太严苛,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更为灵活多样。更为重要的是,此举反过来让潮商团体因不断地资助教育与学术而亲近风雅,进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变得更有文化趣味。”

方言学家、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林伦伦:“目前潮学研究的队伍力量还不够强大。大部分撰写论文参加潮学研讨会的作者,是研究别的专业的,写潮学的论文,是应时而作,不能算是潮学研究者;另一方面,热心潮学研究、撰写文章者众,但真正符合论文写作要求者寡,因为能读完硕士、博士,受过真正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的人数还是远远不足。《潮学研究》虽然在汉学界同行中具有较高的评价,但未入C刊,受限于科研管理办法导向的评定标准,作者惠赐的高水平论文不多。”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兼潮学研究院院长陈海忠:“海外有大量潮学研究相关文献,特别是外文的文献还没有得到有效系统的整理,特别是保存在日本、英国、荷兰和美国的档案,还有保留在泰国、马来西亚等的外文文献,这些都有助于研究海外华侨华人。其次,对潮州文化品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王阳明的心学,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景熙:“杜经国教授在此前担忧潮学研究人才后继问题,提出过建设潮学硕士点。虽然几十年来潮学研究未断代,但杜经国教授的担忧不无道理。长远来看,潮学要海纳百川,接纳不同学科的人才,但如果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平台,能保证潮学研究团队的硕博人才培养,才能不断把潮学研究这个领域做大做强。”

另外,我们可以多关注闽粤赣边界这样一个区域。同处在闽南文化下,潮州学与泉州学的互动还太少,从雷州半岛到海陆丰,甚至海内外的闽南文化与潮州文化,都有许多研究的空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志贤:“今天我们看到一些年轻学生,借鉴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文献之外,利用田野调查等方法,探讨源自潮汕原乡的宗教来到海外之后,经过什么样的变化,跟海外地区其他的社会因素互动,又如何影响到原乡,这是有国际视角的表现。新马泰地区这样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背景下,潮学研究有很大空间,希望之后潮学研究能够推广至西方学术界与其进行交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